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帮助你们保持童心!”
标签:
读书成长童心教育 |
分类: 其他 |
我特意带了我的许多“文物”去给青年老师们展示。这些“文物”是:我分别给初八四届1班、初八七届1班、高九零届1班编写的班级史册《未来》《未来(二)》《花季》,初八七届1班最后一本班级日记,我刚参加工作时教孩子们唱歌的一本歌集《星星火炬之歌》,以及我八十年代读过的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给教师的建议》《爱情的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翻开这些书,页面已经发黄,书角已经磨破,封皮也补了又补。
我是这样开始我的发言的:“在座的老师都只有二十多岁,看着你们,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我的青年时代。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呢?或者说,二十多年前,不,将近三十年前,我在做什么呢?今天我给大家带了几个文物,从中大家可以看到我的青年时代。”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一本纸已经发脆的油印书:“这是我给初八四届1班编的《未来》。现在给学生编书或者说编辑班级文集,不算稀罕,这样做的老师很多,很多老师都会在自己所带的班毕业前夕,给学生编一本书。但是,我这是在27年前,那时候这样做的确算是创新了。大家仔细看,”我给大家展示这本“书”的封面,“封面是我刻钢板画的画,上面还有一行小字,‘为国庆三十五周年献礼’。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真实地记录着我们班级的方方面面。而且这些文章都是刻钢板油印的。那时候,我用了很多精力来刻钢板,自己给学生印刷,后来和学生一起装订。”
我依次给大家展示另外几本书:“三年以后,我又编印《未来(二)》,依然是油印,但里面有的文章不是我刻钢板了,而是请学生家长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再过三年,我又编印了《花季》,依然是油印,但封面是请印刷厂印的,算是进步吧!”
我说:“现在看这些书,我非常感慨。书里面有不少当年学生离开我的时候给我的留言,这些留言也让我很感慨。比如,”我即兴翻开一页,读学生的留言,“‘ 李老师,祝您成为中国第二个陶行知!喻建中’‘李老师,非常幸运在初中时代能够遇到您。我坚信,您将来一定会成为全市全省全国的风云人物!吴涛’这些是孩子们对我的希望和勉励,这也是我工作的动力之一。”
我读了《未来》中我和学生用“顶针”方式写的“毕业赠言”。然后又展示了一本绿色塑料封皮的日记本:“这是初八七届1班学生的班级日记。当时,我让全班同学轮流写班级日记,每一个同学写一天,忠实记录班集体的生活。”我读了最后一则日记中的开头和结尾——
1987年
7月3日
再见了,未来班;再见了,同学们!
1987年7月3日上午8时半,这是每一个作为“未来”班成员的人都不应忘记的时刻,这是全体未来班同学的最后一次聚首,李老师最后一次向我们交心,也是同学们最后一次互赠留言,甚至也许是同学之间最后一次见面,最后一次在一起说知心话……
……
最后,让我们记住李老师常说的这句话吧:“我们虽无力改变这个社会,但我们可以努力把自身变得完美一些,这样,社会上便少一份垃圾,少一个丑恶的灵魂。”如果大家都能这样从“我”做起,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不是大有希望吗?
我又给大家看了几本苏霍姆林斯基著作:“这些书都是八十年代开始读的,从那时到现在我不知道读过多少遍,里面划满了不同时期阅读的批注。这是我的精神财富!”
我说:“孩子们带着这本书离开我走向新的人生旅途,他就把一个班集体永远地带在了身边。对我来说,这书是教育的纪念碑,对学生来说,这是他们青春的里程碑。他们读高中后或者在大学里,手里的这本书都会引起周围同学的羡慕。现在,这些学生都已经长大了,他们的孩子都读中学了。那次聚会,有学生带着这本书来,大家都感慨不已。那次在新加坡讲学,我十五年前教毕业的一个名叫”夏亚卉“的学生也来了。她曾是我高九五级一班的学生,当年高中毕业后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新加坡。讲课过程中,当我讲到“班级史册”时,以高九五级一班的纪念册《恰同学少年》例,我便请她朗读书中她当年写的一篇文章《班级风景谈》。在掌声中,她怀着真诚自然的感情朗诵了起来。文章选取了当年我班普通的几个场面,展示我们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温馨。在场的老师们都被感动了。之后的座谈中,有一位新加坡的老师问我:“李老师,为什么您的教育生涯中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我说:“任何一个老师,只要用心去做教育,哪怕他一直都默默无闻,但他的教育生涯都不会平淡,一定会波澜壮阔,并充满许多传奇故事!”
老师们想想,当初我做这一切的时候,都不是校长的要求,完全是我自己做的。因为我从来都把教育当做我自己的事。就是为了我的幸福,和学生的幸福,就想给孩子们留下一些温馨的记忆。近三十年过去了,这一切都成了文物,但记忆依然鲜活。当初也许只是凭热情凭兴趣做的事,今天却成了一段珍贵的历史。因此,在座每一位老师都要意识到,你自己每一天普通的工作,你的每一个教育行为包括细节,都在创造历史!”
最后我说:“我为大家要做的事,就是帮助你们保持童心,保持你们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纯真和理想!我今年五十三岁了,但我很自豪的是,我依然保持着二十三岁时的那份纯真的童心!希望在座每一位老师到了我这个年龄,也能够和我一样这样自豪地说,我一直有一颗纯真的教育心!”
接下来,我让老师们传看我的几本“文物”。油印本在老师之间传递着,大家显然很有兴趣,有老师还拿出笔摘抄其中的内容。
我的讲话结束后,是我校一位语文老师做关于读书的讲座和我校李青青老师就她下周要去讲学的提纲给大家作汇报。然后,老师们向潘玉婷老师提问,潘老师做解答。
最后,每一个老师都发言,向大家汇报自己近期读的书,还有教育感悟等等。
我在总结发言时说——
今天是周末,但我依然组织大家举行我们本期的第一次青年教师沙龙,可见我对大家成长的重视。平时在学校,我们都很忙。在校园里相见,你们匆匆赶往教室,我匆匆奔向会议室,我们最多互相点点头,但当我和你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依然惦记着你们的成长。你们一定要知道,你们的成长我是一直放在心上的。
我的愿望就是,让我们学校还不优秀的老师变得优秀,已经优秀的老师变得卓越。无论“优秀”还是“卓越”,首先要“幸福”!那么什么叫“幸福”呢?这里的“幸福”,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有标准不算太高但比较体面的物质生活,二是有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的成就感,三是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体验到超越物质与功利的精神享受。而我,主要就是帮助你们享受职业幸福。
我刚才给大家看了我的“文物”,有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都有人问:“您把学生教育得这么纯洁善良,他们走向社会会不会吃亏啊?”如果说二十多年前,面对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把握回答的话,那么现在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不会的。”因为第一,我在教学生纯洁善良的时候,还要教会他做人的智慧;第二,他有了善良做精神底色,进入社会再加一些机智,他的本质依然不会变。第三,我一批又一批学生,毕业早的已经四十多岁,迄今为止还没有因为善良“吃亏”的。时间证明了我善良教育的可行与成功。就以以前我那个叫“宁玮”的学生为例,尽管那年她的店铺遭遇了邪恶,但后来很多人向她伸出了援手,她的善良赢得了许多同样善良的人,她又开了一个餐馆,现在生活依然很好。还有一个学生,是黄静老师教毕业的,叫“黄雅莉”,这个孩子成绩不算突出,中等吧,但非常有修养,特别善良,现在在双流机场就是一个普通的售票员,但她以自己的善良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依然很幸福。黄雅莉并没考上大学,但我那天对黄静说:“黄雅莉依然是令你骄傲的教育成果!”
幸福,还和心态有关,而心态往往受我们遇到的困惑左右。在我看来,困惑,无非来自两个方面,教育以内的和教育以外的。教育以内的,就是教学中的难点啊,课堂上的困难啊,教育中的后进生啊,等等。我们要把这些难题当成研究的课题,困惑就会成就我们。教育以外的,就是来自社会的诱惑,来自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包括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如考核制度的不完善,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烦恼。而我们一定不要让这些破坏我们的幸福心境。心胸要开阔,追求要高远!
刚才大家被李青青老师的发言感动。其实,李青青在两三年前还让我头疼,甚至让我生气,但即使是在李青青让我头疼的时候,我也认为,她非常纯真,心里善良。因为单纯,所以一旦当上班主任,她就专心致志地投入与研究。不是说她就一点都不考虑物质利益,而是说李青青不仅仅追求物质,还追求物质以外的精神享受。
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有一门可以影响学生的爱好。不能只靠说教。我年轻时喜欢音乐,当知青的时候,笛子、二胡、口琴都会,后来参加工作,我把这个爱好融入我的教育。今年春节,二十多年前教毕业的学生来见我,还说我当年给他们一边播放《梁祝》的音乐,一边解说。我还喜欢文学,经常给学生读小说。所以,在座每一个老师都要想想,我有什么爱好可以影响学生,可以吸引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教师首先是一名语文教师。他的意思是说,所以老师的演说能力,课堂感染力,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这都不只是语文老师才拥有,而是所有老师应该具备的。我们今天谈阅读,就不只是语文老师的文学阅读。我说的阅读,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功利性阅读,就是学以致用的阅读,这是必须的;另一类是非功利阅读,就是不为什么的阅读,就是一种休闲的,消遣的,扩大视野的阅读,内容自然也不仅仅是教育的。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和老一辈大师相比,我们连学者都谈不上。”现在我依然这样认为。所以我们需要阅读。我们的阅读,还包括读一些学生读的书,这样我们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说到底,阅读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人生?怎么度过自己的人生?都和阅读有关。我们想做一个心态从容的,气质优雅的,精神丰盈的人,所以要阅读。有人说,太忙,没有时间阅读。我说,不对!关键是自己是否有阅读的内在需要,并养成习惯。对于热恋中的人,再忙都有时间和恋人约会,因为这是内在的需要;对于吸烟的人来说,再忙都不可能忘记吸烟,因为这已经养成习惯。所以我说,对于想读书的人,再忙都可以找到读书的时间。这里我建议,我们都来共同读一本书,好吗?我用我的稿费给大家买书,赠给大家,然后我们分成若干小组,平时读读议议,互相促进。就从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开始吧!
我还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有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也就是说要意识到我们首先是知识分子,其次才是教师。既然是知识分子,我们就要有知识分子的视野、风骨和责任感。要有开阔的视野,独立的灵魂,千万不要被愚弄。这都需要广博的阅读。除了阅读,还要及时表达,因此我希望大家都建立博客,这样便于互相交流。
总之,什么时候我们学校不只有一位潘玉婷老师,而是有许多潘玉婷老师,特别是我们在座的年轻老师都成为了潘玉婷老师式的老师,我这个校长就算当好了。
沙龙结束后,我们玩了一会儿游戏:击鼓传花、你比我猜。这些童年游戏,让我们的心又回到了童年。大家兴趣盎然,室内欢声笑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