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诗是有生命的,它的路正通向远方

(2009-05-19 08:42:53)
标签:

散文诗集

书评

向天笑

散文诗

文化

分类: 向天笑评论选(自评与他评)

散文诗是有生命的,它的路正通向远方

 

——读向天笑散文诗集《时光倒流》

 

作者:冷巉

 

当秦华老师转来“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黄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向天笑先生的《时光倒流》散文诗集,要我为他写一篇评论时,我有些惊讶,惶恐中又生一些感激,不知能否胜任?能否将这“远方的影子”借“那只仓惶飞走的蝴蝶”来达到向天笑先生的那种“倾听落叶的”思想境界。

一个高度滋生出“心有灵溪”的“江汉平原”那么的意趣。

一种亲情滋生出“父亲成了落伍的砌匠”,一种思念也成了“最大的村庄”。“想念我的乡村”啊!“当年那个长头发的女孩”,在“南方的麦子”成熟时坐在“池塘边的春天”里,看“路的尽头就是家”。于是,心灵深处写意出隐情的诗语。

散文诗与我很陌生,虽然偶出几篇还不敢恭维的作品,但总感自己对文学圈还是陌生的。不知道我能否展示出这本书的精髓与它的真谛,几天也不敢动笔。从学习的过程入手吧,我想就这样开始。希望能从中揣摩到向天笑先生的写作方法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

他的文字给我展示了一幅流动的人生画卷,这些美丽的风景,是经过作者用时间和思想沉淀而成的。

“那掩藏在记忆深处的花蕊,此刻是如此的生动、迷人,像在月光下的荷塘边流连忘返,周身涌动的是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欢乐”,“我在你月光般的怀抱里,度过一生中最浪漫的片刻,你转身离去,就把透明的忧伤留给了我”。

爱情应该是诗歌中一个最古老最有魅力的文化传承。它像一道道绚丽多彩的流行色,也是一个最普遍,最容易让人上当的谎言。

当“我把全部的青春作了一次豪赌,我不作春雨去锦上添花,而是化作冬雨滋润你日渐干枯的心灵”时,“当南方的冬雨,像一场白雾,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像我耗尽一生的心血,把全部的真情蓄积成一场冬雨,不,化作一条小溪,经年不息地流向你的怀抱”时,爱情真的是世界上唯一能使人困惑一生的精神枷锁。

向天笑先生用自己的感觉再一次呈现。而更多的是温柔迷离,意象深远,又不失温婉的古典。

“那是一段无法抵达的距离,那是间隔着一堵无形的围墙,那是一块永远也无法消除的疤痕”。

一种传统的美感,朦胧中透视出的神秘,给人一种潜在的力量和生命的动力。

从外观来看,恋情最能代表那种揉合着温存和羞怯,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会亲近于心理。

向天笑将这种激情在诗集里表达的非常完好。理智的赞美并不完全是沸点的落幕,冰川的消融。

向天笑的散文诗也是一种含蓄,一种唯美的情感专属。在他的散文诗里很难看到生僻造作,忸怩作态的词语。更多的是借语言呈现情感的技艺,采用很多平和的写作。这是一种修炼的功夫,更是一种美感的扩张力。它的意境,韵律,结构,都在不同层面上给读者一种美学与纵深的高度,用一种想像力来达到一种思维的空间。

向天笑先生的的散文诗自然精炼,文字语言朴实无华,细腻而不矫揉造作。

“更多的时候,像长了翅膀,想朝你的方向飞翔,这多的颜色我只要一种,挺纯的黑色,你喜欢的,没人知道的、穿越一道道的坎、一道道的门”。

我们从这里不难看出向天笑先生已经将文字运用的娴熟精湛了。那种陌生的意象不复存在,从而比较好的彰显了汉文字的恒久魅力和创新。

也许作者只是借此作为一面镜子,来反射生活中的不同理念和追求;借这种独特的诗艺引领丰富的写作内容和挥发心中的感情。

“一首真正的散文诗,必然体现出一个诗人与生俱来的个性,体现出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体现出他深刻的人生体验,体现出他内心深处的光亮,体现出他情感的细腻、思想的深邃、文字的敏捷、品德的高尚”。

看向天笑的散文诗是一种享受。我在这种学习的过程,得到了提高,也许以后我也能够升华。

他在最后的跋中谦虚地说:“散文诗是一样可以产生大师的,我写散文诗并不是期求做大师,也做不了大师,因为大师是天生的。只是我至少在写作散文诗时,要向大师学习,做人要学大师的气度,写作要学大师的品格”。

有如此感觉、谦卑理念的人,可见自我修炼已经达到一种高境界了。我无法借文字破译作品的更多意象,无法抒情的笔调来达到你对这部作品的满足;也无法向读者做更好的诉说。只能请大家在看了这本书以后再感悟作品的永久魅惑,更希望您能从文字的寓意中引起思考、引起共鸣,并从中得到启发。秦华老师曾经对我说过:“散文诗是有生命的,它的路正通向远方”。

向天笑——一个好的作家,一位我因这本散文诗而识的老师,一个勤快的文字耕作者,正创作出一种存在的诗意空间。他借散文诗这种独立美好的文体给人留下一种脉动。相信他的作品在散文诗的大潮中久留清香。

我愿借《时光倒流》来“做到有意味的抒情”。就如向天笑先生说的那样:“换一种活法,换一种写法。结束也就是开始”。

 

2009-05-6

 

作者系十堰市作协会员,《原野》民刊主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