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今宵

标签:
聚会祝福情感 |
分类: 教育 |

刚刚回到家。今晚——哦,此刻已是凌晨,应该说是“昨晚”了,原乐山一中初八七届一班的几个学生——赵刚(依然是出色的组织者)、刘忠斌、张锐、王小勤、鲁明、王鸿、魏霞和我和他们的师母(实际上也是他们当年的老师)在岷江上的一条渔船上吃鱼火锅。
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要和学生相聚。但今晚让我收获了一份特别的惊喜:我见到了多年未见的魏霞和喻建忠。
前几次聚会,都没看见魏霞。我知道这女孩特别腼腆,当年在班上胆子特别小。有一年聚会没有她,我还特意请其他同学转赠了一本我的《做最好的家长》给她。想到她,我就会想到关于她的一件事。这件事我还写进了我的书里——
集体主义教育的艺术之一,在于教师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褒贬巧妙地转化为集体对该学生的正确评价。
一次我上公开课,按平时惯例,我应该依学号顺序抽一名学生起来进行课前“一分钟讲演”。直到上课铃响起时,我还在犹豫:今天的公开课是否取消这个“节目”?因为这天的讲演正轮到魏霞,而她是一个说话结结巴巴的胆小的女同学。如果她没说好,岂不是“杀”了我这堂公开课的“风景”?
但是,不容我多想,当师生互相问好以后我正准备直接讲课时,魏霞同学竟然举起手并用哆嗦的声音说:“李……老师,今天……该我……讲演……”我只好让她走上讲台发表演说,内容是报告当天的新闻。她的声音照样结结巴巴,但比平时要稍微大声一些,而且看得出来,她事前是做了相当认真的准备的。仅凭这一点,我就应该鼓励她,而且我相信她会受到鼓舞的。
正当我准备热情洋溢地表扬她一番时,我脑子里突然转了一个弯:何不把我个人的对她的表扬变成全班同学对她的赞赏呢?于是,我有意问全班同学:“比起过去,魏霞同学的进步大不大啊?”
“大!”同学们一致说。
“好!那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魏霞的进步表示祝贺!”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来自同学的鼓励无疑让魏霞振奋,因为这以后她课堂主动发言的时候越来越多了。
今天见了魏霞,特别亲切。当年腼腆害羞的小姑娘,今天已经是一个16岁女儿的妈妈了。但她依然年轻,而且性格活泼开朗。一点没变的是,纯真依然,可爱依然。
我们一边吃一边聊,我问道:“喻建忠自从毕业之后,我就从没见过,25年了!”
魏霞说能够联系上他,于是一个电话打过去。不一会儿,喻建忠来了!
一提起喻建忠,大家都能想到他的善良、勤劳,还有真诚为大家服务的品质与事迹。
我给大家说了有关喻建忠的一件事——
初中开学第一天,我给第一次见面的孩子们讲了“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
发教材了,我发现一本音乐书封面有些破损。当时我可以去图书室换一本,也可以叫一个同学收下,因为封面破了不影响内容。但我没有。我决定把这本破了的音乐教材作为集体主义教育的“启蒙教材”。
我扬起手中的音乐书:“同学们,你们看,这本音乐书封面有些破,但内容并未受损。我想问,哪位同学愿意主动要这本音乐书?”
我坚信总有同学会举手。
果然,前排一个男孩马上举起了手,随即,一个两个……全班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
我把音乐书送到第一个举手的男孩手里:“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男孩有些腼腆:“我叫喻建忠。”
我高声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此刻,我们都因喻建忠同学的存在而感到了幸福。不仅仅是因为喻建忠,刚才同学们都举起了手,我们彼此都为对方的存在而感到了幸福!”
25年过去了,我给喻建忠讲这件事,他完全记不得了。但鲁明同学说:“我记得,是有这么一回事。”
吃完鱼火锅,我们来到一个歌厅,又碰见提前到达歌厅的卢婕。大家热血沸腾,激情燃烧。卢婕的歌声征服了大家,当年害羞的魏霞如今热情奔放,颇具歌星风范,还有张锐、王鸿、鲁明,都一展歌喉。在大家的感染下,我也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怀念战友》等歌。最后,我们一起高歌《朋友》,结束了今天难忘的聚会。
分别时,大家互相祝福新年好,并预约下一次的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