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天笑《青铜之光》赏析

(2010-07-11 18:54:41)
标签:

向天笑

赏评

诗评

当代诗歌

青铜之光

寒山石

文化

分类: 向天笑评论选(自评与他评)

《青铜之光》

 

文/向天笑 

 

 

 

明亮的耳环在空中摇晃
哈伯里兹从泥泞的道路出发
寻找青铜之光

 

那时,太阳正在地球那边流浪
一块块青铜之石
变成一只只冰凉而坚硬的手掌
穿透历史,地理以及爱情
甚至哈伯里兹的心脏
留下的影子,又变成小鸟
从一片树林向另一片树林飞翔

 

这时候,才明白
每棵晶莹透亮的树
一旦打开
都是一扇关闭的门窗
就会看到一种金黄色的光芒
在汩汩流淌

 

正是青铜,这种从石头之中
挖掘和冶炼出来的物质
在哈伯里兹的抚摸之下
成为铜锣铜鼓编钟以及小号
走向乡村和城市
走向荒芜人烟的高原和坟墓
特别在送葬的队伍里
铜唢呐更能让人热泪盈眶

 

而哈伯里兹一直在寻找
把青铜制造成子弹的人
他手握人类给他的枪支
却不敢把子弹射向任何人
最后,他也成了
自己寻找的对象

 

只是在他的一生之中
铜火炉始终像乳房一样温暖
流汁般的光芒将全部的道路照亮
界碑就立在他所走过的路旁
这才认识到青铜在枪林弹雨中也闪闪发光

 

[赏析]

 

文/寒山石

 

 

向天笑诗作自然明快,构思灵巧,内涵丰富,激情洋溢,于细微中凸现出博大的灵思,他的新作《青铜之光》再次喷射出自己的灵感火花。

 

    全诗分六段,按照时间顺序描述“哈伯里兹”追逐光明、追逐青铜之光的心路历程。

 

    第一段:“明亮的耳环在空中摇晃/哈伯里兹从泥泞的道路出发/寻找青铜之光”

 

    象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从耳环开始,逐渐拉远——耳环摇晃,在空中,哈伯里兹全身,哈伯里兹脚下泥泞道路……电影镜头非常有层次感。哈伯里兹在艰难跋涉中寻找什么?回家的道路还是出去狩猎?点题:寻找青铜之光。

 

   此时我们读者不知道哈伯里兹是谁,肯定不是中国人,有点象外国人的名字。作者这时就制造出一种矛盾:青铜文化发源地不是在我们这里吗?哈伯里兹那个老外究竟想干嘛?

 

 

 

第二段:“那时,太阳正在地球那边流浪/一块块青铜之石/变成一只只冰凉而坚硬的手掌/穿透历史,地理以及爱情/甚至哈伯里兹的心脏/留下的影子,又变成小鸟/从一片树林向另一片树林飞翔”

 

    摆脱具体场景限制,诗人以高度浓缩的几个意象,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

 

    时间:“那时,太阳正在地球那边流浪”。夜晚,黑暗,蒙昧。读者可以理解为是欧洲历史上的蒙昧时代,也可以理解成中国奴隶社会时期。

 

    地点:“一块块青铜之石”。诗歌背景发生在有青铜的地方。

 

    事件:“一块块青铜之石/变成一只只冰凉而坚硬的手掌/穿透历史,地理以及爱情/甚至哈伯里兹的心脏/留下的影子,又变成小鸟/从一片树林向另一片树林飞翔”。这一段跳跃性很大,象蒙太奇勾画出电影片段——青铜石被手掌挖掘出来,哈伯里兹的身影,小鸟在不同树林间飞翔。

 

    短短几句诗歌,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事件。

 

 

 

第三段:“这时候,才明白/每棵晶莹透亮的树/一旦打开/都是一扇关闭的门窗/就会看到一种金黄色的光芒/在汩汩流淌

 

    就象玩CS一样,没有看见主角,却知道主角一举一动,这段诗歌从主观角度描述哈伯里兹在矿井里对树木的深厚感情。哈伯里兹挖掘青铜的巷道,使用地面的树木作为安全支撑,树木被砍伐下来,“一旦打开”,离开地面,不再有绿色生命,“都是一扇关闭的门窗”;在地底矿坑巷道,树木重新拥有新价值,保卫矿工哈伯里兹的安全,“金黄色的光芒/在汩汩流淌”。

 

 

 

第四段:“正是青铜,这种从石头之中/挖掘和冶炼出来的物质/在哈伯里兹的抚摸之下/成为铜锣铜鼓编钟以及小号/走向乡村和城市/走向荒芜人烟的高原和坟墓/特别在送葬的队伍里/铜唢呐更能让人热泪盈眶”

 

    挖掘冶炼好的青铜,制作成各种器具:锣、鼓、编钟、小号、唢呐。第三句“在哈伯里兹的抚摸之下”,强烈暗示读者——哈伯里兹不仅是挖掘矿工的代表,还是冶炼匠、制作匠的象征;他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千万人民的偶像。中西结合各种青铜器具出现后,“走向乡村和城市/走向荒芜人烟的高原和坟墓/特别在送葬的队伍里/铜唢呐更能让人热泪盈眶”,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段:“而哈伯里兹一直在寻找/把青铜制造成子弹的人/他手握人类给他的枪支/却不敢把子弹射向任何人/最后,他也成了/自己寻找的对象”

 

    要是我来写,想象力最多到第四段,正如向天笑在博客里面把这首诗歌归类到“咏物诗”。然而诗人想象力飞得更远,又写出两段。哈伯里兹寻找青铜新产品,人类将青铜制作成子弹!人类发明出枪支!“他手握人类给他的枪支”,哈伯里兹不是好战分子,不敢开枪射击。“他也成了/自己寻找的对象”,回应第一段的矛盾,实现矛盾统一。

 

 

 

第六段:“只是在他的一生之中/铜火炉始终像乳房一样温暖/流汁般的光芒将全部的道路照亮/界碑就立在他所走过的路旁/这才认识到青铜在枪林弹雨中也闪闪发光”

 

   《史记》传记最后一段往往是“太史公曰”,表达司马迁观点;向天笑借鉴司马迁的写作方法,《青铜之光》最后这一段完全是诗人赞美哈伯里兹:“铜火炉始终像乳房一样温暖”,拟人手法突出铜火炉伟大作用,象母亲乳房对婴儿作用一样大;青铜在人类不同历史时期起过不同作用,“界碑就立在他所走过的路旁”;哈伯里兹现在终于明白,“青铜在枪林弹雨中也闪闪发光”。

 

 

 

综观全诗,《青铜之光》与作者其他诗歌杰作一样,自然明快,构思灵巧,内涵丰富,激情洋溢,于细微中凸现出博大的灵思。

 

    哈伯里兹是谁?是作者创造出来的神灵,其原型来自古希腊神话两个重要神灵。一个原型是海格力斯(Heracles),或译为赫拉克勒斯、赫丘力士,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赫丘利(Hercules,意思是大力神,喜欢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大力神,很少知道Hercules徐志摩的《泰山日出》翻译为海句力士,国内翻译有很多不同。另一个原型是哈迪斯(Hades),冥王,宙斯和波塞东的大哥,负责统治地下世界,地下和阳间一样,是一个广大的世界,蕴藏着丰富的矿物。向天笑将两个神灵的某一部分抽取出来,塑立一个全新的青铜神哈伯里兹,写出《青铜之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