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禾:为中国乡村编织花环的诗人

(2006-06-04 08:28:40)
分类: 向天笑评论选(自评与他评)



  田禾,本名吴灯旺,1964年出生于湖北省大冶乡村,1985年栖止于华中的大都市武汉,怀着对诗歌的热爱在都市里行走,最初可以说是流浪。那些无钱吃饭的日子,那些租住在民房里无法出门的日子,那些为赚一角、两角钱奔波一天的日子,那些浸透着汗水与泪水的日子,那些贫穷得听到风声也是很美好的日子,田禾对都市充满了看不见前途的迷惘与感伤。当初步入城市的激情早已破碎,剩下的是对市井风物的伤感,是对故土家园的思念,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大量的乡土诗,他的身上流动着乡村的血液却呼吸着市井里的空气。尽管田禾这些年来在商场上奔波有所成就,但田禾走到我的面前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一个诗人的良好形象,而且不是一个油滑的诗人,是一极其率真的诗人,他的善良、他的朴实无人能比。只要静下心来认真读读他的诗,就会发现他金子一般闪亮的诗句后面隐藏着一颗年青、灼热、坦荡的心。
  田禾截至目前出版了8部诗集,收在这部诗集中的诗,绝大多数是乡土诗。乡土诗成了田禾“纯洁的恋字癖,青春的症结”(陈超语),诗人固守自己选择的题材,把自己的感情深深根植于田野上。

  田禾对乡土诗如此钟爱,并非是他写不了城市诗,写不了所谓的先锋诗、实验诗等,而是一种朴实的感情使然。这与他多灾多难的童年有关,因家庭的贫困,他中学还没有读完就被迫缀学,18岁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如诗如画的年龄,对于诗人田禾来说还是白纸一张,人生的一切还是刚刚起步,在乡村里就开始迷上了写诗,三年后也就是1985年,湖北省在全国颇有名气的乡土诗人刘益善、饶庆年等人筹建了湖北省青年诗歌学会,田禾来到武汉帮忙料理会务。在这两位名诗人的悉心指点下,田禾慢慢地学会了看着《黄昏星》(诗集)《温柔的倾诉》(诗集),行走《在阳光下》(诗集)进行《抒情与怀念》(诗集),站在《大风口》怀念那片《竹林中的家园》(诗集),终有了现在手头上这部厚实的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田禾乡土诗选》(诗集)及最近由海风出版社出版的《白银书》里《田禾卷:叶赛宁的棉花》(2005年9月)。与此同时,为了谋生、为了活命,还学会了做生意。一不小心成了诗人,二不小心成了商人,而且是一个很有成就的的诗人,二十年来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诗歌近千首,作品入选过几十本选集,还得过不少的奖;更重要的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仅是为我们大冶老家就捐款高达几十万元,为村子修建自来水塔、修筑道路、支援家乡教育事业。他不只是在纸上写作乡土诗,还在身体力行地写作乡土诗。只不过田禾的乡土诗是黄牛背驮来的乡土诗,是郁闷、沉重的乡土诗。

  二

  湖北新时期诗歌创作是以刘益善、饶庆年等诗人的乡土诗叫板中国诗坛的,他们的乡土诗在中国诗坛上曾独树一帜,曾独领过一段风骚,湖北省青年诗歌学会又是他们来主持,自然地对乡土诗关注更多、培育更多,影响了以田禾为代表的一代青年诗人将自己的激情倾注在乡土诗上,特别是田禾二十年如一日,在乡土诗的原野上辛勤地劳作,终于引起了中国诗坛的关注。
  读田禾的诗,让我想起了被勃洛克称为“天才农民诗人”的叶赛宁,一个倾其一生为俄罗斯农村歌唱的诗人,他的优美诗篇散发着稠李树气息,有着纯朴的浓郁的农村生活情趣,他的诗歌语言色彩绚丽、想象力奇特,充满了浓厚的抒情风味;我可以说田禾到目前为止,是一个为中国乡村而歌唱的诗人,说小一点,是一个为他老家大冶乡村而歌唱的诗人。在田禾的大部分乡土诗作里,一切有关乡土的精美意象,都可以在大冶的乡村里找到对应物,从他的诗中就可以看到大冶乡土的苦难与喜悦。田禾深爱着江南的乡村和大自然,深爱着那里的村民和纯朴的习俗,他是那样倾心于于乡土、倾心于自然,是那样强烈地爱恋、那样执著地痴情,使他的诗歌像家乡的小溪一样源源不断地流泻出来。
  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田禾的乡土诗里看到大冶方言的影响,朴实中透出一种“原始美”。大冶话素以直白著称,简洁、明快,透露出诗人爽直的个性,不过有时单刀直入,又让他的诗有点显得单薄了一点,如果能把他所有的诗通读几次,我们还是能感受其中的美妙的,那种大冶人特有的脉脉温情和淡淡乡愁,在诗篇中还是若隐若现。
  诗人田禾并不对都市的文化氛围充满敌视和愤慨,相反还充满了感激,他的诗里没有流露出对对都市的厌恶和否定,只是对自己的故乡情有独钟,充满了依依深情。作为一个杰出的、奋发有为的农村青年,能够凭着对诗歌的执着追求从乡村狭窄的田埂走到都市宽阔的街道,面对林立的高楼大厦和诡秘的霓虹灯并不茫然,再加上在商海的浮沉与搏击,更加向往安逸而温暖的家园。
  田禾的乡土诗,虽然取材于自己的家乡,实际上却浓缩了上个世纪中国农民的心曲。他那朴实、真切、形神兼备的笔墨,为中国农民、确切地说是大冶农民描绘了一幅气韵生动、须眉毕现的画像。
  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没有雄伟壮阔的大场面,却能使人看出农村的真切变化,这不能不说是田禾乡土诗的一个富于魅力的特点。

  三

  诗人田禾用他自己的青春与激情写作无韵的乡土诗,因为他身上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结,有着对乡土深深的热爱。对故乡风俗人情的熟悉与眷恋,对父老乡亲的爱戴与感激,对山水草木的观察与体验,构成了诗人田禾乡土诗的主要内容。
  田禾对家园是无比眷恋的,他甚至于还出版过一本以《竹林中的家园》命名的诗集,透过竹林中的家园,倾听岁月的声音,贫穷困苦的乡村隔着时、空就变得富有诗意了。家园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生存环境,或者说文化氛围,而家园意识则是一种因现实种种不如意而寻求解脱苦难的精神现象。
  在《二十四个节气》这组诗里,田禾把他自己构筑的家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带着疼爱的抚摸,触发了他对家园的追忆,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江南乡土诗人的才气,可以说是他到目前为止很得意的一组作品。
  当诗歌成为真正的写作时,就不再是技巧,比如明喻、暗喻、拟人、排比或者夸张。技巧对于一个真正的诗人来说毫无意义,一个诗人获得一种诗意,仅仅在于沉思、追忆、或守望中的瞬间颤动的发现,写下每一行诗句都来不及左顾右盼。
  田禾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诗人,他的诗你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所在。大多数的诗似乎是信笔写下来。毫无疑问,田禾的诗,有着清丽的浪漫主义的余韵,有着浓烈的现代主义的情怀,有着斑烂的新古典主义的色彩,有着深沉的现实主义质地,有着太多的属于乡村的忧伤,他是中国乡土诗歌的王子!当然,田禾目前的乡土诗并不是尽善尽美,好在他意思到了自己的不足与欠缺,我真诚地期待着田禾的诗句也如叶赛宁一样“能发出青铜一样的声音”!毕竟他是中华青铜文化的发祥地湖北大冶走出来的。
  现在,他已不再是诗歌田野里的禾苗了。他的乡土诗在中国诗坛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先后获得过华文青年诗人奖和各种期刊奖。田禾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八本诗集,还有许多作品被收入多种选集,部分作品还被译介到国外,参加过诗刊社组织的青春诗会和其他文学报刊组织的笔会。我们有理由相信,若干年后的田禾肯定会成为诗歌山野上的参天大树,关键就是要挺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