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百年龙岭毁于一场特大火灾
标签:
龙岭顶福州火灾台江棚屋 |
分类: 写给老家 |
龙岭顶武圣庙
连续三天的雾霾天气,浮尘盘在福州天空挥之不去。
风干物燥。
昨天,2010年3月22日,下午四点五十分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
令百年龙岭毁于一旦。
火势凶猛,蔓延极快,短短一个多小时,
大火已经吞噬了龙岭顶和上杭方向的大部分木屋。
从三县洲南边的仓山,隔着对岸都可以看到冲天的大火浓烟。
之前因为在下班路上,所以不能确定着火的地方,
凭感觉是老家方向,赶紧打电话给老妈。
晚上七点,老妈电话回过来,身后一片吵杂,
原来大家得知着火地点是龙岭,都已纷纷赶到外公家,帮助搬东西.。
外公家在龙岭顶巷1号,靠近文化宫这边山脚,
幸好山顶的武圣庙一堵防火高墙挡住了大火,
为消防队的灭火争取了时间。
火势才以控制,没有蔓向这边山脚。
据新闻报道:
消防部门调集了台江、特勤、鼓楼、仓山、晋安、战勤保障等大队的11个中队,32部消防车,共192名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扑救火灾。
由于这些小区房屋都是沿坡而建,十分密集,大部分属于木质结构。福州午后的天气十分干燥,加之傍晚又刮起了大风,火借风势蔓延得愈加迅猛,没有多久整片龙岭顶就成为一片火海。
到19时12分,大火才被基本控制。据初步统计,有90多户200多人受灾,过火占地面积逾四千平方米。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情况报告。
回顾龙岭历史:
福州曾有一句老话:“田要买在鼓山下,房要买在龙岭顶”,说的就是龙岭社区。据说历史上台江沿江一带在雨季经常遭水淹,惟独龙岭顶安然无恙,因此当时的富商巨贾纷纷在龙岭顶置地建厝,那时住在龙岭顶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龙岭是古代福州八景之一,雅称"龙岭樵歌,它说了古代龙岭上长着茂密的树林,是放牧.砍樵的好地方。解放前,大庙山是福商中学的校址,解放后,福中学与四端中学合并,成立了福州第四中学。 "如今大庙山的旧址已是福州四中的校园,莘莘学子的朗朗书声,取代了曾经的诵经祈祷声。漫步在校园的榕荫中,油然涌起李纲一样的叹息:“空余古台石,矶尘沙外”。

龙岭巷12号武圣庙
虽已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那红砖瓦却依然鲜艳,仿佛刚刚砌上去的一般。
据当地老人们说,听他们上一辈的人讲,这关帝庙本是五帝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关帝爷取代了他们的位置,成了这座庙的主神。
在上下杭来来往往的商人们,到了福州以后,总不忘来关帝庙拜一拜。
1928年,台江工人在中共福州地委的组织下,在关帝庙里成立福州店员总工会。
此后,关帝庙又几经易主。
随着岁月的变迁,曾经是龙岭顶小学的校园,表弟妹都在这里读过小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