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个夜晚

(2014-05-22 06:08:10)
标签:

文革

归来

教育

分类: 其他
那个夜晚

那个夜晚,陆焉识冒死逃回家,在大雨中落魄于家门之外而不得入;然后在黑暗中看着远处的女儿告发自己,于是第二天,他被抓获。

这是张艺谋新片《归来》中的一个情节。

那个夜晚,被工宣队打得浑身伤痕的母亲回到家里,对我说她必须跑,“不然明天他们还要打我,把我打死”。于是,半夜三更,母亲翻墙越出校园,消失在黑暗中。

这是我少年的记忆,当时我11岁。

从电影中,我们看到陆焉识睡火车站,在垃圾堆中刨食,完全就是一个乞丐。而我至今不知道那一个多月亡命中的母亲是怎样的落魄,而且永远无法知道了,因为母亲已于五年前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许多年轻人那里,“文革”是历史教科书上轻描淡写的几行文字。而对我来说,“文革”就是我少年的经历。也是许多年轻人,浪漫而天真地把“文革”想象成“人民当家作主”的“大民主”尝试,否认这场“革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罪恶。让人想到日本人对自己罪恶历史的否认。现在“文革”也成了禁区,表现“文革”的文艺作品几乎都被封杀,所以,《归来》让我惊讶,也让我对张艺谋充满敬意。

当然,也许是众所周知的原因,电影仅仅用了三十分钟的时间直接表现“文革”,而余下的时间全是表现文革结束后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重创。可能张艺谋过于小心翼翼——也可能不是,而是他有意要超越“伤痕电影”,总之影片到后来已经淡化了“文革”作为一场政治浩劫的含义,而着力表现爱情与亲情。但不同的观众依然能够读出不同的东西,比如我,依然能够从中读出这场所谓的“大革命”给我们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和给无数普通的善良人所带来的永远无法弥合的心灵创伤。

    特别称道的,是陈道明和巩俐的表演,内敛,细腻,不动声色中催人泪下。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节,更谈不上任何跌宕起伏,很多镜头都是无声的,只有陈道明和巩俐的沧桑的面容、颤动的嘴唇、忧郁的眼神,还有刚刚溢出眼眶的泪水……正是这无声的表情,扣人心弦,荡气回肠。我在不知不觉中,泪水已经蓄满眼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