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结合西陵区建首善之区特点,提几点建议:
一、全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城区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培育总部企业做大做强。加快高品质商务楼宇开发,已重点推进重庆大厦、美岸长堤金融楼、三峡企业总部基地南区、开元商务大厦等商务楼宇建设,打造税收过千万楼宇10栋。该区实施总部企业“倍增计划”和商务楼宇“满仓工程”,大力引进总部企业,效果显著,还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壮大总部楼宇经济,增强造血功能。
二、突破性发展电商经济。西陵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为依托,推进火凤凰云基地宜昌电子商务创业园建成运营,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支持传统企业“上网触电”,引导“同城掌上搜”、“华饴智能家庭农场”、“国贸团”、汉购网等电商平台加快发展,基础已经较好。建议以宜昌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落实“互联网 ”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商贸流通、服务外包、文化旅游、对外贸易与电子商务融合,努力实现电子商务在全市率先突破发展。
三、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西陵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旅游强区”创建成果。按照“全景化打造、全资源调动、全员化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推进文化旅游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建成全国知名旅游服务中心。建议做好平湖半岛、三峡游轮中心、环城南路历史风貌街区、三峡文化天地、715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发挥窑湾蜜桔生态观光效益,积极引导发展乡村特色餐饮、娱乐项目。进一步开展百家特色餐饮名店评选,打造“西陵味道”品牌,培养游在西陵,吃在西陵品牌。
四、加快工业转型发展,加强创新,壮大筋骨。对接“中国制造2025”,大力实施工业技改项目,积极引导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延伸。扶持装备制造、日用化工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推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壮大规模。建成宜昌天美国际(欧莱雅)绿色用电项目,加快发展“美丽经济”。引导宜昌船柴达产增效,推动七一○海山科技园、朗德医疗项目建成投产,推进天奇力帝加快启动汽车循环经济项目。积极帮助市场主体解决融资难题,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同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依托三峡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二期,完善功能配套,引导软件信息企业做大做强,打造软件企业聚集区。强化精品名牌创建,鼓励更多企业争创名优品牌。进一步创新都市工业发展理念,探索城区“飞地工业”模式,推动产业与资本对接,鼓励企业上市和资产重组。积极吸引各种投融资平台落户,加快建成区域性工业经济服务中心。
五、强化项目主导,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深化与三峡集团、葛洲坝集团等中省企业合作,建立与市级“四大平台”对接机制,完善定期沟通联系制度,促进企业壮大与地方发展双赢。继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营造重商、亲商、暖商的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抓好定向招商,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位居行业前列的大型公司及其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抓好新兴产业招商,大力引进软件信息、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企业机构。抓好存量招商,盘活均瑶广场、世贸裕民广场等存量资源。加快招商在谈项目签约落地,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围绕国家定向调控战略、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牢牢把握政策机遇,强化主动作为,策划一批优质项目,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一、全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城区
二、突破性发展电商经济。西陵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为依托,推进火凤凰云基地宜昌电子商务创业园建成运营,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支持传统企业“上网触电”,引导“同城掌上搜”、“华饴智能家庭农场”、“国贸团”、汉购网等电商平台加快发展,基础已经较好。建议以宜昌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落实“互联网 ”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商贸流通、服务外包、文化旅游、对外贸易与电子商务融合,努力实现电子商务在全市率先突破发展。
三、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西陵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旅游强区”创建成果。按照“全景化打造、全资源调动、全员化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推进文化旅游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建成全国知名旅游服务中心。建议做好平湖半岛、三峡游轮中心、环城南路历史风貌街区、三峡文化天地、715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发挥窑湾蜜桔生态观光效益,积极引导发展乡村特色餐饮、娱乐项目。进一步开展百家特色餐饮名店评选,打造“西陵味道”品牌,培养游在西陵,吃在西陵品牌。
四、加快工业转型发展,加强创新,壮大筋骨。对接“中国制造2025”,大力实施工业技改项目,积极引导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延伸。扶持装备制造、日用化工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推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壮大规模。建成宜昌天美国际(欧莱雅)绿色用电项目,加快发展“美丽经济”。引导宜昌船柴达产增效,推动七一○海山科技园、朗德医疗项目建成投产,推进天奇力帝加快启动汽车循环经济项目。积极帮助市场主体解决融资难题,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同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依托三峡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二期,完善功能配套,引导软件信息企业做大做强,打造软件企业聚集区。强化精品名牌创建,鼓励更多企业争创名优品牌。进一步创新都市工业发展理念,探索城区“飞地工业”模式,推动产业与资本对接,鼓励企业上市和资产重组。积极吸引各种投融资平台落户,加快建成区域性工业经济服务中心。
五、强化项目主导,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深化与三峡集团、葛洲坝集团等中省企业合作,建立与市级“四大平台”对接机制,完善定期沟通联系制度,促进企业壮大与地方发展双赢。继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营造重商、亲商、暖商的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抓好定向招商,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位居行业前列的大型公司及其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抓好新兴产业招商,大力引进软件信息、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企业机构。抓好存量招商,盘活均瑶广场、世贸裕民广场等存量资源。加快招商在谈项目签约落地,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围绕国家定向调控战略、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牢牢把握政策机遇,强化主动作为,策划一批优质项目,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前一篇:秋日登高赋
后一篇:罗庆学十万以上阅读量时评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