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简答(四)
(2012-12-19 19:29:25)
标签:
答疑解惑教育 |
分类: 杂感 |
低头看云云在脚下:学生的苦恼我的课题,我的苦恼谁的课题?
答:也是你的课题。
夕阳古道: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答:把对师德的评判权交给学生。
夕阳古道:李老师,你好!我思考是问题是“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的有效形式”是什么?
答:我推荐“五个一工程”,即每天做好五个一——上好一堂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思考一个教育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则教育随笔。
杏子花开:如果某授课老师经常对班主任反映说课堂上有些学生聊天,那该怎么办?某授课老师甚至气愤地说不教那个班了。该怎么办?
答:多和授课老师沟通,让这位老师意识到,你的课堂你做主,而不是班主任做主;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每一堂课。
杏子花开:学生带手机来学校的事。有的学生爱用手机玩游戏或上网。班主任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家长喜欢说:“麻烦你们老师控制他玩手机。”但老师觉得家长不该买手机给孩子,如果没有手机则没有这类麻烦的事发生呀。如何处理学生带手机的事呢?
答:明确要求家长不许让孩子带手机到学校。
杨发记:感谢李老师关心年轻老师的成长问题。我和年轻老师之间,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为学校加加班,干干活,写写文章,做做宣传,打扫一下卫生,无偿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是应该的,不能提出报酬;年轻老师认为付出就应该有报酬,奉献是不正常的,难以持久,对个人利益是一种损害,对学校良好风气是一种破坏。有时候为具体的事情很纠结。明明举手之劳可以让学校更好,可就是没人愿意付出行动。小小困惑有时也让年轻老师尴尬不已。类似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较好?谢谢李老师。
答:这是学校风气问题。当然,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在制度上保证老师们“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但无论怎样严密的制度,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问题。学校总一些事是需要良知,要需情感,需要奉献的。建议学校要加强老师的主人翁教育,让尽可能多的人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这学校是我的,而不是校长的。另外,要以多种途径表扬或者说凸显学校乐于奉献的老师,扩大正能量在学校的影响和比重。
日月雨齐:现在的学校教育,很多老师被考试牵着鼻子走,尤其体现在语文上,认真教的老师,注重学生长期发展的老师,需要花很多的心思;而只注重让学生背背默默的老师,取得的成绩暂时也差不到哪里去。语文教学的评价体制应该改革,是吗?
答:是的。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灵、情感、人格、视野……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评价的确应该改革。
无涯:教师进修学校在青年教师成长中的角色是什么?
答: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无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答:青年教师本人强烈的成长欲望。
|
湖畔清风201212:李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农村工作了16年后,于前年调到了一所城区学校。虽然一直在不断调整自己,但因为学情校情的差异,觉得前进的过程挺艰辛的,想问问李老师,对于调动的教师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有没有好的建议。感谢!
答:没什么好建议。到了新环境,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任何人都是如此。想到这里,你心态会很平和从容。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
|
xzcf:李老师,现在我也教了近20年的书,最近常常问自己,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教会学生做几道题,能顺利通过高考,就是我现在教育的目的吗?如果不是,我怎样才能从教育中体会到作为教师的价值?怎样才能在平常教学中教会学生求真、求善、求美?
答:“教育目的”、“价值”、“真善美”……就凭这些词,我就算写一本书,恐怕也不一定能够回答清楚你的问题。想简单些,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以人格引领人格,凭心灵赢得心灵。
|
zhangbing198310:现在有些孩子爱撒谎,不说实话,有时候包庇其他犯错的孩子,给班主任带来了处理一些班级问题的困难。请问如何引导孩子们和班主任反映实际问题。
答:孩子撒谎往往是大人造成的。给他们一种不因说真话而受罚的环境。
|
犹豫不决:遇到不好的校长怎么办?我的一位校长,为人很自负,非常主观。他认为你好,你就什么都好。他认为你不好,你怎么努力都不好。比如,他喜欢的一位女老师教的学生出了什么事情,他都帮助处理,我的学生出了什么事,她都归罪于我教育的不好。(几年前)有一次,我班的学生被高年级的学生叫人打了,是在校门外打的,(本来是打另外一个学生,没有等到,看我班学生和那个他们准备打的学生是一个村的,所以就把我们班的这个学生打了,)我校一位老师报了110,但是警察没有抓住打人者。于是,校长就喊我拿点水给学生洗洗,让他去上课。既没有对学生作出初步调查,也没有心理安慰,我联系家长也找不到人,那时手机还比较少。当时,我多希望校长拿出点有用的主意,但是他很“深沉”没有说些什么。于是我遵照指示,让学生先上课。结果,一放学,学生就不见了,晚上我终于联系到了家长,告诉了这件事。家长到处找孩子,结果没找到,原来,孩子在街上找到打他的学生,一刀刺去,,,。治疗费花了1万多。
答:不要轻易给校长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有时候可能是我们的偏见,或者我们的心态,或者是我们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于是就总觉得校长“不好”;如果换一个角度,站在校长的角度思考,可能会发现校长其实也不好当,都不容易。当然,校长也是人,不可能完美无缺,也会有缺点,有失误。我的观点是与人为善,多和校长沟通,相信绝大多数校长会理解我们,并从善如流的。如果极个别人品低劣的校长不幸被你遇到了,你有无法和他沟通,那就另换一个单位。就这么简单。
|
年玉峰:李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农村学校八年级的班主任,面对学生的“表里不一”现象该怎么办?学生的习惯养成与外界环境相抵触怎么办?
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营造一种氛围,树立一种正气,让学生感到,真实的错误胜过虚假的完美——前者是成长中的“青春痘”,后者是人生的“毒瘤”。第二个问题我看不懂,或者说你表达不太清楚。揣摩了很久,我想你是不是想说给学生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可社会风气却并不好,是吗?如果是这个意思,那我要问,教育是做什么用的?不就是改变社会的吗?这个改变是长期的艰巨的,没有这个信念,干不好教育。
jzs_baiyun:李老师您好。本学期新接的一个乱了一年多的班,刚接手的时候明显改观。可现在接二连三的问题不断出现。大多集中在基础太差,上课听课有相当的困难,所以纪律也不能保证。二是家庭教育跟不上,家长凡事都纵容孩子。已经初三了,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真担心明年不会有什么结果。我也在总结反思。如何是好?恳请您指点!
答:说实话,就取得优秀的中考成绩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办法了。我知道这个回答会让你失望,但如果有什么绝招能够让“这些基础太差,上课听课有相当的困难”的学生在几个月内创造中考的奇迹,那么小学六年和初中两年前都没必要办了。如果你的学生是参差不齐,我还会建议你尽可能鼓励有希望的学生坚持最后一把,但你既然说你的学生是“基础太差,上课听课有相当的困难”,那我劝你现在不要把冲刺中考作为这个班的重点,因为就算你在剩下的几个月24小时不睡觉地带着学生复习,他们也不可能赢得中考的。我建议你把重点放在做人上,特别是良好的接物待人的修养,并多开展各种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让初中最后一段日子成为他们以后最温馨的记忆。
|
|
乐乐:李老师,您的文章给了很大的启发,现在每天阅读您的博文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每天和您这样的教育专家在一起心里感觉很踏实。现在想问您两个问题:1、我校学生的卫生习惯太差,办法想了很多,也尝试了很多,但效果不理想,有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2、我校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不高,大家普遍都不想做班主任,怎么办?谢谢您!
答:学生卫生习惯差,除了教育、督促、批评、惩罚、表扬、奖励……我想不到还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除了力所能及提高待遇,更要引导他们体验到班主任工作的乐趣,感受到和孩子在一起的幸福,收获结合班主任工作从事教育科研的成就感。
|
儿子和我:班里有位学生上学几乎每天都是迟到,我该拿她怎么办?
答:我们是老朋友了,那就恕我直言,这些问题都要向别人请教,我有理由说你在思想上太懒惰!之所以说你是“思想上太懒惰”,是因为在行动上,你肯定也是很敬业很勤奋的老师,而且也很有责任心,不然不会因学生迟到而着急的。但你不愿意花哪怕一点点时间来思考、研究、琢磨这个微观的教育难题,其实也就是你的科研课题。一遇到问题,就想到请教“专家”,你永远不可能获得教育智慧,你永远会面对诸如“学生迟到”之类的问题而束手无策,而只会哀叹:“我该拿她怎么办?”我本来是不想给你作公开回答的,因为这可能会让你伤心:我这么真诚崇敬地向“富有爱心”的李老师请教,却换来如此批评。但我还是决定直率地公开答复你,因为这是一个带有相当普遍性的现象,一些老师面对难题,不是自己攻克而是动辄“请教”,这样的老师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成长,他们永远都只会一筹莫展:“我该怎么办?”这样的职业生涯,多痛苦啊!
倩颖:李老师,我也很想走近学生,也希望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但总觉得中间隔了一层。我也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经常对他们嘘寒问暖,但是学生对我有爱更有敬,而且有些敬畏。正是这种敬畏感使得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我很想消除这种敬畏感,拉近学生和自己的距离,但目前为止仍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希望得到您的一些指引。同时我希望自己能尽快地成为“教育在线”一名成员,不知该如何做。
答:走进学生不是姿态,不是手段,而是蹲下身段和学生真正平等相处,其本质是心与心的交融。教育者要有一颗童心,努力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另外,欢迎你成为“教育在线”的成员,加入的方法很简单,你直接去“教育在线”网站登陆注册就是了。
蓝色骨头:李老师,经常受到一些杂志来信,说可以提供论文发表的平台,但得付一定的版面费。我想问的是,这是真的吗?可信吗?
答:是真的,但这是真的假货!凡是收费发表的文章,都是假货,别上当!
月球上的鱼儿:李老师,上半年我在我县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七百字的教育随笔,结果昨天接到某编委会寄来的一份《入选通知》,说我的这篇短文被收入《喜迎“十八大”教育经典文集》,还是精装版。倒没说要交评审费之类的,但该书出版后定价998元,要我订购两本。我有些纠结,其实我这篇随笔哪是什么“经典”啊?可人家毕竟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精装版,怎么说也是一种荣耀。我想听听您的看法。
答:这些所谓的“编委会”就是专门盯着你这样的老师的钱袋的,如果听我的建议,就千万别理他!
穿着袜子洗脚:读了您许多书和许多文章,看了不少您的讲座视频,还经常上您的博客。请问怎样才能直接和你联系向你请教?能告诉我你的QQ号吗?
答:这个问题让我很是为难很是纠结。我知道你是出于对我无比真诚的尊敬,于是想和我进一步交流。我在2004年以前,对全国各地老师的来信求助,可以说是每信必复。因为那时候我读博士,然后在教科所工作,时间相对比较宽裕。但现在呢,不用我说,你也能够想象我有多忙。我现在不敢打开电子信箱,因为一打开便有铺天盖地的信,都是向我“求教”的。我现在的信箱里积压着20多本书稿,这些作者都希望我给他们的书写序。但显然,我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为此我深感内疚,因为辜负了,这些老师们的期望。我上QQ很早,2000年就有QQ号了。但现在我依然不常上QQ,因为一上去便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向我“请教”,我实在无法招架。因此我不敢给别人QQ号。希望你能够理解。其实,既然你读了我许多书和文章,看了我不少视频,还经常上我博客,这就很好了呀!我的所有教育想法都在其中了。也许我这个答复,让你失望了,你可能感觉,李老师怎么和《爱心与教育》中的乐于助人的李老师不一样呢?实在没办法,请理解,更请谅解!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