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
 
“道路堵堵堵,停车难难难。”这是大连公共交通的真实写照。在大连出门坐公车是件折磨人的事儿。虽然大连的公交系统十分发达,没有到不了的地方,但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一定会超出你的意料之外。
  
这座城市,可谓公交品种齐全:老式的有轨电车,新式的无轨电车,普通的空调巴士,快速公交BRT,还有轻轨。可是每天出门,最痛苦的是坐车。城东到城西其实真不算远,但坐公车至少得一个半小时以上。这一路停停走走,如蜗牛慢速,考验你的耐心。道路两边,但凡空地,目之所及,全部停满私家车!路上骑自行车、摩托车的很少很少,但满眼的汽车真会让你烦得恨不得拿起扫帚将它们一扫而光!主干道六车或八车道,可还是挤,基本没有通畅之快。
  
城市的发展到了这种地步,不知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实在无药可医了,只好修地铁往地下跑。朋友说,十年前,大连可没有像现在这样满街到处是机动车,但现在交通问题已经是大连这座美丽城市发展的瓶颈!道路上密密麻麻的机动车,这样的景象不应该是大连所拥有的城市“特色”啊!

   
大连的广场很多,有一些现在早已名不副实了。但取其精华,就看两个够了。第一站,人民广场。人民广场最初的名字是长者广场,建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1924年,从名字上不难看出这个广场在日本殖民者心中的地位。1945年大连解放,长者广场改名为政府广场,由于战争等原因,政府广场只是一片宽阔的、黄土裸露的、灰尘飞扬的空地。1949年为了纪念中苏友谊和大连解放,大连市政府决定重新修建政府广场并将其改名为斯大林广场。

   
这里是大连市的心脏。广场的北面是大连市人民政府,西北是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东北是大连市公安局,它们都是典型的欧洲建筑。古典的建筑给这个作为大连行政司法中心的广场增添了一份庄严和肃穆,而广场上的四大块绿地更是为这座经历百年风雨的广场增加了无限的活力。仰望广场的天空,总能发现高旋天际的各式风筝。穿过广场中央的中山路上,亭亭玉立的交通女警是这条路的最美的风景,优美的身体曲线和准确有力的指挥动作,展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城市形象。

   
离开广场前,终于在广场的一角看到了传说中的大连女骑警。没看到她们骑着骏马,迈着高贵的步伐在广场上踱来踱去的样子,只见到她们牵着马,估计她们巡逻完要收拾马鞍回家了吧。据说大连女骑警的素质很高,现在基本上都是本科毕业,甚至还有硕士毕业,而且个个擅长格斗技巧,可以说才貌双全。


  
从人民广场坐车回去的路上,又再次遭遇大堵车,一堵半个小时,这都成了大连人民坐车时的家常便饭了。瞧瞧公交师傅们,忍不住都要下车透透气。唉,好无奈啊。



  
 转202有轨电车到星海广场。星海广场是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它的前身是星海湾的一个废弃盐场。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建。广场上的汉白玉华表雕有九条龙,寓意九州;广场中心仿效北京天坛圜丘,由999块四川红大理石铺就,大理石上雕刻着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和十二生肖。广场四周的9只大鼎上刻有“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寓意“一言九鼎”。

   
在通往百年城雕的“路”上,密密麻麻地印满脚印,是一千人的脚印。这条于1999年,就是大连建市一百周年用表铜浇铸成的巨大的路上,有老人的脚印,有孩子的脚印,其中最大的是生于1989年百岁老人的沧桑小脚,最小的是1999年才出生婴儿稚嫩的脚印。这条“路”上,有市长的脚印,有普通市民的脚印,更有着为大连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各界人士的脚印。路的尽头还有着两双一模一样小双胞胎的脚印。这条“路”上的脚印大小不一,脚型各异,但却是步履划一,齐心合力。这一千人的脚印代表着大连人向着东方、向着气势磅礴的大海、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迈进!



 (地下厕所)
(地下厕所)
  
从星海广场回来,顺去罗斯福吃午饭。饭点的时间,人太多。随便找了一家不太挤的BBQ韩式料理店。想不到看上去不起眼的店,做出的饭菜水准也不俗。秘制鸡肉饭和牛肉面不但份量超足,而且很好吃。大连的美食似乎没让我们失望过,这是来大连旅行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晚上,朋友在第一天吃饭的和万家火锅为我们饯行,感谢这几天来朋友的热情相待,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再次深深感谢大连的朋友!
   
九点半,准时登上了大连驶向威海的滚装船。经常从大连乘船的人们都知道,“棒槌岛号”在大连发往烟台的轮船中,是非常有名的一艘,据说只比坦泰尼克号短9米。上下八层,最底部可以装汽车。一进轮船,舱内长廊如同迷宫,这里有超市、有餐厅、有影院等。轮船开动时,除了马达低沉的发动声,基本没有感觉船身的摇晃。终于可以安静的睡觉啦。
   
期待明天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威海的日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