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津西路:西关大屋的残垣与妆粉
在西关,找到有趟栊门的大屋不难,但通常很难进去,就算进去了,屋内的陈设布局大多已经面目全非,现代化的电器和家具取代了旧日的陈设,有的房子甚至被几家人分割得七零八落,很难看出原来的格局。




所以,只能在古玩街的荔湾博物馆看到现代还原版的西关大屋——西关民俗馆。这里原本是民国初期英商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仲先生的故居。
绕进荔湾博物馆右侧,就看到大屋幽幽地立在青云巷边。屋墙用一式青砖整齐砌着,并不算庞大的建筑,但高高的屋脊墙壁,以及楼梯间、走道回廊、天台和天井的整体精巧设计,仍让人有庭院深深的感觉。
跨入那由矮脚吊脚门、趟栊、硬木大门组成的正门,踏着那红方砖块,幽幽的古韵之感油然而生。



行走在旧时光的光影里,想象着:门禁森严的西关大宅里,曾经藏着怎样的西关小姐呢?《东山飘雨西关晴》是我对广州西关印象最深的一部电视剧。那时的西关的金枝玉叶们穿矜持文雅的旗袍,讲究品位,有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家教,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 

据说,西关小姐的相亲很特别。文雅秀丽的西关小姐自然得配风流倜傥的东山少爷。双方家长约定日子后,就到当时的大酒店各开一桌。当时的酒店每一桌与每一桌之间都有帘子隔着的,互相之间是看不到的。但是相隔的帘子都有一些小孔。各自的媒婆就领着西关小姐或是男方在相隔的帘子边利用小孔偷看。当双方都表示有意思,就走在一起见面;如果表示不满意,则离开。因为西关小姐都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女儿,当时西关小姐的婚嫁极尽豪华,成为当时的盛事。

走出西关民俗馆,对面是荔湾湖公园。虽然不是周末,公园里仍然聚集着不少广州人。老人们在树下下棋,中年人三五成群跳花毽,十几个年轻小伙在凉亭里练习舞狮,铿锵有力的鼓点振奋人心。这是最常态的广州生活一部分。
公园东门外,有着“江南第一家”美称的泮溪酒家粉墙黛瓦,金碧辉煌,迎接南来北往的各方食客。
洗尽铅华,西关风情犹在。

地址:龙津西路——地铁一号线长寿路站D出口,宝华路右转恩宁路再往下走
荔湾博物馆(西关大屋):泮溪酒家旁古玩街内,步行一百多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