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旅行 |
分类: 西藏游 |
时间,在指尖缠绵,总有些什么,让你开始想念,只是西藏,不曾改变。
这是一个做了十年的梦。至今,书柜里依然珍藏着一本学生时代从仓山旧书店淘来的英文杂志《Tibet》那是我认识它的开始。
十年来,为了了解它,我看过许多书,《阳光与荒原的诱惑》《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西藏旅游》《国家地理》《藏地牛皮书》《裸奔》《莲花》《西藏行知书》《行走西藏》《拉萨藏漂私藏》《航空旅游指南》《旅行家》……
十年来,为了走进它,我一直在它的边缘行走,从云南到四川,从新疆到青海。
安静的夜里,听着《阿姐鼓》《央金玛》《西藏大峡谷》,常常会神游着想像那个地方的样子。它是我从未离弃,珍藏心中最美的梦。
西藏,我该以怎样的方式潜入你?
7月10日
行程:福州——厦门——成都 天气:阴
如果心是近的,再遥远的路也是短的。一个简单的决定,一拍即合的旅伴,这个夏天,我要义无返顾的去圆梦。
2007年7月10日启程。三个小时,从福州到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很气派,我无心逗留,一心只想逃离南方数日不降的高温。
厦航8441航班下午两点到达成都。飞机着陆那一刻,心情再次激动。看着双流机场熟悉的一切,真想兴奋地大喊:成都,我又来了!!
第三次来成都,这几年旅行,每隔一年都会来这。这座西北的中心城市,于我,总有着牵扯不断的缘分。
汽车行驶在宽阔的大马路上,司机师傅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座城市。窗外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成都变了,变得更大,马路扩到了四环,地铁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城市规划日趋合理。可是它还是不变的,依然那么充满生机,在现代化城市的小小细节中渗透着点点古朴的魅力。
仅有的一个下午,我选择去锦里。它是两年前离开成都时一个小小的遗憾。
锦里可以理解为:锦上添花,里藏乾坤。这曾是秦汉三国时期成都织锦、售锦最著名的街坊,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名副其实的“西蜀第一街”。
为再现昔日辉煌,成都武侯祠本着古为今用的宗旨,于2001年夏复建锦里。
踏进古街的第一步,时光倒流,与历史面对面。浅灰色的青砖堆砌成墙,黛青色的瓦作了顶,栏杆一律漆成黑色,就连各家的招牌也不甘寂寞,或浓墨重彩、或清新素雅,招摇着成为风景。
街内,剪纸、转糖饼、捏泥人等民间工艺原汁原味在街边摆开摊子。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等民间小吃吸引着游客踏破门槛。清代院落、老戏台、民初店铺、茶楼、酒肆、名特小吃, 无不再现了川西民风民俗,营造了繁花似锦的文化氛围。
不要以为这里只是仿古一条街,一切你在都市中可以体验到的时尚元素它同样并存。锦里的酒吧街是让人迷醉的地方。极具个性的中式装潢和大面积的中国红灯笼,使人在沉浸其中,仿佛有穿越时空的错觉。
莲花府邸,大户人家的门面,推门扑面而来的是影墙,古色古香的点缀,从屋顶到墙角,视线所及处,都是诗意。没有围墙,竹林大片大片的绿,恣意生长,恰到好处地隔断了空间,却让人总想在婆娑间一探究竟。这是一家出了名的酒吧,快乐男声、超级女声的成都选手有不少在成名前都曾在这里驻唱。成都,也应该是名副其实的选秀第一城。
锦里的酒吧街,这是一个肤色各异混合着各种香水味道,目光暧昧充满了各种际遇的地方。有人在音乐中迷醉,有人在咖啡的浓香中舞蹈,有人在霓裳飘洒中沉沦。
也许锦里的美丽,应是属于黄昏的时候。所有的灯笼亮起,一片红色的海洋,空气里渗着成都不温不火的水雾,如帷幔似的披下,恍惚着前世今生,一切如梦。
华灯初上时,来到春熙路。繁华,热闹,一切如两年前一样,更替的只是一张又一张门脸。
在路边的“绿满家”火锅城落座,不到半个小时,两层的大厅座无虚席。鸳鸯锅,一半是红味,一半是白味,在兼顾众人的口味时,也不忘用鲜香的辣椒提醒你——这是在成都吃东西。
吃,吃,不停地吃,桌上的盘碟退了一拔再上一拔,烟雾缭绕,人声鼎沸。无限量的提供似乎总也满足不了成都人的口欲,吃到火热,汉子们光起膀子也顾及不了太多形象。他们是把美食与享受发扬光大的成都人。
酒足饭饱已是八点,成都的天色还未完全暗下。回去的路上,沿街坐着围着很多人在打麻将,或者跷着二郎腿喝茶摆龙门阵,或者成双成对散步纳凉,他们从容淡定,神态悠闲。
那一刻,我感觉时光的脚步在这座城市特别地慢。
武侯区的汉庭快捷酒店,是我们在成都这一夜温馨浪漫的小家。时尚、典雅、简约、独特,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得恰到好处,它是我在成都短暂停留的完美句号。
成都,这是一座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也是我喜欢的地方,可惜我不擅吃辣,今生无缘在此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