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人唱的奥运主题歌说明了什么?

(2008-08-12 17:14:54)
标签:

杂谈

没人唱的奥运主题歌说明了什么?

 

每天都看奥运直播。女儿也跟着我一起看。她边看还边哼哼《北京欢迎你》。如果没有看过奥运会开幕式,相信很多人都会以为这首歌就是奥运主题歌。可是,不,真正的奥运会会歌是冷落在一边的《我和你》!

打开电视,我们好像很难听到《我和你》,奥运会现场好像也很少播这首歌,取而代之的是《北京欢迎你》。因为重播的次数太多,以至于我身边像女儿这样的小孩子已耳熟能详了。真不知是电视台故意不卖张艺谋的账,自发地“抵制”,还是因为它的旋律的确缺少奥运会应有的高亢动人的气氛,而让电视台很为难,只得选择不是奥运主题歌,但词曲都与奥运气氛协调的《北京欢迎你》。

说到歌曲的好与不好,真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很难评判。张艺谋的团队一再解释说奥运主题歌要简单,易传诵,打动人,而《我和你》就是这样一首歌。我不想对这首歌的词曲本身作过多评价,但是我可以这样说,这首歌从开幕式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人唱倒是一个事实。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

奥运会的本质是什么?是娱乐,是一个大PART,主题歌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主题歌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奥运会的一个精神符号。人们容易忘记奥运会的很多东西,包括金牌,包括开幕式的点火仪式,但主题歌却最不容易被忘记。汉城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大家可能已经忘记,但《手拉手》却已成经典。主题歌是对奥运会开幕式的策划人最重大的考验之一。奥运策划小组当在这方面需要花很大有力气。特别是在是否容易传唱上要设置一个基准线,要先有一个基本的社会认同度。社会认同是广泛传播的基础。社会大众不承认的自以为是只会落得个自以为是无人理会的结局。

《我和你》是张艺谋几位导演慎重考虑作出的决定。这当然是重要的。但是这种决定好像因为缺少群众基础,而出现冷场局面。就在大家为开幕式的宏大场面叫好的时候,我却在想,十年之后,一坦这些画面被超越,还能留下什么文化的符号呢?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星期,真的不闻奥运主题歌在一个地方被大家自觉的唱响。这是不是说奥运主题歌的选择已经失败了呢?或者说,这个奥运主题曲没有被全世界的人民接受呢?仅凭这一点,我就认为对于奥运开幕式的评价还可以更理性一些。当所有的人都在高呼开幕式精彩绝伦,反应了中华文明的成就时,我们可以也想一想这方面的不足,这对于我们理性地对待奥运,对待那些过于赞美的声音有一定好处的。过多的赞美,过于的陶醉,会让我们忽略或忘记了很多东西。

当然,导演组选择温暖抒情的歌曲也有自已的原因,那就是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把传统的大气磅礴的奥运歌曲推向了顶峰。所以必须创新。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因噎废食,有了高度就绕道走,而且这种“道”有点不符合常规。至少我个人认为,他们是为了创新,为了避免重复,而使奥运歌曲的选择误入了闭门造车的歧途。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观点。开幕式快一周了,没有多少人唱《我和你》,而不分年龄大小的大多数人在吟唱另一首歌曲的实际就是我这种观点的佐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