奥巴马渐渐倾向于斩首行动?

标签:
拉登美国斩首行动宋体巴基斯坦军事 |
分类: 中美关系 |
拉登被世人关注,源于911恐怖袭击,那是美国本土首次遭到攻击,基本上改写了以后的历史。小布什为了挽回美国颜面,报美国受害者们的血仇,以反恐的名义,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行动。
奥巴马一上台,就面临一个选择,要不要继续小布什的反恐战争。挪威人明显不希望看到美国人继续满世界打反恐之仗,就颁发给奥巴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企图给奥巴马套上一个精神枷锁。
这个枷锁不能说完全没用。奥巴马背负和平奖得主的光环,在对其他国家的军事行动中,往往表现得很犹豫。不打大规模的战争,又要起到维护美国海外利益的作用,怎么办呢?从最近的两件事来看,奥巴马渐渐倾向于搞斩首行动。
第一件事,就是北约轰炸卡扎非住宅,这是明显的针对卡扎非的斩首行动。无奈卡扎非的第六感太强了,提前携夫人开溜,导致其儿孙为其抵命。卡扎菲逃过一劫,其儿孙却付出惨重代价。
针对卡扎菲的斩首行动失败后,奥巴马远程指挥了针对拉登的斩首行动。巴基斯坦的雷达变成了瞎子,让美军海豹突击队的直升机从阿富汗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府,直接打到拉登的家门口,猝不及防的拉登来不及反抗,即被海豹突击队队员击毙,连面临欧美式审判的机会都给直接剥夺了。
这两件事反映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新思路,值得世界各国关注。与喜欢打大规模战争来实现美国目标的小布什相比,奥巴马总统可能更喜欢搞简单、明快、精准的斩首行动。击毙拉登给奥巴马带来的巨大声誉,会强化奥巴马的这一行动模式。以后,奥巴马总统会更多的利用斩首手段,直接除掉威胁美国利益的国外萨达姆式政客。
奥巴马为何会渐渐倾向于搞斩首行动呢?除了诺贝尔和平奖的作用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逐年吃紧的美国财政,已很难支撑美国继续打大规模的战争。与大规模的战争相比,基于精准情报基础上的小规模斩首行动,更节约财政开支,所取得的胜利效果也更值得炫耀,符合西方世界“低成本、高收益”的行动原则。
奥巴马针对拉登的这场成功的斩首行动,激怒了基地组织。搞笑的是,基地组织最先迁怒的对象,却是自己的长期寄居地巴基斯坦。美国海豹突击队避过巴基斯坦雷达直接奔袭拉登住宅的事实证明,美国怀疑巴基斯坦包庇拉登。现在,拉登被毙,最先倒霉的,却是巴基斯坦,真是世事难料。比起大规模战争,这种斩首行动,对减少平民伤亡更为有利。
2011年5月5日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