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都是具有主观意识的动物,“意见领袖”更是主观意识颇为强烈如容置疑的一部分人群,在人类自信心膨胀满溢的时候,坚持自己原有的观点想法,不管对或错、好与坏,总是极力证明自身认知的正确和远见,推人由己,从而过滤、忽略不计那些左见,放弃偏听则明的道理,到头来往往会碰个鼻青脸肿。
心理学上称这种意识行为为“证实性偏见”(也称为证实偏差),说的通俗易懂些,就是人类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原来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原来观点的信息往往会忽视掉。也有说就是人们会光看对自己有利的一面等等。这样必然会导致决策判断不够周全,如果主观判断的原有信息是正确可行的还好说,结果也许十分理想,初始目的最终达成,验证了自己的判断;而如果主观上早就出现偏差,却又不能食良言从良策加以修正原有观点,那么结果自然不会太美好。
为什么会产生证实性偏见?这更像是一种潜意识里的不断重复作祟的自我暗示效应,这里有个例子可以更直白的体会到(来自百度百科):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
译成白话文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丢斧子的人在上山的时候发现了他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这恰恰是一种自我暗示,也是内心中一种自我肯定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认为对的观点,经常轻易不容别人反对,如果一个人很自大,那么他的观点更是不容旁人辩驳质疑,这难道不可怕吗!在一个伪权威比比皆是的社会里,证实性偏见更是家常便饭,如果证实性偏见是一种病态的化,那么有些人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如果领导选择性错误,固执己见,那么下属也得奉陪到底,一错再错,被人家当枪使唤,最后成为炮灰,群体性的证实性偏见结果是凄惨和可怜的。而听人话吃饱饭的俗理却不能时时唤起自我否定确实容易行为做事走入死胡同。
http://s1/mw690/54c21defg7c145b676240&690
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国家如此,比如美国对中国采取一贯打压钳制的政策,这样很不公平,因为他们是戴着有色眼镜的偏见使然,背后是因为美国的政客们对中国体制一贯视为异类,他们对中国的思维已经固化,比如他们认为中国崛起威胁到了地区平衡与安全,特别是美国东亚盟友的利益,沿着这条思维主线,他么可以找到越来越多的证据验证自己的观点,这也就是证实性偏见发挥作用的一个结果体现。为了证明自己判断正确,人们会有意识(或暗示)为此搜集信息证据,不断证明自己正确,进入强化初始观点,如此。
常人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的真谛,但现实中没有人愿意主动服药,更甭提拿药当家常便饭了,吃药的行为只是在迫不得已疾病缠身的时候才不得已为之,而反对自身观点的意见就像良药一样,忠言逆耳却常被盖上大逆不道的定论,社会就是这样矛盾,你听也好,不听也好,世事在无常道的悖逆下总会迎来否极泰来,拨乱反正,只不过是时机选择的问题。为此,换位思考,博采众长,多多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为己所用,或许可以令常人少走些弯路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