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特警的坚持捡回小伊伊一命
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拒绝把车厢吊到桥下,坚持铁轨上原地清理,“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
类别:国内新闻
浏览量:
9460
版次:AA06
版名:重点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7-27
作者:新华网 中新网 综合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摘要:“我是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介绍救出项炜伊的经过时说。当时项炜伊正压在那个车厢里,正是邵曳戎们的坚持,救下了这个可爱而脆弱的生命。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2011年7月26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ICU里,事故中获救小女孩项炜伊依旧在接受观察治疗。CFP供图

“24日凌晨4时许,事故现场经过生命探测仪探测显示,列车上已无生命迹象。”央视报道说。
24日下午5点,清理车厢时发现了小女孩项炜伊,她才2岁半,被几具大人的尸体和铁架压着,她还活着。
“之前已宣布无生命迹象,在被切割的车厢中为何仍有人生还?”24日晚间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
“这是个奇迹,我只能告诉你,这个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事情就是这样。”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
“我是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介绍救出项炜伊的经过时说。当时项炜伊正压在那个车厢里,正是邵曳戎们的坚持,救下了这个可爱而脆弱的生命。
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
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
我是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
对,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你怎么向人家交待?我这么坚持,也有压力的,因为这么多天了,搜救这么多次了,没有活体,只有一具具遇难者的遗体抬出来。之前在16号车厢,我们找到了12个人,没有一个是有呼吸的。你知道,那是种很难过的感觉。
但最后我们还是坚持住了,指挥部同意我们在原地清理。当时我们有2个中队的特警在现场,一部分人在桥上一部分人在桥下。
我是以前处理交通事故现场的,我看多了,我也有经验。消防战士们和我们特警都在铁轨上,我是在废墟上临时当了指挥,让工人们先撤下,由我们开始清理。
小女孩的小手在动,我也看到了,这触动了大家的神经,她背朝着我们趴着,当时看不出来有呼吸的。在我们把上面的东西挪走后,我看到她的背有较大的浮动,好像是在大口吸气———这么多小时,这么重的东西一直压着她,没有好好吸过一口气啊!(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那些消防战士真了不起,他们就是用手挖那些铁片。那些铁片又重又尖,很容易割到手的,我这边马上报告指挥部,让指挥部马上派救护车救护人员。
小女孩被抱出来,消防战士用一块毛巾给她蒙住眼睛,包住小身体,抬到担架上,我们小心地托着担架,怕一个闪失,伤着了孩子,又怕毛巾把孩子的鼻子蒙住了,又忙着拉下点毛巾来……
大概整个过程10多分钟吧,救护人员拿着氧气面罩等在一边。
鹿城消防大队勤奋路中队指导员姜建序:
车厢已经被压扁了,像纸一样
事故第二天(24日)下午4点左右,在吊机把撞毁的D3115次列车16号车厢吊起来之前,我们再一次搜救。这是我第三次到16号车厢了。
车厢已经被压扁了,像纸一样。我们知道,两车追尾,后面的动车撞击到前一辆动车,掉下去的三节车厢都是压过了16号车厢然后掉下桥去的,而那节悬挂在桥上的车厢也相当于压过了16号车厢滑下去的。
我们都是三四个人一组,一点点搜救,手拿液压机、进口的切割机、双向的异向切割机等工具。
但动车车皮很厚,有两三寸,用切割机几个小时只能切一小块,我们又怕里面温度太高,一直用水枪降温。之前我在16号车厢南也就是靠近15号车厢那端,后来我又去了15号车厢北面,又回到16号车厢南,最后返回到16号车厢北。
之前,在16号车厢,我看到有个小男孩的内脏流出来了,一个女人的脸扁了,搜救出来的3人,只有最后一个中年男人有微弱的呼吸,但不知道他现在可好。
后来我在15号车厢与16号车厢之间还救出一个人,15号车厢被冲击力冲得卷起,两节车厢像个人字,他就缩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
救出小伊伊我们一点也没想到。小伊伊之前,我们几个人陆续抬出了7具遗体——— 其实,我不大想得起来,我也不想去想,因为太惨了。
特别是有两个小男孩,大概七八岁吧,弯曲着身体,头朝下,这么安静,好像是睡着了,可是他们没有呼吸了,人也变形了……
遇到小伊伊前,我想可能没有希望了。我只亲手从这堆废墟里救出过两个生命……我觉得很难过,也很无奈。
这是一个高温的密封环境,大约温度有五六十摄氏度,你稍微动下就是汗,在阳光的折射下,却这么悲凉,人都恍惚的。
我们一点点搬着上面的东西,在一个缝隙里,不过三四厘米吧,有只小手在动!
我们不知道是个女孩,但估计是孩子,她趴在火车的地板上,身上盖着那些被撞毁的铁皮,腿上压着东西,那些遇难的大人有的压着她,等大人们被抬下来,才看到了她!
我们马上喊“有人!有人!”
但这个角度太刁钻了,小孩子只缩成五十多厘米的样子,上面只有10厘米左右的一条缝,是边上一根铁杆子样的东西撑着,敞开了这么一点点让她求生的小小空间!
一不小心,上面的重物就可能会压到她,也不能用工具,万一碰到了怎么办?你知道那种旧书的纸吗?它们轻轻一吹就会碎的。
我们要避免第二次伤害,我们用手一点点把小东西先搬掉,可万一大东西压下来怎么办?我们几个人用手抬着。又有几个人把压在她腿上的东西搬开——— 可是搬不动,那是个空调架子(记者注:应该是中央空调)压在她的小腿上。我的队友们在另一侧,把空调架子抬起一点,我在小孩子对面,我的手就插进去一点,一点一点地插进去,等半个空调架子“搭”在我的手肘时,才有空隙可以把孩子抱出来。
我们用块绿条的毛巾盖住她。你也知道,人在这种情况下被救出来后,因为长时间在暗处,眼睛一下受不了刺激会受伤的。(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据《都市快报》报道
小伊伊的腿保住了
暂不考虑截肢,目前还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经常叫“妈妈抱”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最后一名获救者、年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目前身体各项指标正常。救治她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目前不考虑对她进行截肢手术。
项炜伊的主治医生、该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星隆在26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小炜伊的情况在一天天好转,所以目前医院不会考虑为她做截肢手术。
陈星隆说,25日上午小炜伊的左脚血供情况还不太好,脚趾灰白,但当天下午血供有了很大的改善,26日上午就已基本正常了。
小炜伊23日和父母乘坐从杭州到温州的D 3115次动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从北京开往福州的D 301次列车追尾。她的父亲项余岸、母亲施李红在事故中双双遇难。(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24日17点40分左右,搜救人员在高架上的半节车厢内搜救时发现她,随即将她送往温州解放军118医院救治,当天晚上8点左右她被转往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继续抢救。
该院副院长唐疾飞表示,小炜伊的小腿解压手术很成功,小腿血液循环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身体各项包括肾脏在内的指标均已正常。
据介绍,在未来几周内,小炜伊还会接受两到三次手术。此前医生对她的小腿进行切开解压,但仍未缝合伤口,接下来将根据小炜伊的身体状况进行缝合与植皮手术。
但唐疾飞表示,即使小炜伊能保全双腿,挤压综合征造成的肌肉坏死也可能影响小炜伊的腿部活动功能。
陈星隆说,小炜伊现在意识清醒,能辨认自己的亲人,而且能同周围人交流。目前她还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经常叫“妈妈抱”。
他说,考虑到小炜伊的身体状况,目前还没有告诉她父母遇难的消息。小炜伊的奶奶昨天也来探望了她,但因为伤心过度两次晕厥。新华网
相关新闻
温州警方:特警支队长邵曳戎未受处分
昨日,温州市公安局宣传部门向中新网记者表示,网上传言“救伊伊的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被处理”一事纯属谣传,邵曳戎未受任何处分。
7月23日20时38分,甬温线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年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成为最后一名获救者,她的爸爸妈妈都在事故中遇难。
由于她是在生命探测仪显示“没有生命迹象”之后,救援人员清理现场时发现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对此曾表示,这是个奇迹!
“我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万一有生命迹象呢?怎么向人家交待?我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在接受浙江都市快报采访时说。
针对网上所说的“不同意将车厢吊到桥下清理,因而让伊伊得以获救的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在媒体报道后,目前已经被处理。”一事,温州市公安局宣传部门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此事正在调查中,邵曳戎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不过昨天记者打邵曳戎本人手机一直无人接听。 中新网
追问
为什么伊伊救出之前生命探测仪显示“没有生命迹象”
前天,都市快报记者采访了参与救援的部分消防特勤队员。
消防特勤队员说,目前的生命探测仪主要分为四种:音频、视频、红外和雷达生命探测仪。类型不同,各自工作原理也不同。
生命探测仪能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发挥重要作用。但无论哪种生命探测仪,均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让更多人知道邵曳戎 花100万元值!
珠海市政协委员发陈利浩发微博向特警邵曳戎致敬,转一次捐一元给伊伊
南都讯记者过国亮温平平 昨天上午,珠海市政协委员陈利浩发出一条微博,向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致敬,并承诺凡本微博被转发一次,就捐献一元给小伊伊(设100万元为上限)。这条微博成为当天新浪微博“热门转发”的冠军。至南都记者今日零时30分,这条微博已被转发(771659)次,评论近16万条。
陈利浩是一家软件企业的董事长,他密切关注动车追尾事故,昨天上午看了《特警拒绝指令坚持原地清理发现追尾动车幸存女童》的报道被深深触动。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的话打动了他,邵曳戎说:“我是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对,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你怎么向人家交待?”
他的坚持使被困20小时的项炜伊成为最后一个获救者。2岁半的“小伊伊”父母在事故中双双殒命。
“他们以人民的生命为最高命令”
为何采取“微博转发捐助”的形式,而不是直接捐献100万元呢?陈利浩解释说,如果直接捐款固然能表达对小伊伊的爱心“但我觉得:正是因为特警邵曳戎的坚持才有小伊伊‘生命的奇迹’。我想通过微博的转发,让网友了解:我们有这样的人民子弟兵,他们以人民的生命和尊严为自己的最高利益、最高命令,这才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花100万元让大家知道这么一个消息,值吗?“我觉得很值!100万有100万条转发,那就证明至少有100万人知道这条消息!”
昨天在发出这条微博后不到2个小时,陈利浩致电南方都市报,希望和南都一起完成这个善举。他说,这100万元完全由他个人捐助,他选择与自己一直信任的南都合作。
昨天下午,陈利浩表示,将由南方都市报和他到银行开一个共同监管账户,“我会在24小时后把符合我承诺的款项汇到这个账户。同时,由南方都市报代表我联系小伊伊的亲属,对捐款的管理作出安排后,再把款项汇到相应的账户。”今天南方都市报将与陈利浩协商款项的捐赠和使用问题。
小伊伊家人:暂不接受私人捐款
昨天,南都记者联系上了小伊伊的叔叔项先生,向他转告了陈利浩的捐赠意向。项先生表示感谢,但他表示,家族成员经过讨论,决定先等小伊伊康复再说,暂不接受私人捐款。
项先生随后给南都记者发来短信对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和陈利浩表示感谢:“小伊伊现在心灵很脆弱。我们等她身体恢复得好些再考虑。麻烦你代表感谢那位警官。感谢陈利浩。谢谢你!” 珠海地区读者详见AⅡ叠读本
我是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
对,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你怎么向人家交待?我这么坚持,也有压力的,因为这么多天了,搜救这么多次了,没有活体,只有一具具遇难者的遗体抬出来。之前在16号车厢,我们找到了12个人,没有一个是有呼吸的。你知道,那是种很难过的感觉。
但最后我们还是坚持住了,指挥部同意我们在原地清理。
——— 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
@珠海政协委员陈利浩:向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致敬!是他反对“把车厢吊起放到地上清理”的指令,他的理由是:“万一里面有生命呢?你怎么交待?!”他坚持在铁轨清理,才有了小伊伊的得救。呼吁支持为邵曳戎记功!本人承诺:凡本微博被转发一次,就捐献一元给小伊伊! 原文转发(771659)|原文评论(15838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