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2012-11-13 06:16:58)
标签:

想念

外公

杂谈

分类: 人物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晴雁留学归来,给给外公讲她的学习,看她的课堂笔记。)


 

    心中属于“老家”的最美好的画面,是那个红砖房的二楼,推开门,外婆在阳台上翻老相片,外公坐在床边看中央五台的体育比赛,我说“公公婆婆我回来了”,然后他们看着我笑,说“喔,晴雁回来了”。

    这个画面我见不到了,它成了我最温暖柔和的想念。

    对于外公的许多记忆,都是静态的。比如他坐在木凳上翘着腿闭目养神,或者是他在窗前看书,也许是他坐在床边低头轻轻晃着身子,还有,他坐在沙发上静静看我吃早饭,哪怕是他背着手在街上散步,我都觉得时间放慢了脚步和他一起走。我喜欢跟着外公,我的外公永远不会生气,我的外公什么都知道,小时候的我觉得外公是我最值得骄傲和炫耀的“宝贝”。以至于我在少年宫学毛笔书法,老师是个和外公年纪相仿的爷爷,我嫌他字写得不如外公,还特意让外公陪我上课,写漂亮的毛笔字给大家看。但就是被我炫耀着的外公,也始终只是安静地笑,与世无争,又不可侵犯的样子。这样的外公成了我的偶像,那时我虽然说不清属于外公的魅力是什么,但我默默在心里想,所谓优秀的人,了不起的人,不一定是名载史册的伟人,我平凡普通的外公也是。安静与淡泊是一种积淀的能力,这是我长大之后才知道的。外公的世界是一片清澈的湖泊,偶尔泛起涟漪,但没有惊涛骇浪,不,也许是,外面世界的惊涛骇浪,在外公的世界里最多只泛起涟漪。

    军阀混战、抗战、内战、土改、文革……1920年出生的外公所经历的人生,分明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中国近现代史,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书写出自己的一生之后,外公在赠与亲友阅读时竟能平淡地说,送给你们,想看就看,不想看就扔在一边也罢。外公的如此人生,在我看来,竟是如此的人生,对外公而言,却是,不过是如此的人生。我才懂,外公的安静是祥和,是宁静而致远,是知晓和洞悉了一切之后的淡然和不争。爸说外公是民国知识份子,进过旧时代的私塾,读了新社会的大学,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对社会变迁的观察思索,赋予了外公这代民国知识分子特有的智慧、风度和气节。他们忧国之存亡,忧民之生计,也忧己之未来,于是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才华横溢而谦虚隐忍,聪慧又坚韧。我想,外公,用一种隐逸的姿态,对外面世界的发生变化,做着最冷静的观察和最清晰的判断。就算不妄想自己能改变什么,至少让自己保持清醒地关注外面的世界,不做愚民,也许是外公,和那些民国知识份子们教会我的,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良知。

    外公临走前一天,我去医院看他,他已经虚弱得无力多说话。他向我招手,我靠近,他一字一字说:“最近国际国内有什么大事?”我说不上来,只好回答:“下周我让我爸来跟你讲吧。”于是外公不再说话,继续沉默。最后,他等不到爸爸去告诉他国际国内头条新闻,就离开了。我不知道92岁的老人那一刻在想什么,只是我忘不掉那一天外公看我的眼神,临走前外公的目光,少了敏锐,多了惆怅,“我将看不到这个世界以后的样子了吧”,“我将看不到儿孙们今后的人生了吧”,这样不舍。

    我是眷恋外公温柔的目光的,那个目光能带我回家,我这样觉得。小学时候,外公会突然从乐山到成都来看我,瞒着我,在放学时候站在校门外等我。我一走到门外,就看得到外公穿着长风衣戴着帽子,站在对街朝我笑,目光柔软得像四月天的阳光。然后我跑上前,外公牵着我走回家,从玉林到肖家河。路上他会讲武松打虎,或是完璧归赵,声音很轻柔,但在车水马龙的嘈杂中,我只听见外公讲故事。一抬头,外公就笑嘻嘻看着我,目光清澈透明。我就这样,安静地牵着外公走过桥底、菜市,穿过马路、巷弄,脑中满是打虎的武松,还有外公的温柔目光。

    但那一天,外公的目光第一次让我感到揪心。他艰难地抬起头,睁大眼睛,像要把我看穿似地盯着我,我看见他因为用力而撕裂的眼角,那两道裂纹至今仍在我心里挥之不去,让我半夜惊醒。我听不清他口中喃喃自语些什么,但我觉得他在用尽最后的气力想要记住我们的面孔。我看着眼前的外公,剃光了头发,骨瘦如柴,他曾是那么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坐在书房跟我讨论人生。我望着他的眼睛,在里面看到了惊恐不已的自己。我惊恐着外公温柔的目光被抽走,留给我冰冷的身躯。

    我站在外公的遗体前失声痛哭,亲友们很安静地向他鞠躬送行,我却一头埋下去便不愿起身。生前希望丧事从简的外公,被穿着有些滑稽的寿衣躺在那里,接受大家的行礼,殡仪馆工作人员在催促,快,下一排,好,推进去。然后我们眼看着外公被推到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空间。当两个人把外公抬放到推车上时,我看见外公的身体呈现出不自然的弯曲,我好像听到外公背脊碰触推车的声音,我的心被扯痛了一下,就想伸手去摸摸外公,但被拦在了后面。外公的脚还没从搬动的晃动中静止下来,我瞥见那双脚上的寿鞋,鞋底僵硬平直,它剥夺了外公从此四处走走看看的权力。是的,外公喜欢到处走,也喜欢带着我们走,外公走路外八字,左脚比右脚要更加往外一点点,我学着外公的步伐,慢慢发现,哥哥、妈妈、舅舅,走路的步伐都是一样,我叫它外公的步伐。妈妈说,你给外公烧点纸钱吧,就说,外公喜欢旅游,用这些钱去旅游吧。我想,我要去更多的地方,带着外公一起去,用外公的步伐。

    我无法忘记我和外公一起翻看我国外旅行照片的那些时候,外公很高兴,仿佛他也真的身临其境。他让我和他讲那些国外的见闻,他听得津津有味,就像曾经听着武松打虎的我一样。外公说,人啊,就是要去经历,去看世界,你才这么年轻,念了那么多书,去了那么多国家,很值得。我不太知道外公对我寄予着怎样的期望,只是我重回老家时,看见空荡的房间里,四面墙上挂得大都是我的照片,我想,外公大概是以我为骄傲的,就像他是我的骄傲那样。那天火葬仪式结束,我开着车送外公老友下山,爷爷们说,喔,你就是晴雁啊,你外公很爱你呢,经常说起晴雁啊。我眼前一片泪水模糊。

    是的,外公很爱我,我知道的。因为他总爱和我聊天,在老家的日子,外公总坐在书房沙发上等我经过,然后笑着对我说:现在忙不忙,不忙就和外公聊聊吧。一边笑笑地说着,一边拍着身边的位子示意我坐下。我相信外公了解我的所有难过和困扰,那个说着人生要忍受、接受、承受的外公,一直在用最温暖温柔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包容我呵护我。

    我与外公最后的对话,我依然记得,外公已经有些糊涂了,对我说:“你的生日是5月底吧?”我说:“不是,是12月。”外公说:“不是5月底满25岁吗?”我说:“12月才满。”外公问:“现在几月?”我说:“5月。”外公说:“啊,才5月,还有好几月啊。”之后就是沉默。我后知后觉,外公是希望能看着我满25岁的,他希望可以陪我到25岁。但他等不到,看不到。我却相信,外公会一直守护我到很远的以后。

外公去世整整5个月,我想起外公还是会哭,想他说蹩脚的英语,想他杵着拐杖到楼下排队为我买甜皮鸭,想他跟我说坐下聊聊天,想我最后一次陪他出门理发……我擦干眼泪,眼前是外公安静淡然的微笑,温柔笃定的目光,和他一步一脚印踏实走着的身影。我踩着外公的步伐,学着外公的微笑,也能成为外公一样智慧又淡泊的人吧。于是我不再难过,仿佛听见外公在跟我说,晴雁,对的,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2012年10月26一个普通的下午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晴雁:泣不成声的想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