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市长免职为何“迷雾重重”?

(2011-03-05 00:34:18)
标签:

张兵生

山西省委

太原日报

太原市委

陈川平

杂谈

 太原市长免职为何引发“社会大猜测”?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 2月18日上午,农历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太原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免去张兵生太原市委副书记职务、提名免去太原市市长职务。同日下午,太原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九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张兵生辞去太原市市长职务请求的决定》。

这项人事变动在当地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引起了很多的猜测。

据山西消息人士透露,元宵节前后,有关张兵生要被免职的消息就已在三晋大地广为扩散。而今,有关张兵生免职原因的各种版本,依然在坊间发酵。

张兵生被免职的消息见诸报端后,一位太原本地媒体人士给出了他的判断:总的感觉是非正常调整。有关张兵生被免职原因的各种版本开始见诸网络,并一度在太原传得沸沸扬扬,其中传言最广的说法是,在今年山西“两会”期间,张兵生通过发短信等方式为自己拉票。短信大致内容是,候选人竞争很激烈,有那么多的书记、市长和那么多优秀的厅长,请投下自己庄重的一票。不过,上述人士也透露,短信是由张兵生的一名部下和秘书发送的,其内容可能有悖于换届纪律。他认为,“是张授意的,还是部下、秘书自作主张,组织肯定有核查结论。”记者就此拨通该秘书电话进行核实,在听明所提问题后,秘书表示“这个不能回答你”。

其实,张兵生免职引发大猜测,还因为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召开的“不同寻常”。

首先是因为当日上午太原召开的领导干部大会上,张兵生没有出席此次会议。如果是正常工作调动,根据以往类似的干部大会惯例,到会的领导同志一般会对被免职的干部此前的工作进行相应肯定,此次干部大会并没有任何字句评价张兵生在太原市长任上的工作表现。

再就是现场领导的讲话,话中有话。据《太原日报》报道,当日上午太原召开的领导干部大会上,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汤涛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主持会议并讲话。山西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朱先奇在会上宣布了前述的省委决定。

山西省委组织部长汤涛在讲话中指出,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太原市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省委对此是充分肯定的,太原市的干部队伍是好的,省委对太原市的广大干部是充分信任的。

他说,太原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调整,各方面都十分关注。希望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精神上来,确保实现市政府班子的平稳过渡、顺利交接。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理解省委意图,带头讲政治、顾大局,恪尽职守,扎实工作。特别是要守纪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保证在组织实施各项工作任务中纪律严明、风清气正。

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也在讲话中强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定上来,统一到汤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努力维护全市团结稳定发展的大局。要此外,两位领导人的讲话都特别提醒太原全市干部要“顾大局”、“守纪律”。

大会上两领导都讲到了“顾大局”“守纪律”“风清气正”,当地干部群众从中解读出了张兵生可能存在的发短信拉票问题。

那么,张兵生的政治前途是否到此为止呢?根据现有的材料分析,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为什么?

首先,根据《太原日报》报道,干部大会前三天的2月15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在调研民营企业并与部分民营企业家座谈时,一同调研并参加座谈的仍有“市领导张兵生”。只是,该报道没有提及张兵生的声音,也没有提及他“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的职务。这显然是一个即将去职的信号;但是这个信号与其他的问题官员不一样,媒体这样写是因为肯定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授意,不能再突出张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地位,但是还是“领导”。这一点张兵生也一定知晓。也就是说张肯定再不能担任主要领导,但是并不会由此而落马!

再就是我们从干部大会的领导讲话中也能解读出这层意思。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汤涛在讲话中说“这次太原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调整变动,是省委从全省工作的大局出发,考虑太原市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交流的精神,经通盘考虑、认真比选、反复酝酿、慎重研究作出的决定。”这句话看似官话,其实也是意味深长,它暗示着张兵生并没有彻底地玩完儿!这之中的意思是说,张兵生的工作只是根据干部实际的调整,为以后的处理或安排留下了足够的话语空间。

干部人事调整应当说是我们党政部门的一项很常规的工作,虽然事涉敏感,但一般情况并不会引发社会性地大猜测,或者说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太原市长免职引发当地的“社会大猜测”,甚至演变成为一个媒体事件,我以为从既有材料看主要是因为在处理干部违纪问题上的不透明,不果断,不明淅,留下了许多社会猜想的空间。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其实谣言更止于透明。太原市长如果果真是因短信拉选票被处分,这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个相当正面信息,也说明了当地党委政府在干部人事制度上的雷厉风行的作风,山西方面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肯定想降低社会关注度,尽量在公开场合不把张兵生的免职与“短信拉选票”联系起来,避免由此引 发强烈的社会关注,但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社会和媒体更强烈的“好奇心”,反而成为当地社会民间议论的焦点以及媒体关注的热点,获得的社会效果适得其反。

信息时代,任何一个谜都会被“人肉”到 “谜底”,人如此,组织亦然。从这个角度上讲,“政务公开”,包括干部人事等敏感政务的公开,不仅是一种必需,而且也是一种必然。在网络问政和网民监督的时代大背景下,干部们是否真正做到“顾全大局”“遵守纪律”“风清气正”,已有了技术的和民意的保证,关键是看我们的决策层如何去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