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一个外企驻榕代表处的负责人聊至夜半。
话题涉及高校人事制度的未来大变革,还有北方一些厂商商业意识的缺乏,变味儿的精明,突然聊到易中天等人的突然火爆。
这种火爆乃是传递出一种信号。
在欧美甚至港澳台,荧屏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一种是极端娱乐,如康熙来了等节目,主持人以极端搞怪为卖点。
另外一种就是玩深沉,主持人多是大哥大姐级学者,根本不用练讲稿,嘴一张就是典故,眼睛一眨就是包袱。
紧排在百家讲坛之后的子午书简,以前念书,现在念名人博客,说到底就是没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创造。
大牌主持人的竞争力在什么地方?
就是在他这一期节目出来之前,谁也预测不出他将要折腾谁?折腾什么主题?玩出什么包袱?甚至连他自己都搞不懂那一刻,他将玩什么药?
像现在的有些青春派主持人,都是别人捉刀,缺乏独特的创造力,讲出的东西观众可以从其他渠道随意获得,还有什么竞争力?
CCTV包装学者的雄心壮志,使得未来明星学者将如肥皂泡一样的快速的闪出,这些学者未来的出路之一便是抢主持人的饭碗,呵呵,这样的话,未来的电视将会越来越有“有趣的”深度了
前一篇:谢长廷赢了!
后一篇:经济学家还是不要炒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