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迷恋(十五)以弗所,千年的守望

标签:
以弗所旅游美食土耳其旅行杂谈 |
分类: 土耳其、韩国、泰国 |
以弗所Efes常常被西方人称之为土耳其的庞贝,但以土耳其的庞贝来形容以弗所是有失公允的。以弗所是地中海东岸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典城市,也是早期基督教的重要中心。在城市规模、历史、经济、宗教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庞贝都难极其项背。
早在公元前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以弗所已有人类居住的痕迹。以弗所于公元前10世纪建城,早期是古希腊城市。在古罗马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罗马帝国中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公元一世纪的时候这里的人口已达二十五万。后来经历了四次大地震和3次大火的毁灭性打击,多次重建又几经沉浮,最终在15世纪衰落,再也回不到昔日的辉煌了。
今天,我们在以弗所参观到的遗迹仅仅才开发了全城的30%,但已足够让我们一瞥这座古希腊罗马城的旧日荣光。
从地势较高的南门进入古城,斑驳的大理石街道两侧随处可见残存的大理石柱廊,让人宛如一步步走进时光隧道。
克里特斯街,以当地一个祭司的名字命名,是以弗所从赫拉克勒斯城门到塞尔瑟斯图书馆之间三条主要街道之一。古时候这条顺势而下的通道可直达港口。道路下面是贯通的下水道,从那时起即承担着排除废水、污物的功能。克里特斯街当时还兼有运送木材和火苗的功用。


(胜利女神像,耐克的标志)

克里特斯街道两侧的建筑保存得较为完整,有喷泉、纪念碑、雕像和商店,南侧的商店有两层,商店前有屋顶保护行人免受日晒雨淋。斜坡上还有许多以弗所富人的房屋,有柱廊、画廊,铺马赛克的地面。公元3世纪时,克里特斯街的道路两旁已经竖立着雕刻精美的大理石柱街灯,其中胜利女神的浮雕俊美飘逸最为引人注目。每当傍晚华灯初上,这个港口都市商船如织,车水马龙,一番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罗马将军安东尼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
随着地势越来越低,视野逐渐开阔,更加惊叹于古城的庞大。最大型也最完整的两个建筑,应该是古城里的图书馆和露天大剧场,它们的规模都惊人的宏大。
以弗所古城图书馆也叫塞尔瑟斯图书馆,塞尔瑟斯是以弗所当时总督的父亲,传说总督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建造了这样一座图书馆。整个图书馆如今看起来都是非常大规模的,更何况在几千年以前,正面是两层,第一层壁龛里从左到右排列着女神雕像,代表着仁慈、思想、学识和智慧,还能清晰可见衣裙的褶皱。
粗壮的四根石柱承载着一共八个雕像,二层的已经不见踪影。这扇壮观而精致的大门,历经过火灾、地震,依然傲然挺立。内部据说是3 层,可以藏上万卷图书。最令人讽刺的是,妓院就在图书馆的对面。那个古老的年代,男人们如果想去妓院寻欢作乐,就会有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我要去图书馆。然后借着图书馆与妓院之间的地下秘密通道潜入妓院。
露天大剧场据资料说可容纳两万五千多名观众,半圆形的看台依着山坡,舞台中央的声音可以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有种雄浑的气魄,好似在台上一声呐喊,就可以震彻苍穹,传音千里。
传说希腊人来临后,当年以弗所凭借着便利的海上贸易,发展成为地中海地区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城市。亚历山大大帝把以弗所纳入希腊帝国的版图,以弗所成为了整个小亚细亚地区商业、政治文化宗教的中心。但是后来淤泥堵塞了入海口,贸易逐渐暗淡,地壳频繁的变动带来了灾难,演变成我们如今看到的废墟之城。
气数虽尽,气质仍在,一个长久拥有文明滋润的土地,尽管经历了无数灾难,虽然残旧破损,依然有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以弗所,守望了千年的时光辗转,成为历史的烙印,也成为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