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女议员因为冷漠遭枪击?
(2011-01-11 23:28:30)
标签:
美国宋体贾里德人群耐尔美女议员杂谈 |
分类: 中美关系 |
美国社会言论相对自由,各种言论竞争很激烈,市场起到了“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各种极端的非理性言论很难得到主流媒体发表,一些观点极端的人士就很容易感觉被边缘化,甚至被孤立。
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无政府主义者。这些无政府主义者,对美国政府极不信任,言辞过于极端,自然很难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时间长了,一些极端的无政府主义者就会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流人群放低姿态,主动与这些偏执人群接触,并积极对话,应该能让这些人的极端情绪得到缓解。问题是,美国的精英人群,对这些偏执人群的偏执问题,采取了冷漠回避的态度。
在这些精英人群看来,只有正确的问题才有回复的必要,极端的偏执型问题,根本没有理睬的必要。用国内一些精英人群的话讲,就是何必和白痴较真从而降低自己的智商水准?这种精英对偏执人群的冷漠,激化了两者之间的对立,最终酿成包括美国女议员在内的多位人士遭枪击的惨祸。
据媒体报道:
“刺杀美国联邦众议员加布丽埃勒·吉福兹的枪手大约3年前在一场活动中向吉福兹提问:‘如果话语毫无意义,要政府有什么用?’吉福兹当时没有回答,令枪手贾里德·洛克耐尔光火……多种迹象表明,洛克耐尔与8日遭他枪击的女议员至少见面3次。”
枪手贾里德是个孤独的无政府主义者,而且,他希望能够与美国联邦众议员吉福兹进行交流。
遗憾的是,作为美国政坛精英的吉福兹,因为过于理性,一看到贾里德的问题过于极端,就懒得回答,直接置之不理,三番两次如此,让渴望交流的贾里德对吉福兹积怨很深,于是,贾里德的枪声响了,多个宝贵的生命消失了。
我们当然要谴责枪手贾里德的暴行,并为包括吉福兹在内的多位受害者祈福,但我们也需要反思一个问题:
就是一个国家的精英人群,应该如何对待与观点偏执的底层民众的交流。是打破双方壁垒,坦诚的进行各个方面的交流,还是在圈子内自娱自乐,完全拒绝与观点偏执人群的沟通与交流?
吉福兹的悲惨遭遇告诉我们,冷漠也是可能会有代价的。也许吉福兹本人是个内心火热的政治家,也许吉福兹本人被贾里德误会,过于理性的人群往往容易让人误会,也许吉福兹并非贾里德想象的那么无情,但是,吉福兹的冷漠给冬天的美国制造了巨大的悲哀。吉福兹本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011年1月11日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