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俄裔学者获奖,俄总统为何不开心?

(2010-10-08 21:23:34)
标签:

梅德韦杰夫

宋体

诺贝尔奖

精神胜利法

俄罗斯总统

杂谈

分类: 风声云起
                俄裔学者获奖,俄总统为何不开心?

                                        /七犀鸟

科学研究领域,中国大陆学者至今与诺贝尔奖无缘。并非因为华人不够聪明,而是大陆科研制度问题多多。科研管理体制的官僚化,导致一些溜须拍马、吃喝玩乐的无良学者占据学术资源,这些人除了制造学术垃圾八股文以外,基本上对学术毫无贡献。

华人学术天才在大陆一无所成,到国外则往往容易获得学术成功。多位华裔学者获得诺贝尔奖,即证明了欧美国家学术制度的成功。所谓桔生淮北则枳,离开欧美那种单纯的学术环境,再聪明的学术天才在江湖化的大陆也是无用武之地。

这是很多华人科技精英选择移民海外的根本原因。遗憾的是,对于此种状况,大陆官员不懂反思,反而喜欢搞“精神胜利法”,把外籍华裔学者的荣耀归到自己身上,似乎与这些华裔学者攀上了关系,自己的制度问题就能减轻。

与大陆的“精神胜利法”不同,对待俄裔学者获奖,俄罗斯总统则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自己的同胞在海外获奖,换来的是梅德韦杰夫总统的沉痛反思。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俄罗斯裔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5日以石墨烯研究捧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天就批评俄罗斯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之后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梅德韦杰夫说,我们需要努力,这样我们的天才才不会出国。我们的试验研究基地已经严重过时了,最近几年都没有开发过新的研究基地。目前虽然俄罗斯的教育模式使得科研人员拥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试验能力,但是资金和现代化设备的缺乏,工作和居住环境的不佳使得许多的俄罗斯科研人员离开了祖国。”

按道理,俄裔学者获奖,俄国人也可以借机庆祝开心一番。难能可贵的是,俄罗斯总统并未借此自吹自擂,反而进行沉痛反思,并对俄罗斯政府的人才政策进行批评。这让人想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警世语言,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俄总统因为俄裔学者获奖而反思俄人才环境,已经远远超越唐太宗的境界。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华裔学者获得今年的科学研究类诺贝尔奖。要不然,得奖的华裔学者又要被大陆地方官员请到各地当昂贵的花瓶炫耀一番。这种把别国人和别国的荣耀据为己有的做法实在无聊,也遮盖不住大陆本土学者与诺贝尔奖无缘的尴尬。不过,也有人继续祭出阿Q精神胜利法,抨击诺贝尔奖价值不高,甚至声称要搞出超越诺贝尔奖的奖项安慰本土学术界,那就越发无聊了。

 

2010108日于FJA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