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桶理论是新媒体的天敌一一罗庆学媒体转型乱谭糸列之 八

(2014-12-05 00:14:29)
标签:

杂谈

木桶理论是新媒体的天敌一一罗庆学媒体转型乱谭糸列之 <wbr>八

大伙对木桶理论应该很熟吧,对,就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个木块决定的。要想让木桶装更多的水,必须把最短的木块补齐!

新媒体兴旺发达,传统媒体急于转型,大都最先做的是建新闻网站,国际国内,外 地本地,时政民生,经济社会,政法教育,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吃喝玩乐,不所不有。可是,如此大而全的网站,市场不卖账,用户不理喻,很多地方网站访问量影响力传播力经营力,都异常欠缺,多年发展和投入不见起色,有些网站甚至徘徊在生死的边缘。

为什么吃力不讨好?为什么付出无收获?理由多种多样,客观主观一大堆,老罗认为,排除资金人员等必须因素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定位大而全,追求面面俱到,用办传统媒体思路办网站,办新媒体,最后因为频道多,投入大,人力资本不足,内容无特色,用户粘性差,市场认同度低,形不成注意力目标,产生不了市场洼地,最后导致了用户不认可,市场无回报,无法持续下去的格局。

中国的几大门户网站,大多是做综合性的大而全网站起家。它们能成活下来,一是抢占了市场先机,抓住了互联网最原始的机会,买的是原始股,在蓝海里博弈,成本相对较低。二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网络创新和市场创新,也促进了交易格局的创新,大数据带来大影响,大利润。三是大量各类互联网人才的汇聚所形成的强大技术流经营流现金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大数据业务流支撑。中国几大门户网站可以说花费了巨量人力物力财力才站稳脚跟,成为信息时代的传煤平台。

现在,做综合网站可以说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问题正如前所述。新浪搜狐等几大传统网站因为其大而全已沦落为传统媒体,无论其注意力还是经营力都呈疲弱之态。可以说大而全的木桶已经无法立足,它虽可装更多的水但却装不了更多的注意力,而现在却是个注意力的时代。

伤 指不如并一指,开大船不如驾小舢板。大网站开发的小产品却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产品,甚至超越了其母体。比如微博,严格说它只是新浪网的一款产品,但其影响和功能可能已超过了新浪网本身;比如微信,其本来是腾讯QQ的一款改进产品,其影响和使用也可能超过QQ:还有众多的网站派生的各种移动客户端莫不如此。更主要的是每一款产品,赢者通吃,只有老大,没有老二老三,这是互联网市场的残酷现实。你要生存,不能跟风,必须创新。跟风死路一条,换个方面你就是第一。

这里面,一方面说明移动时代正在到来,移动通讯产品机会多多,风光无限;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是一个做减法的时代,是一个注重打造满足消费者痛点的时代。不要面面俱到,要在点上突破,不要做平均一般高的木桶,要发挥优势,让优者更优,强者更强。

那么,作为地方传统媒体的创新,我们也不能过于追求大而全,我们必须立足于已有的优势,打造哪怕一款能满足当地市场的新媒体产品,然后通过运营,不断地修正完善,从而发掘其市场价值,增强其市场粘性,为传统媒体准备好替代品,而或说新的有影响力价值平台。在这方面国内有些媒体集团已做得比较成功,可资借鉴。比如《都市快报》的十九楼网,比如上海的澎湃界面等。与之相反,有些地方过于注重大而全,反而适得其反,至今也无主打产品可言。

文章的辩证法,长就是短,短就是长。新媒体产品的辩证法,多就是少,少就是多。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支杠杆,我可以橇动地球。这里的关键是杠杆要足够长。新媒体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先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打造一款有特色的产品,这是传统媒体转型,橇动未来市场的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