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天使与魔鬼》中的五个著名景点

(2012-07-28 10:31:38)
标签:

杂谈

昨天又看了遍电影《天使与魔鬼》,电影中场景似曾相识。这部影片根据美国畅销作家丹布朗的同名小说改编。电影的内容大体是: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维多利亚维特勒(阿耶莱特祖瑞尔 Ayelet Zurer 饰)与父亲在高速粒子对撞机实验中收集到了反物质,却发现父亲遇害,尸体胸口被烙光照派符号,高爆炸性的反物质被偷走,出现在正待选新教皇的罗马梵蒂冈,威胁天主教廷及整个罗马的安危。于此同时,四位主要教皇候选人的红衣主教神秘失踪。在教皇内侍(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饰)的授意下,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教授和维多利亚都被请到梵蒂冈协助罗马警察开展搜寻行动。兰登说服罗马总探员奥利维迪(皮耶法兰西斯柯法维诺Pierfrancesco Favino 饰)依照土、气、火、水的提示在罗马的名胜教堂间与光照派展开了时间战。其中这土、气、火、水这四个地方被罗伯特兰登教授一一破解,分别向观众展示出四个地方。这四个地方分别是:

土,那个在人民广场北面比双子圣母堂更有名的教堂——人民圣母堂(Santa Maria del Popolo)。人民圣母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教堂内存有不少著名雕塑家、画家的作品,如在切拉西Cerasi礼拜堂里不仅有巴洛克Baroque艺术的两位奠基人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1-1610年)和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1560-1609年)的作品,也有宾杜里乔Pinturicchio1454-1531年)的壁画,在银行家基吉Agostino Chigi的私人礼拜堂里有拉斐尔Raphael Sanzio1483-1520年)为之穹顶留下的马赛克画,也有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年)的两件雕塑。电影里也是用拉斐尔设计的教堂引出了这个教堂。

http://s1/middle/54c49876tc5daa96dd350&690

人民圣母堂原是1099年教皇为圣母建造的一个礼拜堂,它建在一处家族的墓地上,因当时墓地上老闹鬼,还招来好多黑乌鸦,据说 暴君尼禄Nero就是在这儿被砍了头,后又被埋在了这里,所以教皇下令把胡桃树和它上面的乌鸦窝都砍了盖一座礼拜堂,还把它命名它为人民圣母堂,13世纪又改为圣奥古斯丁Augustinian教堂。1655-1660年贝尔尼尼受教皇委托对它的正面进行了整修,也就是现在看到的样子。从贝尔尼尼之后,这座教堂就成了罗马富人最喜爱的墓地之一,在这里埋有在家族大徽章下的银行家基吉兄弟和枢机主教等要人。进入人民门,教堂就在左手边上。

http://s11/middle/54c49876t7a2f77976f0a&690

因为在尼禄皇帝执政期间曾经大肆迫害基督教徒等,所以整个教会对他恨之入骨,传说他放火烧毁罗马城,然后嫁祸于教会。他曾经对着罗马熊熊大火饮酒作乐,后来教会就在人民圣母堂中雕刻了他的骷髅雕像,用铁栅栏禁锢他。进入教堂门口左手边就是尼禄的骷髅雕像,见下图:

http://s1/middle/54c49876tc5dab13d1ec0&690

教堂最出名的有2个礼拜堂,一个是主殿左边(面对主殿)的切拉西Cerasi Chapel礼拜堂,另一个就是进门左手边第一个礼拜堂——齐吉礼拜堂Cappella Chigi(电影中光照派的土之礼拜堂)是拉斐尔为他的朋友、银行家基吉设计的私人礼拜堂和家庭墓地,它全部完工是在拉斐尔去世一百多年后,最终由贝尔尼尼完成。

http://s6/middle/54c49876tc5dab4df8b95&690

http://s14/middle/54c49876tc5dab7265bbd&690

《圣伯多禄殉道》(Crucifixion of Saint Peter)是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年)1601年专门为人民圣母堂的切拉西(Cerasi Chapel)礼拜堂而做的。画中描述的是圣伯多禄殉难的情景,圣伯多禄被钉在十字架上,但他要求把他的十字架倒过来竖,不能像他的主耶稣基督那样,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配。三个拼命竖起十字架的人都没给出正脸,仿佛压在他们身上的圣彼得有着超乎寻常的重量,就像他们自己犯的罪一样重。

伯多禄生来内心怯懦,对耶稣充满了绝对的忠诚和佩服。但在耶稣被捕后的毒打审讯时,他在门外观望偷听,被人指认是耶稣门徒,他三次坚决否认,事后都泪流满面,认为自己对不起耶稣。当尼禄迫害基督徒时,他又一次选择了逃跑。当他跑出罗马城门脱离险境时,忽然看见耶稣背着十字架向罗马城走去,他问:我的主,你往何处去?耶稣回答:去罗马被钉十字架。 伯多禄大为感悟,将怯懦化为勇气,于是也返回罗马。当彼得在梵蒂冈尼禄跑马场中央被钉十字架时,他要求将他头朝下倒钉,因为他不配和主耶稣一样正钉在十字架。

http://s15/middle/54c49876tc5dab8b073ae&690

《大马士革路上的皈依》(Conversion on the Way to Damascus)是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年)1601年专门为人民圣母堂的切拉西(Cerasi Chapel)礼拜堂而做的一幅杰作,也称《圣保禄的皈依》(Conversione di San Paolo)。画中描述的《使徒行传》(Acts of the Apostles)第九章扫罗(Saul)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皈依基督教的情景,当时他被神光击下马去,光线穿过他高高举起的祈求的双臂后照在马身上,年老的马夫不知所措地看着地面。卡拉瓦乔有意识地加大了光线的对比度,使画面更加具有夸张效果。

扫罗最初信仰犹太教,极为痛恨耶稣基督和他的信徒们,因此他极力地迫害他们,还要去大马士革捉回那些逃离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天空中突然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扫罗被刺眼的圣光惊吓掉马,还听见有人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迫害我?,扫罗问:你是谁?,那人回答: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稣,起来,进城里去,有人会把你该做的事告诉你。他们一行人都惊呆了,因为他们只能听见声音却看不到人。扫罗从地上爬起来,睁开眼睛,但什么都看不见了;同行人拉着他的手走进了大马士革。他三天看不见,没吃没喝。三天后,经历了彻底悔悟的扫罗决定皈依耶稣基督,并改名为保禄,眼睛也重见光明了。保禄皈依基督教后到各地旅行讲道,广收门徒,后在尼禄(Nero)迫害基督徒时殉道。由于圣伯多禄和圣保禄是基督教的创始人,所以有很多此类成对的作品出现。

http://s5/middle/54c49876tc5dabb11d164&690

《圣母升天》(Assumption of the Virgin)这是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 1560-1609年) 1600-1601年专门为人民圣母堂的切拉西(Cerasi Chapel)礼拜堂而做的。这是他当时与很多著名的画家竞争后获胜的作品。画中表现的是圣母升天时的情景,圣母从众多使徒簇拥中飘然地升到了半空中,小天使们在空中迎接着圣母。虽然这是一幅在众多名家作品中脱颖而出的精品,但卡拉奇仍对它的布局不甚满意,再有就是由于挂在两边墙上的卡拉瓦乔的杰作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芒。

http://s13/middle/54c49876tc5dabcb16abc&690

走出教堂,门边上的告示板如图:

http://s14/middle/54c49876tc5dac004c8ad&690

 

气,指的是圣伯多禄广场,长340米,宽240米,由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设计,是罗马最著名的广场。下图是1586年在广场上重新竖立方尖碑时的画面

http://s8/middle/54c49876tc5dac1b321e7&690

下图是画家维维亚诺·科达奇于1630年绘画的圣伯多禄广场,由于广场两侧的两座大喷水池,分别由马德诺于1614年以及贝尼尼于1675年建成,从图中可以看出那时广场右侧的由贝尼尼设计的大喷水池还没有建设,两个大柱廊也没有开工。

http://s14/middle/54c49876tc5dac2d2035d&690

而这幅1909年的广场照片可以看出广场与现在基本相同了。

http://s12/middle/54c49876tc5dac524e62b&690

火,指的是胜利圣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这个教堂不大,坐落在中央车站附近,Via XX Settembre大街和V.Orlando大街交叉的西北角。附近有摩西喷泉和圣苏珊珊教堂(S.Suzanna)。这座教堂虽然不大,但是却拥有一个著名的雕塑:贝尔尼尼的《圣特雷萨的沉迷》《Ecstasy of St Theresa》。这尊雕塑刚完成后不久,尽管有些人认为这是一部杰作,但教皇乌尔班八世却将之拒之门外,将之从梵蒂冈原来的位置移走,驱逐到镇外的小礼拜堂去了。(附:圣特雷萨是个修女,在她声称一位天使到她梦中造访之后就被封为圣徒了。)后又迁回该教堂。

水,指的是纳沃纳广场。这个广场比罗马任何广场都更有舒展的空间。白天,鸽子在蓝天中自由翱翔,一副悠然自得的景象;夜晚,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在这里散步,游客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喷泉旁有卖艺的和画肖像画的。、

广场呈细长形状,因为古罗马时代这里曾进行战车的竞技活动。据说中世纪时期这个广场全是水,成为戏水和游船的地方。广场有3个与周围建筑格调协调的喷泉,分别是“尼普顿喷泉”、“河之喷泉”、“穆尔喷泉”。中间的“河之喷泉”是贝尼尼(Bernini)建造的,将世界四大河流——尼罗河、恒河、多瑙河、拉普拉塔河拟人化创作的巴洛克风格的雕刻。贝尼尼和设计了喷泉前面的教堂的博罗米尼两个人都是当时非常活跃的巴洛克派的主要人物,但两个人的关系却很糟糕。据说有这样一段轶事,贝尼尼在设计喷泉时说:“简直不忍目睹的教堂”,并将尼罗河部分的雕刻用布裹起来;后来又说:“教堂倒了就麻烦了”,便将拉普拉塔河拟人后的手臂部分雕成稍向教堂方向的造型。

多瑙河伸出她的双臂迎向一面盾牌,盾牌上刻有圣彼得的钥匙和三重王冠,还有象征英诺森十世的徽章,三朵百合和一只代表圣灵的鸽子。

http://s5/middle/54c49876t7a2f7a618f64&690

旁边的骏马

http://s7/middle/54c49876t7a2f7a956ca6&690

恒河是个身材魁梧的老人,手持长长的船浆,斜身侧坐,目视远方,象征恒河之水渊远流长。

http://s14/middle/54c49876tc5dacbe48edd&690

尼罗河的头上罩了一块面纱,暗示当时的欧洲人还不清楚尼罗河的源头,认为她充满了神秘。

http://s11/middle/54c49876tc5dacf3afb4a&690

拉普拉塔河的身边有一些钱币,象征新大陆充满了巨大的财富,他的眼睛注视着方塔塔尖上的鸽子,似乎表明天主教必将统治美洲。

http://s16/middle/54c49876tc5dad1ac325f&690

旁边的
犰狳

http://s5/middle/54c49876tc5dad3bf9714&690

在喷泉出水口附近有一些小动物的雕塑,马、狮子、蛇、还有一只隐匿在泉眼里的犰狳
——一种类似于独角兽的奇怪动物,也分别象征了多瑙河、尼罗河、恒河和拉普拉塔河。

 

影片最后杀死三位教宗候选人的凶手和两位主角汇聚到圣天使堡,同时电影也反映出圣伯多禄教堂与圣天使堡有地下暗道,这条暗道也是为了教宗在危急时刻可以从教堂转移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