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猛批民进党的背后

标签:
台海民进党临全会绿营马英九台湾杂谈 |
分类: 台海局势 |
马英九当选至今,对民进党一直很客气。礼请李登辉的部下赖幸媛任职陆委会主委不说,对李登辉等绿营大佬一直抱请益姿态。对民进党,马英九一直想加以安抚,尽管民进党一直不买账,马英九的态度一直很谦恭。
蔡英文反对ECFA,马英九此前一直试图以良性沟通的途径化解分歧,甚至不惜放下身段,与蔡英文在电视上公开辩论。
但是,民进党一直不领情,绿营反而步步紧逼,蓝营则越来越郁闷,一些深蓝人士甚至因此对马英九失望。
马英九的长期表现,给人一种印象,就是马英九过于温良恭俭让,硬不起来,用李敖的话评价,就是有点孬,有点娘。
然而,最近马英九终于硬了起来。
据媒体报道:
马英九近期猛批陈水扁任内的政策,直接点名批评苏贞昌、蔡英文以及其他五都选举民进党候选人,甚至将民进党反ECFA的政策批评为“锁台、误台、与人民为敌”,批评言辞激烈程度史无前例。
尤其对民进党反ECFA的批评更是前所未见,等于将两党的观点之争,上升为是否真爱台湾之争。
这太不像马英九一贯的风格了,马英九简直像换了个人。
马英九为何要变换风格,放弃对民进党的客气态度,猛批民进党呢?
这要从此前的马英九与蔡英文的“双英会”辩论说起。据知情人士透露,马英九与蔡英文电视辩论后,大幅度回复自信心,并尝到了主导辩论议题的甜头,辩论后,更认识到,单通过理性辩论,说服不了蔡英文与民进党。
同时,马英九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五都选举是马英九的2012前哨战,但从目前来看,尽管表面上民进党高雄、台南两都分裂,实际上国民党的选情也是江湖告急。按照以往的历史经验,台湾选民往往会选择让在野党人士多多充当地方主管。比如阿扁时代,地方上包括立法院就是国民党比较强。现在马英九时代,台湾人可能更喜欢看到在野党五都选举获胜,以对国民党起到警醒作用。
与此同时,台湾云林县的化工企业的火灾,让民进党找到了可乘之机。国民党需要的是经济发展奇迹,就不可能把化工、石油工业迁离台湾。但民进党需要的是批评,尽可呼吁将化工等危险产业迁离城市或者台湾,并将相应灾难推到国民党的头上。
于是,马英九为了五都选举获胜,为了给自己的2012蓄积能量,就需要把握议题主导权,以强烈的炮火猛批民进党。至于猛批陈水扁,应有继续消费陈水扁的隐形意图,无意间却给扁子陈致中提供了话题空间,这是后话了。马英九在此前临全会上的激烈言辞,形同擂响了蓝绿阵营五都选战的蓝方战鼓。
2010年8月9日于FJ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