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18中体育老师武楠——明天太原最NB的火炬传递手

标签:
太原18中武楠奥运火炬传递手体育 |
请看搜狐网等网站的三条新闻链接:
http://news.sohu.com/20041211/n223441173.shtml
太原二外女排捧回国际大赛冠军(组图)
记者程洁 实习生刘素清摄影报道
http://www.tynews.com.cn/tyrbmap/2005-01/05/content_615937.htm
为国争光展风采 ——记太原十八中女子排球队
嘭”,随着队长崔靖雅的扣球得分,2004年“好邻居杯”排球赛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落下了帷幕。太原十八中女子排球队,7战7胜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好邻居杯”是澳大利亚排协组织的一项全球性的赛事。这群平均年龄16岁,平均身高1.70米的孩子,被分在了最高级别VA1(职业俱乐部)组。面对平均身高近 两米的对手,面对一天内需要打复赛、半决赛、决赛三场比赛,半决赛和决赛之间只有20分钟休息时间的赛程,面对拥有4名现役澳大利亚国手的决赛对手,她们应是咬紧牙关拼了下来,最终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中国排球协会发来贺电: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女子排球队,代表中国中学生女排参加“好邻居杯”排球邀请赛,勇夺金牌,在此表示祝贺,并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为全国中学生排球运动的普及开展和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白伟
http://www.daynews.com.cn/mag1/20041223/ca171592.htm
奖杯的背后写就了许多花季故事
(2004-12-23 03:10:01)
组建仅四年的太原十八中女子排球队,连续在省内外多项赛事中夺冠。十二月初,她们又在国际中学生女排邀请赛上问鼎,实现了我省中学生三大球金牌零的突破。
11月6日至12月4日,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好邻居杯”国际中学生女排邀请赛上,代表我国中学生女排参赛的太原市十八中女子排球队七战七胜力挫群芳,夺得冠军。
赢比赛不留遗憾
赛场所有观众都凝神屏气,目不转睛。比分牌显示着:25:23、28:26……
对手平均身高1.9米,年龄最小大二,职业排球队员;十八中女排平均1.7米,年龄最大17岁,组队仅四年。上午10:30半决赛开始,下午1:30进行另一场半决赛,接着开始决赛。姑娘们的体力开始透支。
休息期间,教练武楠只说了一句话:“今天的决赛只要求你们不留遗憾。”这句话让姑娘们上场后奋力一拼,突破极限,打得对手无力还击,最终以3:1赢得胜利。全场起立欢呼鼓掌,中国观众纷纷相拥祝贺。
招队员磨破嘴唇
2000年时,十八中没有一个体育特长生,没有一块合适的场地,只有一个人会打排球,就是武楠老师。
当时,武楠刚从大学毕业,怀着让自己排球事业延续的希望来到学校。次年,在学校领导和市教育局的支持下,有了6个特长生指标。为了招到优秀队员,武楠下班后就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找教练,一家一家说服家长。家长说:“十八中我们认可,可是你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凭什么让我们把孩子放心交给你?”面对家长的质疑,他无言以对,只能一次次找上门去,以真诚打动家长。
夏天一个傍晚,报名时间就剩一天,武楠又去说服家长。家长终于同意孩子报名,回家路上,武楠被大雨淋了个透湿。回到家中,妈妈看到日渐消瘦的儿子,不禁流下了心疼的泪水,而武楠的心里却说不出得高兴,只想着排球队终于组成了。
苦训练汗泪肆流
六个孩子一个教练,女排终于建成了。一小块室外水泥地就是训练场地。
没有节假日、不分寒暑天的训练开始了。第一次训练,有的队员吐得直不起腰来。第一次体能测试,有的队员哭着喊再也不练了。武楠告诉孩子们,体育是残酷的,选择了就只能走下去。
杨亚坤是队里的主力副攻。第一次去漳州参加全国比赛,由于心理紧张,发挥欠佳。武楠问她:“你看过一个叫《绿野仙踪》的童话吗?那里有一只胆小的狮子,有着尖利的牙齿,锋锐的爪子,却害怕任何东西。你不想做它吧?我相信你一定能打好,你是有能力的。”教练的话解开了姑娘心中的结。但心理刚调整好,杨亚坤却在比赛中崴了脚。倔强的姑娘仍要上场。武楠说:“我知道你不是脚疼,是你的鞋不好,咱俩脚一样大,你穿上我的就不会痛了。不过我有个要求,不能给这双鞋丢人!”其实,教练的鞋并没有多大魔力,脚依然在疼,但是杨亚坤却有了勇气和信心,整场比赛一人就得了13分。
赢冠军人人献力
排球是集体项目,要求全队团结一致,每个岗位都发挥作用。
武楠知道场外的东西比场上技术性的东西更重要。平时队员们亲密得如同姐妹,大队员对小队员关心爱护,小队员对大队员尊重敬爱。武楠要求队员每天记训练日记,为的是及时了解队员的训练情况,及时反馈队员的心理活动,使训练有的放矢。武楠还要管队员们平时的学习、生活,要求球打好,学习也要好。队里有许多班上的尖子生,中考成绩580分、600多分的不乏其人。
刚开始训练时,队员性格各有不同,都想打好自己的排球,渐渐地大家懂得了成功是合作的结果。有的队员在训练心得中写道:“现在我觉得只要能打排球就是一种快乐。”大家团结得像一个家,成功一起分享,失败一起承受。
这支组建仅四年的队伍,2002年获得全省中小学软式排球赛中学女子组第一名,2003、2004年两度获得全国青少年软式排球锦标赛女子组第一名,并进入全国中学生甲级队。由于表现出色,北京大学等名牌学校主动要求孩子们参加下个月的特招测试。
本报见习记者郭艳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张星秀)
六个孩子一个教练,女排终于建成了。一小块室外水泥地就是训练场地。
没有节假日、不分寒暑天的训练开始了。第一次训练,有的队员吐得直不起腰来。第一次体能测试,有的队员哭着喊再也不练了。武楠告诉孩子们,体育是残酷的,选择了就只能走下去。
这点我绝对可以证明!印象最深的是2002年7月8号傍晚,我们高三刚高考完在学校操场(水泥的,长度不到50米)等的拿答案,突然天降大暴雨,好大好大,我们纷纷跑到楼道避雨,只有武楠和他的女队员们还在不停的练!
甚也不说咧,我只想说一句:啥叫NB了?这就叫NB!
武老师,明天我最想看你传递火炬!因为我觉得你最NB!
http://photo.sohu.com/20041211/Img223441176.jpg
(前排右二是武楠,右一是张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