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在米美村遇到卓玛的。
米美村紧挨着川藏公路,帕龙藏布江把它一分两半,一座钢索桥飞架南北,把两个自然村落连接起来。我们几个远远望见宽阔江面上经幡随风飘扬的钢索桥,便有了走到帕隆藏布江上去晃悠晃悠的冲动。
已经不记得是哪位作家,曾经在他的一篇散文中说,在西藏,如果你对着一群姑娘的背影喊一声“卓玛”,说不定会有四、五个“卓玛”同时回过头来。
我们遇到的卓玛才18岁,抱着她姐姐的孩子,跟在几个刚刚从地里回来的妇女身后,腼腆羞涩。没念过书,不会说普通话,但听懂了我们对她说的话,径直把我们带到了她家里做客。
卓玛家倚着一个小山坡,是一幢藏式的两层土木结构的房子,旁边是两幢原木搭建的屋子,可能是以前的老房子吧,现在用来堆杂物和养牲口了。屋后,是一片很大的草场,一直延伸到对面的山脚,有几头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草地上,一块刻着六字真言巨石非常惹眼。在当地,应该属于比较富庶的人家了。
卓玛的家属于典型的藏式风格,房屋的柱头、房梁上、墙壁上描绘着色彩斑斓的纹饰,进门就感受到浓浓的藏族风情。火炉就砌在房间的正中央,上面放着藏区特有的金属器皿,有铜制的也有锡制的,洗口、束颈、球形腹,应该是酒具或者是盛酥油茶的器皿。灶头贴着一个莲花座的手绘的神龛,可能供奉着灶王爷吧,同样是色彩鲜艳强烈。灶上,还竖着一个硕大的转经筒,银制的经筒表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做工精致细腻。靠着四周墙壁,摆放着各式藏柜,虽然大小、形制不一,但却一样的漂亮精致,装饰繁复。图案有手绘的也有雕刻的,雕功精细、色彩绚丽而不媚俗。靠窗的柜子上,放着几个较大的木碗和木筒,木碗里盛着青稞面,木筒上下都用纯银镶边,装饰非常的精美,简直可以称之为工艺品了。
我们去的时候,卓玛的父亲大扎西正坐在窗前诵经。看我们进去,转身不知从哪里拿出一瓶百事可乐来。我们连忙说,酥油茶酥油茶。于是,倒茶、生炉子、添柴禾,卓玛一家便忙碌起来。卓玛家的酥油茶咸咸的,喝不出茶味,也基本尝不到奶味。但我想这应该是原汁原味的了。这跟我后来在藏餐馆喝到的酥油茶不同,除了奶香,已经喝不出那种质朴粗砺的味道了。
现在,只要一想起西藏,卓玛家酥油茶咸咸的味道就开始在我舌间萦绕。眼前挥之不去的是卓玛那清澈的眼睛和腼腆的笑容。我的同伴始终念念不忘卓玛,春节前夕,特意挑选了一块素雅的江南丝巾托我寄给卓玛,我想,这一定是卓玛今年最意外的一件礼物了吧?

卓玛一家,左一为卓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