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秋雨,大师是一顶很累的昂贵大帽

(2008-09-20 14:02:09)
标签:

杂谈

余秋雨,大师是一顶很累的昂贵大帽

                         余秋雨,大师是一顶很累的昂贵大帽

                                               /七犀鸟

余秋雨算不算大师?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崇拜他的粉丝们几乎想把全世界最尊荣的称号送给他,而恶心他的朋友们几乎想把他描述成不学无术的文革余孽学匪学霸。

二十一世纪是个意见满天飞的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纯属个人化的爱和恨。《白马啸西风》最后,美丽的李文秀留给我们一个固执之极的思考:“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网络平台把千千万万的李文秀们的想法传递给这个世界。

但是,余秋雨同志根据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的逻辑,推理出大师不如老师的结论,则实在是过于矫情。

面对“余秋雨大师工作室”这个牌子,余秋雨表现地好比一个怀春少女,明明想要某种东西,却故意说不想要,三推四却之后,然后说,既然当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退一步当当大师也无不可。

这个地球上,老师数以千万计,大师却寥若寒星。

大师这顶帽子,实在很昂贵,无论谁戴上它,基本上都被异化,而且很少有新观点出现了,做人也累了很多,为什么?

1、来自五湖四海的应酬增多,没时间安静读书思考,基本上进入吃老本的状态。

2、整日和崇拜自己的粉丝们厮混,有星宿老仙化的趋势。一个人被封为大师,多数同行出于职业道德往往仍然对其犯颜直谏嬉笑怒骂,这个人就没办法与同行进行直接交流,而粉丝们的阿谀之词则成为大师的营养品,如果大师缺少对这种营养品的抵抗力,天天如此最终就变成星宿老仙之类的大贱客了。

3、发表各种言论的顾忌增多。人一旦成为大师,便进入近乎归隐的状态。一怕触犯政治禁忌;二怕犯低级错误;三怕暴露幼稚;四怕得罪人,因为自己在明处,别人在暗处。

这也是为何网络江湖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原因。一些门户网站请名校知名教授学者开博,为何热门者稀?无他,顾忌太多乃是最大原因。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在文字中间端教授架子的原因。而民众上网读文,多数图的就是那种公开媒体上很少看到的酣畅淋漓的“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快意感觉,七犀鸟就常常去韩寒的地盘感受这种古龙金庸小说般的快意。

4、受到的各方面的限制增多。一言足以兴邦,一言足以丧邦,谁的言论这么牛?非大师莫属。而大师数量稀少,比较好掌控。这种限制甚至来自比较乖觉的“大师”自己的内心,余秋雨关于汶川地震的自动自发的言论,估计地方政府部门看了也觉得太过肉麻。

5、真正的大师,读破万卷书,往往不敢轻易发言。因为他会发现,几乎现代社会所流行的种种所谓新观点,在历史上都有人说过。而不读书或者少读书的人,则往往无知者无畏,动辄纂夺古人观点的发明权。

6、如果悲惨地被封为大师,那生活是何等地乏味儿。除非这个人把大师当作敛财的品牌,否则如果把大师这个称号认真看待了,那生活基本上跟深山古寺的老和尚无甚区别。就算憋得太久去一些风花雪月的场合笑傲江湖,恐怕也是偷偷摸摸的去吧,哪里像草根群众,想怎么样放浪形骸就怎么样放浪形骸。

不信?你可以看看古今中外许多大师的著作。按照本人的阅读经验,感觉很多大师们的著作当中弥漫着深深的孤独味道,按照山西人李零的话说,基本上都沦为失去精神家园的丧家狗。

退一步讲,不用说大师,就算老师,假如一个人真的把老师这个职业当回事儿,他的生活也会黯淡很多,少了世俗中人的很多色彩斑斓的趣味儿。

 

2008920FJA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