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永成赏析向天笑散文诗新作
(2009-12-07 16:05:42)
标签:
戴永成向天笑散文诗新作赏析文化 |
分类: 向天笑评论选(自评与他评) |
诗化的深沉,透彻的哲思
——读向天笑散文诗新作四章
最近,读了诗人向天笑散文诗新作四章后,感悟很深。我很佩服诗人观察生活的角度、采撷素材的广度、寻找深沉的力度与凝炼哲思的深度。这四篇短章,充分体现了诗人自己提出的散文诗观,即“以小见大、以短见长、以浅见深、以透见幽、以情见思、以意见境”。短章尽管立意的角度不同,然而却鲜明地体现诗人以诗化的语言去打造深沉的思索与透彻的感悟,从而用散文诗揭示出诗意的生活方式与实感,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震颤。
以小见大,以透见幽,寻找生存的深沉是四章新作的亮点。
诗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生存方式,作为散文诗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为生活而牧歌,为时代而放歌。而要放歌时代生活,则诗人要用心灵深入理解世界。著名诗人韩作荣说:“诗是世态与心态的化合,是心灵对世界深入透彻的理解。”(《诗歌讲稿》)而诗人向天笑正是用心灵的目光,寻找对世界深沉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凝练成诗歌。比如:“人的一生只是在路上行走,从肉体的宫殿走进泥土的宫殿。只不过,有的人路途很长,有的人路途很短。长的,并不一定能留下脚印;短的,说不定还能创造奇迹。”(《一个人的远行》)在这里,诗人以人的生命入诗,以一个人从“肉体”到走进“泥土”的小处着眼,而揭示的却是生命从诞生到死亡的人生大主题。接着,诗人以“长的”、“短的”的脚印,佐证出人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道路。而后,诗人说:“只有行走在路上,影子才会站起来,与影子拥抱,与影子交谈,甚至可以无话不谈,影子才是自己最亲密的人。” (《一个人的远行》)“影子”,多么形象的暗喻与意象的拓展,看似影子虚无,实则影若其人。这何曾不是诗人最深刻的生存体验?这何曾不是诗人最深沉的人生思索?又比如:“雪,这些洁白的、纯净的火焰,落在我的脚下,也落在青青的远方,她到来的时候是温暖的,她离去的时候是冰凉的。”(《一场冬雪》)这洁白的“雪”与远方的“她”,风骨是透明的,爱情是纯净的。在这些质朴的语言中,却以透见幽,让我们看到了诗人“脚下”与“她”在“远方”之间的生存空间,悠远了飘香的爱情,深沉地告诉人们:被雪纯净过的爱,不会消亡,而是活在思念中。
以短见长,以情见思,诗化生活的实感是四章新作的看点。
感情,是诗人对人生对现实的看法、态度或感觉,体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散文诗的“理”是通过“情”的抒写而表现出来的。优秀的诗人总是善于通过“我”而表达“我们”,通过一“物”而表达“世界”。诗人向天笑呈现给我的四章新作都很短,细细咀嚼,才能感知其悠长的情思与厚重的容量。散文诗,应当有生活的实感。有了实感,才能把生活哲理上升到人生哲学。《穿过文化宫》一章仅218字,很短,也很日常化与生活化,而读后却给人以长长不能忘去的回味思索。比如:“一场窘迫的雨,打湿了快女们的歌声,电视台的演唱会几十万元打了水漂”、“从体育馆到文化宫,隔着一堵墙,几个警察蹲在地上把守着铁门,出去可以,进来不行”,“一场雨”、“几十万元”、“一堵墙”,多么生活化的语言,却为我们展示出一场愚弄观众的“水漂”演出,是谁制造了这场悲剧?是雨?是墙?是铁门?是警察?这场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其实正是诗人以情见思阐释出的哲理——“一张纸竟然挡住了许多过路的人”、“没有早年那些树林的文化宫依旧很幽暗,灯光球场也不在了,只是被泪水打湿的吻还在,像体育馆里的灯光闪闪烁烁”。这种实感的生活现象告诉我们,是一种束缚人们灵魂的文化、道德理念,像一堵墙,更像一扇铁门,隔开了明星与百姓的情感沟通,使社会复杂化了,缺少了“早些年那些树林的文化宫”质朴情感。“穿过年轻时的文化宫”的诗人,目睹这一生活,能不有感而发么?能不步履蹒跚么?当代著名散文诗人耿林莽说:“在倡导散文诗的现代化,弘扬时代精神,倡导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有一点忧患意识的同时,对散文诗这一文体本身的美学优势,对它所应承担的以高度纯净的诗美精品美化和净化人类的心灵这一崇高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是不应该丝毫忽视的。”(《散文诗的青春美》)诗人向天笑的这种忧患意识正是当代散文诗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诗人才能写出诗化生活的实感。
以浅见深,以意见境,阐释生命的哲思是四章新作的精点。
一首好的散文诗,更要具备诗的内在美与诗的气质美。诗的内核是诗的灵魂,是诗的精髓,而诗的精点要靠诗人深入浅出的语言抒情表达,要靠意象打造出的意境氛围氤氲读着。
《一个人的楼顶》这篇短章恰恰运用了“以浅见深,以意见境”创作技巧。比如:“无论生死,我都只想把最漂亮的一面呈现给你,在夏花枯萎与秋叶凋零之前。多想每一天都红红火火,像灿红的嘴唇,吻着我生命脉搏”,当我们读着这些直白的抒情式的叙述,便一定会想起世界著名散文诗人泰戈尔那句“生如夏花灿烂,死如秋叶静美”的哲理;又如:“在这个繁华的美梦里醒来,我就发现你是我一个人一辈子的首都”,多么浅而易懂的语言,却蕴含着真谛爱情的地位——诗人灵魂的“首都”;再如:“我一个人像一株向日葵一样站在冬天的楼顶,周围那么多楼房那么多窗户都向我紧闭着,环视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门槛,我突然发现唯独死亡是没有门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