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百万学生换教材”买单?
(2010-09-03 14:48:15)
标签:
百万学生换教材免费教科书初中英语安徽 |
据央视报道,新学期伊始,安徽蚌埠、阜阳、宿州、淮南、滁州5市共26个县的初二、初三学生发现,拿到手的英语教材与上个学期有所不同。110万学生的英语教材“被更换”,一时间引起了媒体、老师、家长的关注和讨论。教育部要求相关省市要让学生开学后有教材用。
2001年国家开始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改革的内容之一,教材从原来的省统一确定转变为由市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选用。同时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为降低免费教科书价格,提高中央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按国家统一部署,从2005年秋季开始,该省对中央财政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在采购的教材中,有5个市选用了北京市仁爱研究所的初中英语。
2009年秋季,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提出,他们具有发行权,因此,不再与安徽教材发行部门合作,坚持自办发行,自行配送教材到校。因该省教材采取的是“单一来源采购”的方式,中标单位是省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如同意接受仁爱教材,将违背了当初的采购合同。
但经反复协调和磋商,仁爱仍不配合我省的教材发行。直至2009年8月28日,省教育厅提出将启动重新选用教材预案时,对方才勉强供书,造成教材推迟到校的事实。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该省今年教材采购仍然采取的是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保证全省教材供应,8月12日,受省免费教科书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向我省选用教材的各出版单位致函,要求他们向政府采购中标人即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供货,确保“课前到书”,并明确表示如在8月18日前不能提供,将不再使用相关教材。
8月18日,该省选用的全国19家出版单位的教材,除由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供应的初中英语教材外,其他教材均按要求配合省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及时做好了教材的供应和发行工作。该省有关方面多次与仁爱教育研究所沟通,但对方均未给予积极回应,更未给予应有的配合。
8月23日,有关媒体报道了我省110万初中学生开学后可能“无课本”后,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三运作出批示,要求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妥善处理。
8月24日下午,副省长谢广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会议一致认为,教材是特殊商品,必须保证稳定的供货渠道,妥善处理今秋教材发行问题,确保课前到书。随后,省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召开了会议,决定启动紧急预案,做出了更换教材版本的决定。
8月25日上午,省教育厅召开阜阳、宿州、淮南、滁州和蚌埠5市教育局负责人会议,落实省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定,要求5市按照教材选用程序,重新选择初中英语教材。
8月26日下午,5市教育局均重新选用了教材,并将选用结果上报了省教育厅。截至8月30日18时,所有改选教材均配送到校,9月1日发送学生手中。
9月1日中午,有关媒体报道我省五市更换教材问题后,省长王三运于下午召集有关单位专题研究更换初中外语教材相关问题。
9月2日上午,省教育厅召开做好部分市更换初中英语教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向全省各市、县(区)教育局和初中学校校长、英语教师通报了更换教材的相关情况,对有关市使用更换后教材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管理作出部署和要求。
对于更换教材可能带来的不理解和不熟悉,省教育厅表示,在做好老师、学生和家长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将随即展开相关培训。
据了解,培训对象为我省5市所有使用更换初中英语教材的教师;培训将分市、分年级举办,共举办15场次。从9月3日开始举办,目前,培训方案已经印发。
此外,省教育厅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教材选用关,依法依规选用教材,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干预教材选用工作。
由于中小学教材的特殊性,从国家到省市对教材发行招标工作都有严格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并不具备发行中小学教材的资质和能力,也不具备在安徽教材的总发行权。
由于仁爱缺乏教材发行的相应资质和条件,安徽省只有新华发行集团一家具有相关资质。严格地说,省招标机构是在不具备公开招标的条件下而采取了单一来源采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