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下元宵节(2011年)

(2011-02-22 09:29:22)
标签:

杂谈

       元宵之前,福州的#南后街#已经人潮如流、热闹非凡。但对于我这个从乡下来的、身居外地的人,最怀念的,还是儿时在老家过的元宵节。因为在老家,我们是参与,而不仅仅是一名过客。
      于是,我决定回家去看元宵。屈指算来,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在老家看元宵了,很多记忆已经模糊。曾经,有用煤油的竹筒火炬游灯,所经之处锣鼓喧天,鞭炮声不绝于耳;还有那让人激奋的舞龙,使上的村民围观是内三层、外三层;还有用嘴吹气的竹炮(内装煤油,打通竹的各关节),
让多少年少的孩子们跟随着,炮声阵阵、笑声一片,洋溢着过年浓浓的气氛,但有些已经永远成为历史。

      农历十四,与我的父亲、儿子,回到老家。老家与福州一样,也是阴天,雨在下着,或许是海拔比福州高几百米的缘故,感觉很冷。但元宵的所有布置,村里的组织者(村里人)已经准备好了。

      农历十四夜到元宵结束,村里每天要留三个村民在迦篮菩萨(本地所敬佛教之神)的搭棚里守夜,以保香火不断!守夜时,也有几十个乡亲一起围在火堆旁烤火、喝茶、聊天!守夜规矩,好象几十年来不曾改变!记得小时,我们小孩是到山上挖木头、树根,然后在大厅烤火,直到天明。

      因为元宵节没有放假,大部分在外工作的村里人,初七之前,基本已经远走他乡!守夜、举旗、游神(灯)等,他们很难参加!同时因所敬之神为佛教菩萨,信基督教的村民是可以不参加的!所以参与的人数,远远没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多。有些文化的流失,或许与节日是否放假,有联系。

      准备参与元宵的村里小孩,个个人高马大,但这些熟悉面孔,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曾经的很多中年人,转眼已是村中长者!而象我儿子这样的孩子,仿如村中的客人,眼中充满好奇!只有老去的百年楼房、不曾改变的元宵仪式,在传承、诉说村庄历史!

      70岁的姑姑说:“父母健在,老家如鸡笼,一个个远在他乡的小孩,回来有个窝,有地方住、吃!而老家已经没老人或者没有重修旧房的,因住、吃困难,多未归来!”父母的老去,有时代表童年的逝去再也无法触及,包括曾经的生活模式!

      我们村所敬供的迦篮菩萨(佛教)!此像在我祖父(1908出生)在世时,他的爷爷曾告诉他:“我也不知传自哪个朝代!”迦篮平时置于200年左右品君(音译)楼房上面,那楼的后人在百年前已经不知去向,房子成了供神楼阁。 

      而我们祖先的来历,在下面照片的对联中可以看出端详!岁月如大浪淘沙,所剩元宵传统,是祖训、也是村人觉得该传下来的!百年之间兴衰无常,唯有一些传统、情感,如水把每个人全身侵浸!

      农历十五是真正元宵开始。这一天,白日举着彩旗、抬着神灵游街,夜晚游灯!那是锣鼓震天、鞭炮齐鸣的日子!组织者安排村里每户至少一人举旗、一人抬灯等。

      元宵节早上,白日举旗、游神。第一自然村队伍出发,到前方一里处,与同姓村庄队伍聚集、出发!这是同一村庄、家族活动!白天我们所见到的楼房,与晚上所见到的,会有鲜明的对比。

      我们村有舞龙的习惯。据传整个仙游共数百个自然村,元宵有舞龙的自然村仅有6村,榜头镇有2村、龙华镇有1村、我们的,占1村…(6村未具体考证)。我父亲说6村舞龙传自周朝,不知仙游友人是否听过其他传说?

      元宵之夜,阴雨蒙蒙,但仍然决定晚上游灯。姑姑交代我:“不能正对龙的头像拍摄!拍前要敬拜一下…”礼节真多,唉,不过我尊重姑姑的意见!农村的信仰,影响我们在城里的行为;古宅的建筑,同时也包含许多风水、地理,我是半知不解!

      游灯在喧闹声此起彼伏中开始、出发,绵延数里,非常壮观。我在想,古时候,元宵有没含有宗教、家族等的某种宣势?元宵游灯的头,是龙。在有放鞭炮的村民之家门口,会进行舞龙表演,表示对他们新年的祝福与避邪!游灯回到村民居大厅前时,进行舞龙、踩火、招旗表演。此时,全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在旁围观、喝彩。这一刻,人声鼎沸。这种种仪式,对未曾看过的人,是非常新颖、深刻。舞龙过后,敬供菩萨。

      同时,年长的几位村里人,进行弹、拉、唱等表演。这就是莆田地区所谓的十音,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有空要去查下资料),这是莆田业余的群众性的音乐组织,他们经常被请到县里的其他镇、村,进行表演。《词典》载:“十番乐,一种民间音乐,乐队由十种乐器组成(包括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统称‘十番锣鼓’,简称十番。”

      很高兴让儿子了解#乡下元宵节#的热闹、意义;也很高兴自己及父母也能在多年后的今天又一次重温记忆!生活的脚步在不停地向前,有时候,我们或许应该停下来脚步,看看、想想。

      下面是我用我低像素的手机,拍下的一些照片,与君共赏,祝大家新年快乐!

http://s11/bmiddle/54c9ca46x9ccbbd114f7a&690
元宵搭棚,那不起眼的香炉,也是100多岁了↑
http://s5/bmiddle/54c9ca46x9ccbbd4e5984&690
搭棚,是元宵的最重要程序,捐款敬供等在此进行↑
http://s5/bmiddle/54c9ca46x9ccbbd8b6da4&690
搭棚,村人守夜中↑
http://s15/bmiddle/54c9ca46x9ccbbde6f75e&690
200年左右的品君楼↑
http://s14/bmiddle/54c9ca46x9ccbbe42835d&690
迦篮菩萨,百年雕像,为村里所敬菩萨↑
http://s10/bmiddle/54c9ca46x9ccbbe8eba59&690
大厅门↑,对联说明家族的出处,搭棚就在里面。
http://s3/bmiddle/54c9ca46x9ccbbedb08c2&690
第一自然村彩旗准备出行,与前方一里处同宗同姓的自然村聚集↑
http://s10/bmiddle/54c9ca46x9ccbbf182229&690
白天房子↑
http://s15/bmiddle/54c9ca46x9ccbbf82e3ae&690
先人的书房↑。因年久破损,重修,已做他用。
http://s10/bmiddle/54c9ca46x9ccbbfde7669&690
隔壁的村落,游灯时经过的地方↑
http://s8/bmiddle/54c9ca46x9ccbc04942f7&690
游灯↑
http://s11/bmiddle/54c9ca46x9ccbc0e1d07a&690
游灯,在村前↑
http://s15/bmiddle/54c9ca46x9ccbc0b4228e&690
游灯,在镇上↑
http://s7/bmiddle/54c9ca46x9ccbc14cba16&690
游灯,遥望中↑。这是在回程时,我与儿子提前归来,在前面拍照。
http://s10/bmiddle/54c9ca46x9ccbc1b76f59&690
晚上,房子(白天照的在上面,晚上多了一份喜庆)↑
http://s9/bmiddle/54c9ca46x9ccbc1f49178&690
舞龙↑,在镇的街道上
http://s5/bmiddle/54c9ca46x9ccbc22257c4&690
舞龙↑,在村的大厅前
http://s13/bmiddle/54c9ca46x9ccbc25f68cc&690
舞龙↑,厅前围满村民。
http://s3/bmiddle/54c9ca46x9ccbc29c56d2&690
舞龙↑龙身、眼是用灯光,低像素的手机,拍的效果不好
http://s4/bmiddle/54c9ca46x9ccbc2ca39c3&690
菩萨,左侧为当晚请来的(具体名称我无法确认)……
http://s15/bmiddle/54c9ca46x9cd3b5c4ba4e&690
正面迦篮菩萨↑
http://s13/bmiddle/54c9ca46x9cd3b5b58bec&690
莆田十音,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