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向天笑散文诗《莲花》赏析

(2013-04-29 20:19:54)
标签:

转载

分类: 向天笑评论选(自评与他评)

                  向天笑散文诗《莲花》赏析

                                                 ○程尚                       

     诗人向天笑在他的诗集《悬崖上的花朵》中一口气写了21种花,其中一章写到了这首《莲花》。

     “没有任何一种花比埃及、印度、中国和日本传统中的莲花,更具有更古老、更丰富的象征含义”(檀明山主编《象征学全书》第373页)。在中国古诗文中,关于“莲花”(又名荷花)的名篇,从《诗经》到唐代诗人杜甫,再到杨万里,周敦颐层出不穷。再写一首“莲花”诗,无异于李白在崔颢写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之后狗尾续貂。

    大诗人李白终究没有重写“黄鹤楼”,诗人向天笑为什么要在海量的莲花诗文之后自讨苦吃去写一首“莲花”?

    本诗的时令背景是“枯萎的残荷”,是一片衰败背景,诗中的季节不必刻意遵守现实的逻辑,“一朵鲜艳的莲花”就在诗人的情感逻辑中开放了,开放的还有莲花“银白色的微笑”,无疑,这就是诗人所追逐的“美”,也是诗人向天笑诗歌追求之一。需要追问的是,这朵鲜艳的莲花为何要“躲藏”?是不合季节地开放,还是不合潮流地开放,总而言之,大概这朵花不该在世俗的眼光中开放了,这种开放注定是孤寂的,因而“显示出美丽背后的凄凉”。

     是对生活的体验,还是对生命的感悟?我以为二者兼俱。这不是一首歌中唱的“小雨来得正是时候”,也不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一种“逆”之美,虽然“虽然芳香”,却不是迎着春暖,而是透着“冰冷”,虽然“沉醉”,却是“心伤”。还有一种解释,亦或这种“冰冷”和“心伤”,并非来自花自身,还是来自她身旁的“湖水”。这就产生了一种惊艳之美。

     环顾湖面,满是衰败的“残景”,被“剥落”的花瓣用的量词不是“朵”而是“个”,这不仅仅是人格化,我以为是诗人对“摇摇欲坠”的“花瓣”所唱的一挽歌。

     毫无疑问,在“莲花”一诗中,他避开了惯常的诗歌思维,虽然也写莲花之美,但这种美已有了当下某种值得追寻的时代符号的一种美。诗人的情感全部贯注在这朵冷艳的莲花之中了,于是就出现了诗人经典的表达句式之一:“我愿意独守在她的身旁,为一生中不经意的错误,陪她度过最后的时光”,如果说,这朵冷艳莲花的美是一朵开在浮躁世俗上空的崇高之美,那么诗人对美的追寻和他对诗歌的“独守”,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精神。

                                                                    [2013-04-29]

 

 [转载]向天笑散文诗《莲花》赏析[转载]向天笑散文诗《莲花》赏析

附:

                         莲 

                                                ○向天笑

                  

    在一片枯萎的残荷中,竟然有一朵鲜艳的莲花躲藏,那银白色的微笑,在晚风中,显示出背后的凄凉。

    湖水冰冷得像一面镜子,漠然地看着她的心伤,一阵阵寒风吹过,传来令人沉醉的芳香。

     一个花瓣又一个花瓣,不知被谁剥落在水上,满载着思念摇摇欲坠、缓缓飘荡。

    我愿意独守在她的身旁,为一生中不经意的错误,陪她度过最后的时光。

      

                         [选自向天笑著:《悬崖上的花朵》,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