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德岗(即巴克塔普尔)是加都谷底内的第三大城市,在尼泊尔语中意为“稻米之城”。巴德岗古城是加德满都山谷三个古都中最宁静最质朴也是最有味道的一个。
像世界上很多城市一样,巴德岗,最早只是一个普通村庄,因为南来北往的商贾们都要在这里停留,小村镇逐渐变成了商业中心。到13世纪初,马拉王朝定都巴德冈后,陆续修建的王宫、寺庙等建筑,因此一度成为尼泊尔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直到18世纪,这座城市才结束它5百多年作为古都的历史。
1934年的一场地震,毁了这里的许多老建筑。广场周围的许多木屋都是后来重修的。上世纪70年纪开始,德国人资助了先进的“巴德岗发展计划”,对古城进行了修复与改造,不动声色地还原了它的中世纪风情面貌。红砖铺就是街道,镶嵌在墙壁上精美的木雕窗户,到处是神殿、石雕、古老的水井和水槽,这些无与伦比的古老建筑,让人们再次感受到农业社会的那种悠闲与安宁。在这里,这些古老的建筑至今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些古老的神庙,每天都有人去祭祀,那些古老的水井水槽,当地居民至今还在使用。这些文物古迹就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今天,当你徜徉期间,会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狮门。这里有一个售票处。但巴德岗街道四通八达,想要逃个票也很容易。

狮门墙上精美的木雕。

湿婆神庙。

湿婆-帕尔瓦蒂庙。

湿婆-帕尔瓦蒂庙上的佛龛。

湿婆-帕尔瓦蒂庙右前方便是著名的色情大象庙,因为看上去不怎么起眼,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寺庙的支柱上刻着一些色情图案,在众多动物交配图案中,有一对大象相互缠绕着鼻子,正以男上女下式体位交配。

继续往东走,在进入杜巴广场前,Rameshwar神庙、Bhadri神庙和克里须那(Jagharnath)神庙。这些寺庙属于印度寺庙的风格。
杜巴广场北边的巴克塔普尔王宫。是由亚克西拉·马拉(1438-1482在位)建造的。他的继任者们又陆续进行了扩建。现在王宫西面已经改建成了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门前的雕像建造于1698年,精美异常。

金门。又叫太阳门,是55扇窗宫的入口,人们普遍认为金门加德满都谷底最重要的一件艺术品。
杜巴广场。右边是克彭德拉·马拉国王圆柱。大钟、维特萨拉·杜家女神庙。
克彭德拉·马拉国王圆柱。这座建于马拉王朝后期的国王铸像,不是为了给国王歌功颂德,而是要表现国王对神的崇敬。
国王铸像面对的就是马拉王朝的王宫,正门的镏金铜铸像金碧辉煌。上面的人物群像神韵感人,能够看出当年的金属铸造工艺实在是了不起。

维特萨拉·杜家女神庙。

Taleju大钟。它是由贾亚·兰吉特·马拉国王于1721年铸造,用来提醒人们早晚两次前往
Taleju神庙祈祷。在它旁边还有一口小钟,被称为“犬吠钟”。据说是当年布彭德拉·马拉国王为了抵消他的一个梦境而铸造。
维特萨拉·杜家女神庙后面的水槽。

帕斯帕提纳神庙。
Siddhi
Lakshmi寺。坐落于王宫的东南角,这座寺庙建于17世纪,在这座寺庙的东面,就属于杜巴广场的次要部分,游客也就相对稀少。
Fasidega神庙。巨大而丑陋的湿婆神神庙,位于杜巴广场次要部分的中心,寺院坐落于六层基座之上,一对石象守护在台阶两边,向上依次是狮子和母牛。

从Fasidega神庙的台阶上往下看,右边红色的是维特萨拉女神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