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校中学部老师到校参加第一次全校教工大会。
昨天我就在想,新学期第一次教工大会给老师们讲什么?想来想去,我决定给老师们放两段视频,作为给大家的新学期礼物。更重要的是,我想以此给老师们以思想的冲撞力。
九点钟,老师们齐坐在阶梯教室,我首先讲了前几天李心芳老师给我打的那个“举报”电话,并点开了博客上《一个温馨的电话》一文。我特别读了这段话——
“你今天这个电话,就让我感动。你给我打电话,要我表扬赵春丽表扬张潇,这种对同事的欣赏,就让我感动。我希望我能接到越来越多这样着‘举报’电话。我经常说,一个单位,最可贵的就是同事之间互相欣赏,而不是互相看不起,更不是互相诋毁。谁没缺点呢?但如果我们都能以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的同事,我们的身边便明亮起来,心情也舒畅起来。大家都互相欣赏,搬弄是非的人便没有了市场。学校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好!所以,你今天给我的这个电话,本身就让我感动,值得表扬!”
然后我开始给大家播放第一个视频:《爱心与教育》。这是1998年9月我的《爱心与教育》出版后一个月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给我做的一个访谈节目。15年过去了,今天看这个节目,我当时明显有些紧张,眼睛一直不敢看镜头和主持人,我的表情用现在一个词,叫做“青涩”。和现在比,我当时还比较瘦,挺有精神的,言谈之间俨然是一个大小伙子。我讲的“教育的第一个条件是爱心”,“如何对待后进生”,“如何引导‘优生’”等内容,至今还是有现实意义的。我的讲述都不是简单讲道理,而是讲故事。配合这些故事,节目播出我和学生的画面:课堂上的笑声,竹林深处的摔跤,还有当年学生的回忆,等等。这些画面把我带回了15年前。
视频放完了,我补充了一些细节:“画面中那个和我摔跤的孩子,当时在班上相当调皮,不,说调皮还轻了一些。他的一些作为已经不仅仅是调皮了。比如,他把黄色碟子拿到班上来给同学们看,一次上课老师说到‘高潮’一词,他大叫‘性高潮’,我还曾经去派出所领他,因为他拿着钢钎纠集一伙男生去成都十九中打群架。就这么个孩子,和我感情很深,后来转变也很大。几年后高考落榜,当时我已经在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他给我打电话,说要到我班上来补习,我说你别来,我现在教高一,就算你来了,我也不能教你。他说,李老师,只要我每天能在校园里看到你,我就很满足了。这样,他真的转到了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几年后的一个寒假期间,突然有人敲门,打开一看,原来是他,我请他进屋,他说不了,因为出租车还在下面等他。原来他当兵回成都,一下火车边上了出租车,对师傅说,先绕一下去看看中学的班主任。我还是要他进屋,他一边退着离开一边说,不了,我先看你一眼,过几天我再约同学一起来看您!”
第二段视频是我在网上下载的:《静观英伦——访剑桥大学校长》。这段视频,是柴静做的一个系列节目中的一段,展示了剑桥大学的自由与宽容。任何人都可以挑战校长的权威,而这正是校长所追求的;一辆小车居然被搬到了学校房顶,学生不但没有被罚,还被奖励了一瓶香槟;一座雕像的权杖被学生恶作剧地换成了桌腿,可几百年过去了,桌腿还在雕像上;剑桥大学的各个学院都可以不听校长的指令;学生的考试没有选择题,都是论述,答案可以不统一……一个又一个的细节震撼着我和每一个老师。
视频结束后,我说:“不知道老师们能不能理解我今天放这两段视频的用意。我的想表达的意思是,用爱心培育善良,以自由引领创造。这都是我们这个学校所需要的。特别是柴静这个专访,让人感慨。当然,中国不是英国,欧洲的文化传统和中国显然也不一样,而且大学和中学也不一样,所以不能简单照搬,但是,对人的尊重,对自由精神的张扬,对学生的宽容,则是人类教育的灵魂!比如,那个小车居然出现在房顶,学校没有做出任何处分。我想到二十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将学生的错误分了类,善意的错误,智慧的错误,等等。小车上房顶就是属于智慧的错误。这件事当然做得不对,但这个犯错误的过程充满智慧,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是无法用机械把小车起吊上去的,那么学生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的?这不是智慧吗?这当然充满创造力!所以校长宽容了学生,也保护了创造力。还有剑桥大学对独立精神的尊重,也让我感动。我们中国,现在缺乏的正是自由精神和独立精神。什么都是长官意志。随便举个例子,我来成都工作已经20多年了,许多口号都是昙花一现,最早是说把成都建成‘国际大都市’,后来不提了,改为‘第四城’,后来不说‘第四城’了,说‘休闲之都’,很好啊,但后来又不提了,换为‘建设世界田园城市’,但最近又不提了,提‘财富之城成功之都’……为什么这么变来变去?因为不同的长官在不停地换呀!每一个人上来都有一个理念,要命的是每次都有一批所谓的专家帮着论证,一个劲地叫好!真是可笑!美国飓风肆虐时,奥巴马去某个州视察,被州长婉拒,这也不可思议;美国总统去某大学演讲也被拒绝,在这中国人看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但这就是独立精神!说回我们的学校,大环境没有自由,也不鼓励创造,因此我们不可能改变根本的教育制度,但是我们在课堂上,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在面对孩子的错误的时候,能不能尽可能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给他们多一些自由?这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这是我们能够做主的。善良心与创造力,就是我们学校应该追求的。这也是我今天播放这两个视频的意义。”
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们议论很热烈。有老师直呼这两个视频看得很过瘾,徐书记说,老师们反响强烈,她说,虽然你没有多说,更多的是让老师们看视频,但老师们受到的震撼是强烈的。在接着开会时,我给老师们说:“看来大家对这种方式很欢迎。以前我也利用教工大会给大家放电影。我作为校长,早已邀约了具体的事务,我的作用就是思想引领。怎么引领呢?我要说的话,早就说完了。再讲也是那些,没有新意。所以我想好了,以后每次开学第一次教工大会,我都不多讲,就给大家放一部电影,或几段视频,好不好?”
老师们说:“好!”
(访谈我的视频太大,有980M,无法上传。柴静那个视频可以点击《静观英伦:访剑桥大学校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