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撤下“真维斯”就能“止谤息讼”?

(2011-05-26 10:05:08)
标签:

当今中国

真维斯

清华大学

教学楼

宋体

杂谈

清华大学究竟该“卖”什么?

现在的大学新闻越来越多,但是新闻的内容却越来越跟学术与学习关系不大,除了传统的恋爱情感新闻较多外,这些新闻猛料与经济的关系却越来越密切,什么“年薪没有40万别来见我”啊,什么“全部精力用来教学是傻冒”啊等,当然还有“论文抄袭”,“教授换妻”,还有“会商学生”,“风水校门”等等。

跟经济关系密切也不是什么坏事,大学也不能做掉书袋的老夫子,但是如果经济上去了,文化上不去,学术上不去,那这种用大学的招牌来搞所谓的“筹资”的举动,动机就有点可疑了。

央视报道,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同时被命名为“真维斯楼”,引发争议。有网民直指此举为“卖身”和“大学精神的堕落”。近日 ,“真维斯楼”铭牌已被清华大学摘下。

笔者以为,清华撤下“真维斯”铭牌,并以此来“止谤息讼”,既不可能改变已接受巨额捐赠的现状,也不能真的挽救大学精神,反而让人觉得清华心虚气短,所行无自,摇摆不定。这显然不是一个百年名校的笃定与坚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表示,百年校庆期间,真维斯服饰(中国)有限公司提出希望捐助学校的教育事业。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将第四教学楼命名为“真维斯楼”,同时按惯例保留原有的“第四教学楼”名称。所捐款项用于教学楼的维修和设备更新。

据清华大学方面称,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2003年,台湾裕元集团捐助清华最大的教学楼———六教的建设,第六教学楼也叫“裕元楼”。清华教育基金会称,至于是以个人名字还是企业名字冠名,主要取决于捐赠方意愿,同时学校也会审批。

清华还开出了部分捐赠项目冠名金额:全球健康学院冠名捐赠金额:10000万元;汽车工程系新馆冠名捐赠金额:12000万元;法学院毕业生基层工作基金冠名捐赠金额:50万元;汽车工程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基金冠名捐赠金额:30万元。

依据清华教育基金会官网公布的信息,有20个院所、实验室、基金等筹款项目也给出了“冠名费”,金额超8亿元。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回应称,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筹资助学通行做法。

清华收取捐赠也不是无法可依。依照1997年《国家教委关于学校校舍、教室命名的有关规定的通知》,各类大、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属国有资产的校(园)舍、教室及其他建筑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拍卖其冠名权。校(园)内各类教室、各类建筑物不得以捐资者名字命名。如遇特殊情况,高等学校需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委的教育行政部门(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报国家教委)审批。不过,这项规范性文件已于2004年6月取消。

北大也将已建造好的第二教学楼冠名为李兆基楼、法学院被冠名为陈明楼、政府管理学院大楼被冠名为廖凯原楼,光华管理学院还有阿里巴巴报告厅。中国人民大学也有以捐款者黄如论命名的如论讲堂,北师大也有田家炳教育楼。

大学与企业联姻,接受一些名企的捐赠,壮大自已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搞好教学,没有什么不好。美国哈佛大学几乎全部的资金都来自企业和校友的捐赠,校长几乎就是一个化缘的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用企业命名着实可以理解。但问题是命名之后怎么办?也就是说,我们该把命名得来的钱怎么花?是用来建大楼改善环境,还是请大师改善教学?笔者以为这是非常关键的分野,是名校与非名校的分野,是好大学与坏大学的分野,甚至是育人的大学与害人的大学的分野!

笔者以为,现在我们很多的大学,一味都在求大,求地盘之大,求大楼之大,求学生老师的数量之大,求招生的规模之大,求就业的比例之大,求财务报表上的利润数量之大(如果有利润的话)!

我们往往唯一没有求的是,老师的学术水平之大,人格影响之大,也就是没有求大师之大;也没有求学生的理想之远大,抱负之宏大,眼界之博大!

还是一句老话,“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  我们没有那种追求,也没有那种境界!当然,更客观一点说,我们现在的大学,没有那个时间,更没有那个空间!

大学本来是引领导社会前进的思想王国和理想灯塔,现在完全反了,社会成了引导大学前进的指路灯和航标仪!我们当然知道大学不是净土地,也不是桃花园。但问题是,我们在处理现实和理想的关系时,在处理育人与谋生的关系时究竟如何定位?

写到这里想到了一位地产哲学家的赚钱哲学: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赚钱,而不是在赚钱的过程中实现理想!达到理想是目的,而赚钱只是一个副产品,是一种手段和桥梁,由理想而生,为理想服务!笔者以为这尤其适用天当今中国的大学。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很多大学为了赚钱而赚钱,这种失去理想后纯粹的利润与财富追逐,与一心牟利的奸商有何差别?这里面原因很多,但是大学的商业化是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之一,还有大学的行政化,官僚化,更把大学推进了“现实”的染缸。大学都没有了理想,如何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大学没有了素质,如何培养出有素质的学生?

 中国优秀高校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早在1998年中国名校北京大学的百年校庆中就被提出来过。上个月在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上,同样的口号再度响起。那么在这期间中国大学有没有取得进展呢?如果有,进展几何?尽管中国的精英大学努力向西方一流高校看齐,但仍然落在后面。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副主编菲尔·贝蒂说:“中国最好的大学与美国最好的大学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该杂志每年都对世界各国大学进行排名。

去年在这项排名中,中国顶尖的大学北京大学名列第37,其次是中国科技大学,名列第49。此外只有4所中国高校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跻身前200名之列。相比之下,位居前20的大学中有15所是美国高校。事实上,哈佛、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这3所美国大学占据了前三甲。

近年来,很多中国一流大学不惜代价地聘请受过海外教育的学者。然而,从研究论文的质量来衡量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根据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进行排名去年北大得分为72.2,清华为 52.7,而哈佛和麻省理工分别为98.8和91.4。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大学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的弱点。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校,正在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望在10年间完成全面跻身世界一流学府的跨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表示,尽管国内外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公认的严格定义和量化评价标准,但是世界一流大学具备学术、贡献、声誉得到国际认可的共性。到2020年,清华大学将努力做到“若干优势学科跨入或保持在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办学指标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进一步提升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笔者以为,这些当然都很重要,也是评价一所大学综合能力的必要指标;但是,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仅仅有这些还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都还只是“技术要求”是“战术指标”。清华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里面包涵着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自强不止的理想信念,就是修德敬业的学问追求!笔者以为作为一个名牌大学在道德与理想方面的垂范比技术指标重要得多,也有价值得多。

清华大学在“卖”出自已的楼盘名称,收取巨额的“捐赠费”的同时,最应该“卖”出的,或者说输出的,是新时代的理想信念,新时期的道德人格,是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大学精神和学术品格!清华大学在舆论的攻击声中撤下“真维斯”的铭牌容易,但是真正地恢复或者树立其校训上所言的大学信念却是难上加难。

只有当“真维斯”的广告牌与“真理”的旗帜一同飘扬在校园上空的时候,我们也许才真的可说,百年清华,水木清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