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举手之劳的温馨

(2011-04-24 08:33:31)
标签:

真诚

温馨

信任

杂谈

分类: 其他

 

昨天我在街边一面馆吃面。面端来了,我伸长手去拿筷子,坐我旁边更靠近筷笼的一位姑娘抽出一双筷子递给我。

那天乘飞机我坐靠窗,送饮料的空姐递给我一杯矿泉水,坐中间的一位先生接过水转交给我。

也是在飞机上,我吃力地托着箱子往行李架上放,后面一伙子伸过来一双有力的手臂接过箱子放了上去。

    骑自行车飞速奔驰,“啪”地一声,我后架上夹的一摞书掉地上了;赶紧停下车准备回去捡,可一位少年已经弯腰捡起给我送来了。

一次去医院看病,我在诊断室外面等候喊号,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要我马上赶去开会。这时候排我前面的大妈已经被叫号了,但她突然转身对我说:“你先进去吧!”

……

这些细节都发生在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特别富有暖意。

都说中国人最讲人情味,说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其实,更多的时候,这种人情只发生在熟人之间。

三十年前走进商店,看到的往往是营业员冷漠的脸,但如果这营业员是你表姐,那她看到你来了肯定笑容如花了。所以,那时我曾经对着墙上的条幅“顾客就是上帝”想,还不如改成“顾客就是亲戚”呢!当然,现在任何一家商店的服务员都会很热情,有时候简直还热情过度,可不知怎么我感动不起来,因为我知道这笑容里面有“利益驱动”。

现在我们走进一些政府机关办事,多半会遇到一张张漠然的面孔,没有笑容,只有冷冰冰的指令:“填个表。”或没有理由的拒绝:“今天办不了。”但如果你是他的表舅,想想,他会怎样的热情?

到医院挂号或缴费,你看那穿白大褂的人吧,有时候你还没弄清为什么,不耐烦的叱喝就响起了,你大气不敢出,感觉自己就是孙子;但如果你是她的领导呢——当然,领导是不用亲自挂号或缴费的,我这里只是有个假如,呵呵,她的脸上保管堆起谄媚的笑容。

所以,我还曾经想,“把顾客当亲戚”不如“把顾客当领导”。

然而,在我上面所写我经历的几个细节中,我既非别人的亲戚,更非别人的领导,却得到了温暖。因此,毫无利益关系的陌生人之间的温情,就特别珍贵。

这里我用了“珍贵”这个词,说明我们社会这种陌生人之间的温情还不多。我曾经说过,我们国家现在最让我感到可怕的,还不是大家说的什么官员腐败,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戒备与互相不信任。因为虽然腐败的官员从人数上看现在已经不能说是“极个别”了,但与“13亿”相比中毕竟还是少数,而这13亿中的绝大多数人之间,现在的确是互相防备的。仅举一个大家肯定也感同身受的例子——

在小区电梯里,满满的站着的都是自己的左邻右舍啊,可大家表情木然,也不说一句话。那天我在电梯里,看到一位估计是上小学的小姑娘,出于职业习惯,便笑眯眯地问她在读哪个学校,远不远啊,作业多吗……面对我的一连串问题,她低着头,一言不发,我好像是对着空气在说话。后来我想,她妈妈一定告诉过她:“千万别搭理陌生人!”

许多陌生人之间本来并不认识,可往往却彼此有着积蓄已久的仇恨,就差一个导火索了。比如,有时候我在大街上看到两个人为一点小事——比如狭路相逢不小心踩着对方脚了之类——而吵架,互相恶狠狠地叫骂着对方的母亲,有时候还大打出手。我就想,如果这两个人是多年不见得老同学老同事,会怎样呢?一定是这样的,正准备破口大骂,一抬头却发现对方是老朋友,于是互相哈哈大笑,然后用拳头亲热地捶着对方的胸口:“哈哈,原来是你这家伙呀!”

为什么陌生人之间就会有看起来积压已久的仇恨呢?

春节女儿从香港回来,我去机场接她。在车里,她说:“爸爸,我一下双流机场,就感觉大陆的确‘沦陷’了!”

我吓了一跳:“你怎么这么说呢?什么意思?”

她说:“你别说我反动,这是我真实的感受。我在巴黎的街上,在东京的街上,在香港的街上,在澳门的街上,在台北的街上,看到的人都是那么有教养,人与人之间是那么的友好。在台北一家博物馆,连看门的一位叔叔都是那么有修养,让我感动。但一回来,一看到的人,都是那么冷漠,或那么凶狠,每一个人随时都在防着别人,好像别人都是坏人。”

女儿其实非常爱国爱家乡,在外留学多年,却非要回中国不可,而且一定要回成都,她说世界上没有比成都更美丽更舒适的地方了。她之所以说出这样的激愤之词,实在是对比鲜明,有感而发。

至今记得十多年前我在法国西门子公司大楼的一次经历。那是冬天,走我前面两个法国人到了楼前推开大厅门却不进去,而是用手撑着门在等待着谁,我当时的反应是他们在等后面的朋友,但我往后看并没有任何人了,我一下反应过来,他们是为我留着门;我赶紧走进过去,进了门,他们才把门松开。我向他们微笑点头以示谢意,他们也回我一个笑容和点头,然后匆匆离去,融入无数个陌生的背影中。但这份温馨,我一直珍藏到现在。

我想到程红兵曾经对我说过,他在澳大利亚的大街上,只要无意中和哪位行人的目光相碰,对方肯定马上给你一个优雅的笑容。

在中国的大街上,这样陌生人之间的笑容太少太少了。如果你真的要对着谁笑,那别人肯定会想,这人病得不轻哪!

我再次想到“民主的生活方式”这个表述。我们都追求民主,但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将民主看做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即认为民主不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修养。民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妥协、协商、和平等观念浸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我知道,我们社会信任的缺失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我也理解,我们的善良有太多的时候被人欺骗被人利用,于是我们什么都不相信了。那天我发了一个附有照片的“寻童启事”,希望大家举手之劳地转发,很多网友热心果真转发,但也有网友问:“万一又是假的呢?”我当时就想,假的又怎样了?会给你带来什么损失呢?不过就是点点鼠标转发照片吗?你怎么不想想万一是真的呢?那不就救了一个孩子吗?

所以,我本文开篇写的几个小细节,就显得格外温馨,让我格外感动。只是这样的细节太少了,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随时通过一些举手之劳给陌生人送去温馨。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看其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