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要不要维护“占座省长”形象?
(2010-12-28 23:34:34)
标签:
李小萌上海虹桥机场央视主持人浙江省政府湖州杂谈 |
央视主持人要不要维护“占座省长”形象?
据媒体报道12月25日,央视主持人李小萌的一条“微博”近日在网上被热议,李小萌在微博上称其在客机上遇到一名男子占座,态度傲慢,直到抵达机场时才发现此人被接机的人称为“省长”。
李小萌的微博并未透露具体的航班时间和行程,也没透露这名省官的真实身份。有网民立即展开“人肉搜寻”,网传李小萌12月15日至16日曾到浙江湖州,因此猜测李小萌所指官员为浙江省政府某领导,也可能是其他“高官”,网民同时推论飞机的目的地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12月28日,浙江有关记者联系了湖州接待方获悉,李小萌来湖州的确切时间是12月16日至17日,湖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总监许秋景说,李小萌在湖州活动期间,她全程陪同,李小萌来湖州也是她去接的。16日晚23时许,李小萌乘坐CA1857航班飞抵上海虹桥机场,17日活动结束后,李小萌从上海虹桥机场乘坐CA1522航班返回北京。
经向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求证获悉,12月16至17日,浙江省领导均未乘坐过上述两个航班。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有点“郁闷”的新闻。
首先是“省长占座”让人感到十分不爽。身为一省之长,怎么还会占座?有些令人不解。李小萌在微博里也没有说清楚,让人读得一头雾水。省长已经是高官了,其文明素质,其见识襟怀应是远高于一般民众,即使不是出于真心,在这样的时候,也应当主动让座,体现其公仆情怀才对。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我私下揣测,如果真的是省长,他平时应该经常访贫问苦,体恤民情,主动为民众送温暖,以示党和政府对普通民生的关注。不过,那个时候是在电视镜头前,在记者的关注之下,他的作派有很强的“表演”性质;而在飞机上,省长也是普通乘客,他没有省长的关怀民众的义务,所有显露其本来的面目,甚至发生与民抢座这样的“不文明”事件。而李小萌作为央视记者抓住这个新闻纯属偶然。这让人想到一些官员在施政管理中的“与民争利”行为。虽然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思维模式是一样的,而这种思维模式源于本身的真正的素质。就事论事,这种态度与行为,既有失省长身份,影响自身形象,又影响官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本来就比较紧张的干群关系上浇了一瓢冷水。
第二个是李小萌有没有必要为“抢座省长”保密。李小萌的微博产生的影响力很显然受到了省长们的关注。要不她的目的浙江方面为什么会专门发出新闻,与此事撇清关系呢?浙江方面这样做是怕社会产生误会,对号入座。不过,这不是李小萌的本意。李小萌并没有说是何时何地发生省长抢座事件,这只是多事的网友人肉的结果,她去的是浙江,当然容易让人误会。而浙江方面的说法是李在上海虹桥机场上下飞机,这个事件应当发生在上海,所以“抢座省长”是何方神圣就不得而知了。从这个事件的发生过程来看,李小萌只想点到为止,并不想真正地大动干戈,她没有描述当事人的形象,甚至不透露事件发生的地点,总的来说还是想为“占座省长”保密,照顾他的形象,也由此给浙江方面造成了压力。笔者以为在这个问题上,倒有一定的探讨必要,李小萌需要为“占座省长”保密吗?我觉得,你不一定要说说出他是谁(事实上也不可能),但你可以描述他的特征,让他对号入座,作为央视记者,我认为这既是职责之内的“给力”之举,又是不明真相时的得体之举!
第三个方面是浙江方面的反应。本来如上面所说,由于李小萌不点名批评,很容易让网友产生误会,但浙江方面好像十分在意这个事情,进行了核实调查,并对李小萌的整个行程进行了曝光。维护好领导形象这当然是对的,但不管怎么看,好像总显得有点不自然,甚至很紧张。特别是消息后面一句“经向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求证获悉,12月16至17日,浙江省领导均未乘坐过上述两个航班”让人读着别扭。当地领导可能真的没有坐过两航班,但如果真的坐了,你会如实的相告吗?不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现在官高至省领导者,也对舆论监督抱着审慎之心,不敢轻慢以待。
总的看来,这个事件之所以产生一连串的反应,主要还是李小萌在微博上对占座省长的“监督”还不太“给力”,甚至有点模糊,如果再给力一点,被人肉的不会是李小萌的行程,而应当是“占座省长”本人和他的行程了。那将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