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我来到小学部和孩子们一起过节。
小学部的前身是成都市新苗小学——过去是一所典型的村小,老校区就在武侯实验中学附近大概一公里的地方。新校区已经修好了,暑假就搬。新校区离中学部就只有几百米了。
我来到小学,看到生龙活虎的孩子们,自己也年轻了许多。孩子们正在校园展示才艺:剪纸、绘画、硬笔书法等等。
操场上文艺演出开始了。主持人要我“致辞”,我一点准备都没有。但我还是走到了操场中央,发表了即兴的讲话:
“孩子们节日好!今天是我第一次过儿童节,因为我在你们这么大年龄的时候,遇上了共和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文革时期,后来文革结束,我却长大了,无缘过儿童节。不过今天,我很开心,能够和大家一起过节!刚才我在学校转了一圈,发现一些细节让我感动。我看到一个小朋友手里捏着一纸屑,走了很久,一边走一边找垃圾桶,最后他终于找到垃圾桶,把纸屑扔进了垃圾桶。我问他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他说他是五一班的,叫胡珑川。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讲文明的胡珑川同学表达敬意!”
操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继续说:“我还和五三班的几个小姑娘聊天。她们说她们的老师很好,班主任曾老师很爱同学们。我还和四二班的李腊梅同学聊,我问她最满意学校的是什么,她说是校园很干净;我又问她学校还有什么不足,她说还有同学要骂脏话。同学们,我们可不要说脏话啊!今天是六一节,让我们把自己所有的缺点都扔给昨天,让我们和我们的校园越来越美好!”
小学部的叶校长在致辞的介绍了我,然后请同学们鼓掌。所以现在我就说:“刚才听同学们为我的到来而鼓掌。我就在想,作为校长,我怎么才能对得起大家的掌声呢?我的回答是,我一定尽我的全力让大家快乐!这个快乐,从现在开始吧,我给大家带了两个节目来,一个是吹口琴,一个是唱歌。大家说,我先表演哪一个啊?”
下面的孩子一部分说“吹口琴”,一部分说“唱歌”。我问主持的小姑娘:“你说,我先表演什么?”
小姑娘仰着脸说:“吹口琴。”
我说:“好,我就先吹口琴。孩子们,我是当过知青的,而在我的青年时代,当知青的一般都会三样乐器:二胡、笛子、口琴。我三样都会!回忆我刚参加工作的二十多年前,我当班主任让全班同学每人都买了一只口琴,然后我教同学们吹奏,我们班就成了全校的口琴乐团。我现在给同学们推荐口琴,建议同学们也去买,然后学吹。如果你们不会,不要紧,我会教你们的。呵呵!”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请主持的小姑娘帮我举着话筒,我开始演奏了。我刚吹了几句《我们多么幸福》,同学们没反应,我一下明白了,这些儿童歌曲现在小学都不教了。但现在小学生学的儿童歌曲我也不会呀!这可怎么办?我对同学们说:“我给你们吹《火车向着韶山跑》吧!”我给他们讲了讲乐曲的内容,特别说明什么地方是火车轰鸣的声音,什么地方是穿山越岭的情景。然后就开始吹了——
“呜——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孩子们随着我欢快的节奏用掌声打拍子。最后一曲终了,掌声非常热烈。
然后,我又给大家演唱了《敢问路在何方》。同样收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
离开小学部的时候,不少孩子给我打招呼了:“李校长好!”

和小学部叶校长合影

看孩子们练硬笔书法

不要忘了把青春献给乡村小学的退休老师

吹着口琴,我回到了知青岁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