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茵莱湖位于缅甸北部掸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湖面南北长14.5公里,东西宽6.44公里,为缅甸第二大湖。湖水来自东、北、西三面环山的的溪流,然后向南汇入萨尔温江。
三面环山的茵莱湖气候凉爽,景色宜人,是缅甸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到缅甸游玩的国外游客,茵莱湖几乎是必到之地,不仅仅因为她风景优美的自然风光,茵莱湖还有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在娘水镇的码头租一条细细长长的挂浆机快艇,乘船绕湖一周,在饱览湖光山色之余,沿途穿过大大小小的水上村庄,看神奇的浮岛和热闹的水上集市,还有湖面上用竹篓鱼叉的打渔人、纺线织布的长颈族等浓郁的人文景观。。。
很多人都说茵莱湖有三大奇观:一是有单脚划船的茵莱人,二是有罕见独特的水上造田——“浮岛”,三是水上集市---“伊瓦玛”。这些当然都非常的独特,但还不我最喜欢的,真正打动我的,还是散落在湖面上大大小小的水上村庄。茵莱湖一带有一万多居民,这些生活在水乡泽国中的居民大部分属于茵达族,散居于湖中湖边180多个村落中。茵达族人一般是把四根高脚木桩的房屋建在湖畔或岛边的浅水中,久而久之,就在湖面上的浅水区形成了一个个水上村落和浮岛。 为了方便人们的往来,浮岛之间距离较近的有竹桥或木桥相通,距离远的就得使用小舟了。在水上村庄里,家家门前都系着一只细细长长的独木舟,而各个吊脚屋之间也会留出约3、4米宽的“河道”,作为通道,方便村子里的居民出行。他们出家门就以船代步,自然也用船打渔劳作,所以人们从小练就了用脚划船的硬功夫。当地人认为,用脚划船速度快而耐久,并能腾出手来撒网、抛叉,一个人就可以在船上作业,行船捕鱼两不误,因此这个独特的传统划船方法至今仍在普遍采用。茵达族人以捕鱼为生,也有相当多的人在浮岛上从事蔬菜种植或养蚕、纺织等,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我坐着小船穿行期间,看到水面上那些及其简易的吊脚屋,以及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虽然物质生活极其的匮乏,但那一份恬淡平和,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感动。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