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龙为什么会"谜死"那么多人?
(2008-06-30 08:17:00)
标签:
杂谈 |
周老虎为什么会"谜死"那么多人?
感谢新浪文化博客推荐
周老虎案终于水落石出。这几乎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来得太晚了点。陕西方面的解释是长时间取证的原因。但就公布出来的证据看,好像并不太复杂,用不了9个多月时间。如果一个农民简单的造假,我们的专业人员要用9个多月去侦察,这说明了什么?效率太低!我说这些话的意思并不是在此,我想说的是,在如此长的“调查时间”之中,公安机关,包括其它相关部门是否克服了一些来自各方面的阻力?诚如此,我们不仅不该责备他们,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
周正龙因欺诈罪被捕,13名公职人员受处分,特别是两名“挺虎英雄”——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和宣传中心主任关克被撤职尤为引人注目。按说,人赃俱获,造假工具,造假过程,造假地点全部都水落石出,各方面的证据都充分齐备,可谓是铁证如山,挺虎派无话可说吧?可是,不——面对这样的结果,他们还有话说:他们在公安机关公布证据后还在博客上抒发“感慨”——
这些话想表达的意思大家应该都心知肚明。证据如山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地“挺虎”,真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周老虎为什么会"谜死"那么多人?以至于被罢官走人了还如此“坚定顽强”,不肯服输?我想,在这之后一定有比虎照造假更见不得人的事情。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草率?难道真如一些人事后所言“热情大于理智”?我不大相信。我认为真正让他们如此“草率”的原因不是因为“热情”,而是因为“发现老虎”背后的利益驱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真的发现华南虎,这些挺虎派会的什么样的收获?我不是搞行政的,但我想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利益:一是可争取建华南虎生态保护区的相应拨款,这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时代主题相符;二是可以开辟特殊的旅游项目,促进经济发展;三是在政绩上可以大书特书一笔:发现并保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这些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好处足以合任何一个相关官员的“头脑”,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这才是他们积极挺虎的根源之所在。我甚至相信,在挺虎的过程中,一些官员甚至会为周正龙拍虎出谋划策,而这些正是我们还须深究的地方。
现在,虎照以闹剧的形式收场,有关责任人也受到相应的处罚,事情好像可以划上句号,但是我认为这场闹剧所反应出来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却更值得我们反思:一、政府的公信力如何进一步加强?这次事件最大的受害者是政府的公信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决策水平。目前这样的决策方式还会不会产生新的“李老虎”、“王老虎”;二、媒体的作用(特别是网络)如何进一步发挥?这次老虎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网友的功劳,我们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参与度?从现在网络新闻的影响(主要是正面影响)来看,人多力量大不是一句空话。三、打假防假的机制如何建立?这个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泛滥以来一直没有很好解决,道德方面是一个因素,诚信的缺失是其根本,但是严格系统的打假防假机制的建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这一点给造假制假者以很大的空间和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同意一些网友的看法,对周正龙案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还是太轻,太慢,没有起到严肃从重从快的处理而警示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