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汉坡,好汉坡,好汉都要打啰嗦。
(2023-05-27 11:51:41)
由于自己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我当天硬是一晚上没有睡觉,早上起来不仅有一点精神恍惚。轮船是下午四点的。俺害怕那个同伴孙萌又有搞什么幺蛾子不去了,所以早早的就跑到孙萌家里敲门。
大概孙萌也没有睡好,所以我们商定干脆早一点到船码头去,免得横生枝节。于是乎两人拿起背包,跳上16路公交车往轮船码头绝尘而去。
当时的武汉到九江的轮船都是下午开船,第二天的早上九点左右到达九江港的,我们到了侯船室距离开船的还早得很,但是年轻人兴奋啊。
想到自己22岁了,还没有出过远门,这得多憋屈啊。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这一切马上就要实现了。坐在船码头上看云聚云散,望船来船往,那就是心潮逐浪高。
一轮红日慢慢的坠下滔滔的扬子江,把整个江面染的通红。海鸥迎风飞翔,江面拂面徐徐,我站在轮船的船舷边,久久不愿意离去。尽情的欣赏:“大江红日尽,渔船飘摇远”的壮丽景色。
在船上胡乱晃悠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些我们的同龄人,那个时候的装扮一看就知道对方大概是做什么。互相一聊原来对方还是知青,
这几个知青运气真不好,还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面,种大田,听说我们已经都回工厂好几年了十分的羡慕。那个时候湖北的知青,因为三线建设回城的比例都是相当高。看见我们的同学还在当知青,那个味俺们最清楚了。我只能说希望你们早日抽调回城,除了这个同情之外我们还能作甚?
D6
唯一的一个上庐山的班车开走了,
九江是江西的名城。但是在75年的时候,大概和南昌起义那个时候的九江差不多,城市不大。
我们急匆匆的下船之后,就往汽车客运站飞奔而去。事先我们也听说,九江到庐山只有一趟班车,错过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你就要在九江城整整呆上一整天。
所以但凡是哪个时候到庐山旅游的人们,下船之后的第一个事情就是人人都是刘翔,飞速奔向汽运站。我和孙萌都是小伙子,带的行李也不多,所以下船以后,俺们二个就拿出当民工的修铁路的精神,来了一个全速飞奔。
当时在修建著名的焦枝铁路的时候,工地指挥部为了尽快修好焦枝铁路,每二个小时就要吹冲锋号,所有的修路的民工,这个时候都必须要挑着担子奔跑,不跑的人就是思想有问题。不跑的人那是要开批斗会的。
这个时候,我和孙萌为了赶上最后一班车,不用指挥部吹冲锋号,直觉的全速飞奔。结果等我们气踹吁吁的跑到售票口,里面的售票员说票已经卖完了。窝豁,我和孙萌差一点就休克了。我们问了问还没有加票,售票员干净利落的一口否决NO。
我们还没有踹过气来,又一帮人风叉叉跑过来,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还是有用吗?球的用都没有,还不是眼睁睁的看着到庐山的班车开走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哪里知道到庐山还有怎么多人去玩。我们前面跑的后面追的,一个个全傻了。要知道我当工人的时间,都是8小时干出来的,都是汗水甩在铁屑上嘎吱的响出来的,我们在这里多呆一天,路上上面就少玩一天。
后追的是三人帮,二女一男,二姑娘挺漂亮都是当时比较青春的打扮,估计也和我们一样是青年工人,就是那个男的大概有30岁了。应该是是带头大哥。
后追的姑娘看见我们两人短打扮的样子,跑的大汗淋漓的样子,就过来问:你们也是到庐山的?是的啊。都是年轻人一来二去就这样混熟了。这二位同道介绍一下啊:
一位姑娘是洛阳矿山机器厂设备科姓杨,俺们姑且称为杨姑娘,一位姓钟的姑娘是舞阳钢铁公司的,哈哈,俺们的一个系统的。还有一位油腻男,三十多岁,姓周。是武汉城建公司就职的,俺们姑且称为周大哥,是一个带头大哥。
估计是因为女孩子出门不放心,家长就委托熟人在武汉找了朋友带他们上山,她们称呼为周大哥。周大哥是标准的武汉口音,见过之后我们也用武汉话互相打招呼,您家好,您家好。您家那块的?楼渡桥的。你家们是那块呢?我们乡下的青山区的。那个时候凡是汉口的人,都把青山称为乡下,俺们青山人自然也是乡里人哈。
那个时候年轻姑娘敢于从洛阳到庐山去玩,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果然杨姑娘看见大家都认识了,就过来和我说:怎么样我们一起走吧?人多力量大。
看见有这样漂亮的姑娘来约我们一起行动,当然两个小伙子当然求之不得。但是我看得出,那个周大哥有那么一点不舒服的。
原来是周大哥带二个美女上山,现在美女叫上我们二个帅哥,哈哈,周大哥心里肯定有一点的,我们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