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玩微博的兄弟姐妹们,俺就先道个歉,为神马呢?因为咱把你心目中伟光正高大上的微博比作了臭豆腐,这不是找凑的节奏么?且慢,听咱把话说完,您再吐槽也不晚。
在新媒体家族中,现在人们提到的第一个成员并不是网络,也不是博客,更不是论坛,是神马呢?对了,是微博。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已经更曰常化了,套用一句话,叫媒体运用新常态,据最新统计仅中国已达6亿多人了。手机成了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伴侣和秘书。人们吃饭,睡觉,工作,开会,办事,谈恋爱,坐车,开车,运动,上厕所,甚至接吻,只要你想得到的,处处都有手机的身影。手机如同鸦片,占据了很多人的生活。可以这样说,手机已经统治了世界,没有手机便没有新时代!
每个人的手机上有很多款软件,有微博微信,有视频的,有各种App的,还有各种游戏,应用,曰常百科的。可以说应有尽有,不一而足。也可以说,一机在手掌握天下。
那么在这些软件中最受关注应用最多的就当下而言会是谁呢?答案应是两微。而两微中,相较于微信的封闭式运营,微博又是开放式平台中影响最大的自媒体。
那么为什么说微博是信息大餐上的臭豆腐呢?
首先是其平民特色,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没有门槛身份之别,三教九流,贩夫走卒,高庙华堂,街头巷尾,绳床瓦灶,琉璃美巽,人人能用,人人能吃。
其次就是其构成,大都是黄豆碾磨而成的豆腐渣渣,远非海味山珍人参燕窝出自宝山琼海。
再就是其制作方式,摇滤淘沉,烹煎炸煮,再裹以葱姜酱醋,味道特别,可谓是五味杂阵,耐人咀嚼。
最后是微博的内容大都简明扼要,有些闻着臭吃着香,具有开胃提神,针砭时弊,引领时风之功效。
那么,作为传统媒体转型而言,如何看待微博,如何运用微博?咱以为要认清其特征,量力而行,合理使用。
第一要用其快。微博最大的特征是快,就臭豆腐首先会上到餐桌上一样。传统媒体开办新媒体,要有互联网思维,这一思维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快。传统媒体的官微应是自己身体的功能及反应能力的延伸,将各种应传尽传的信息尽快传给受众,避免因本身传播周期过长而滞迟延误,导致新闻不新,被动挨打。
第二要用其广。微博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传播面广,接受的信息渠道多,就像臭豆腐一样处于社会的各阶层一样。微博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而不像微信是圈子社会。这从传者角度看是无边际传播,你的对像是世界和宇宙!你传播的信具有良好的的散发和到达功能。对于传者而言,这一功能更大的作用是收集信息,你的耳朵和嘴巴都是面向全世界的,是千里眼,顺风耳。而,信源和线索则是传统媒体最宝贵的财富。
第三要用其杂。微博信息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芜杂不堪,各说各话,就像臭豆腐制作过程一样。有些信息互相矛盾。表面看是坏事,其实是好事。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传统媒体要在众说纷纭之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撷取有价值的观点,获取报道内容的平衡,对媒体工作者而言非常重要也格外有意义。
第四要用其名。微博传播信息过程,其实也是传统媒体本身的品牌的渗透过程,是其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渗透和扩张及提升的过程。传统媒体应通过新媒体之力重新塑造自己快捷公正准确理性的媒体形象,努力提升自己在媒体市场的知名度。
现在,由于微信等新媒体的冲击,微博似有势微之态,新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塑造一个媒体,也可在短时间内摧毁一个媒体,这是公平而又合理的新技术哲学。微博的危困关键在于,使用者和受众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难确立,除了极少数大v,每个人都似乎只是海边看海的孩子,边缘化的厉害。就群体用户而言,他们陌生而又遥远,只是网络上的无根的花丛,要想永开不败,也的确免为其难。当然,于经营者而言,至今也无赢利模式可供参考,这是失血之症,断难长久。
无论如何,我们媒体也好,个人也好,群体也罢,都会记得,在新媒体时代,一个曾经叫做微博的东西,在我们人生的最美好的花季,帮助我们造梦,追梦,圆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如何,请珍惜并记住这段有臭豆腐陪伴的岁月,请记住这些闻着臭吃着香的日子,请记住我们一同被微博铭刻的爱与痛,悲与伤,笑与泪的往事!
啊!写的够多了,该你们吐槽的时侯到了。有话好好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