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求援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独自一个,坐在办公室里看书,正当我读到精彩处时,电话铃骤响。我有些不耐烦地拿起了话筒。
声音是陌生的,但是它却直呼我的名字,而且还叫得挺亲热。我一时懵懂,随便猜了本市的几位朋友,他却一一否定了。正当我纳闷之时,他自我介绍了,我是小力,怎么没参加几天工作就把老朋友忘光了。
我这才想起,这位朋友是同我一样在另一个城市的新闻单位工作。这位朋友还早我一年毕业。因为是师范保送生,按政策,必须回到原保送单位。但是,他当时铁了心要进新闻单位,因为他在学校是搞宣传的,取得的成绩不小,在学校就获得过省新闻二等奖。他没有征得学校的同意便去参加了招聘考试,结果自然是顺利过关。刚开始,他的干劲十足,凭着他扎实的新闻功底的的确确开了个好头,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我走的时候,他已多次获得了省级新闻奖。
他打来电话,的确是出乎我的意料这外。
"帮帮我。"
"什么事?你在那边已是成绩斐然了。不是笑话老朋友吗?"
"真的。我现在搞的非常被动。我没有办法把握住自己,我想走,真的,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呆。"
我简直有些不想信自己的耳朵。"干得好好的,到别的地方去从头开始,说不定比现在更难。你到底遇到什么麻烦,能告诉我吗?"
"我和我的主任吵了架,和总编吵了架,和我办公室的一个同事吵了架,我在这儿没法立足"他声音越来越小。
"真的有这么严重吗?为什么闹到这种程度?"
"是真的。我写了一些好新闻作品,本该报到省里去评新闻奖的,可是他们却无缘无故地扣下来了,毫无理由地说把机会留给别人吧;我不同意,找到总编,总编说听从组织安排。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我们的报纸自办发行,整天在办公室里写稿,主任非常大的意见,他动不动就说,要到外面订报纸,200份报纸不订完,年终奖没有,还扣工资。我说,我对这里还不熟,我尽力地订,订多少是多少。然而主任大发雷霆,说订不完明年不转正。我说我在这儿工作努力,写稿积极,怎办不转正,主任说,我到时不签字。我就跟他们吵了起来。我的一个同事平时总让我多写,投表现,自讨苦吃,现在也在一旁落井下石。我与他又争了起来。我无法在这里活,也不想在这里活。我想跳,真的,什么也不要,你能帮我找一个单位吗?"
朋友的话让我感到吃惊,想当年他辛辛苦苦凭着一枝笔打天下,竟会落个如此下场,不禁暗中为他惋惜。然而,转念一想。他所遇到的问题难道不是很具有普遍性吗?青年人在任何一家单位,在刚出校门那阵子是肯定要遭受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的。初出校门,忍字当头,是之谓也。这一点我也深有同感。
我把我的想法同朋友说了。我也是刚出校门,社会关系还不广泛,也遇到同他一样的麻烦事,但是我深信,总有一天,这种局面会改变的。我让他到几位领导那里去赔不是,跟同事把关系搞好,这样比工作调动简单的多。
经过我的一番开导,朋友的心气渐渐平淡下来了,语气暖和得多。我能够理解朋友的那种无助感的心在剧烈摇 晃下会有怎样伤痛于无奈。他找我帮他,更多地是向我发泄。他向我的求援,更多地想需要从我这里重新获得精神的支持,获得自信。
我把他在学校时的在新闻方面的各种成绩都在电话中历数给他听,并且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
他最后在电话中说,看来,我还是得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道歉,认错,默默地忍受。
我说,是的,忍受往往会使你走许多弯路,精神上的一切创痛总会在生活的某一处得到相应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