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讨论杂谈 |
分类: 讨论 |
要明确的一些概念:中枢、类中枢、背驰等
(严格的定义不细说了,具体请看老大的讲义)
中枢:
1。在走势中中枢是有方向的。
向上的走势中,中枢3段是下上下。向下的走势中,中枢3段是上下上。
所以在走势中确定中枢区间,通常需要至少5段。
头尾是离开中枢的两段作为连接前后中枢用的(分别看作:一段是向上离开,一段是向下离开),中间3段构成中枢。
类似于1笔至少需5根K线,即底分与顶分之间至少有一根K线是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求。
这里说的中枢,指的是趋势行情的情况,即上涨或下跌。对于盘整就不同了,盘整中枢的连接不需要连接段。
2。类中枢:当走势只有3段时,称为类中枢。
背驰:
段内背驰、盘整背驰、趋势背驰、类背驰。
背驰的比较:走势一定要创出新高、新低时才可比较。
背驰比较的是两段走势包含的MACD所有同向柱体面积、黄白线的高度。
段内背驰仅比较柱体面积,其他背驰两个条件只要满足一个就要注意了。
中枢前后两段的比较,可认为是趋势背驰比较(如C、H之间的力度比较),
其他均可认为是盘背比较(如A-C、B-D、C-E、D-F、E-H等之间的力度比较),
内背驰也是盘背(如A、C之间的力度比较)。
===
另外,看后面一段MACD柱子的面积时不需要全出来,一般柱子伸长的力度变慢时,把已经出现的面积乘2,就可以当成是该段的面积。所以,实际操作中根本不用回跌后才发现背驰,在上涨或下跌的最后阶段,判断就出来了。
还有,实际应用时,似乎面积比较用的多而黄白线的高度比较用的少。
===
补充一个大盘日线背驰图例。
大盘在2月份的调整,由于未能使得MACD黄白线回归0轴,所以不构成日线中枢。
(严格说,图中所示中枢应为60F中枢)
===
补充一个看法:买点买了后,不是就永远上升;卖点卖了后,也不是就永远下跌!
买卖点保证的是之后必有一段上或下。
一出现背驰就要注意了。
本级别的背驰要小心,小级别的背驰也不能掉以轻心,小转大是不是也是刻意打压的结果。
===
明确一个说法:如在30分K线图中,3段走势(每段含3笔)重叠构成的中枢称为30F中枢。

中枢定理 答:
我有疑问,日线背驰那个图,也就是最后那图,好像2月份那段时间也有形成日线中枢,背驰两段比较应该是3月-5月底那段和7月-9月那段比较,对比的结果是没有发生背驰。楼主你这样一长一短两段线比较,一段才俩月 ...
那么中枢就是箱体的意思罗,有不同意见吗
中枢老大,昨天我刚来注册,提了这个类似问题,因为我对这个概念也是比较模糊,缠大没有特别说过几个的区哵,今天您就凭理解解答了。谢了!
严格地按照笔、分型来看,应称为60F中枢。
谢谢楼主,有几个问题不明白,和大家探讨探讨:
1。楼主说:“大盘在2月份的调整,由于未能使得MACD黄白线回归0轴,所以不构成日线中枢。“也就是说一个中枢的形成不仅仅是有重叠上下上或下上下三段了,而且要黄白线归零轴才算,我这样理解对嘛?
2。缠论所说的中枢定义不是次级别重叠的上下上或下上下三段才形成中枢的嘛,也就是说日线中枢要看60F图里重叠的三段,而60F的中枢要看30F图里是不是有重叠的三段,这种理解对吗?
3。类中枢里面,也就是楼主的图一B类中枢里,我如何判断这段B类中枢已经下探到底部会反弹了?
===
中枢的形成应以次级别3段重叠为准,MACD、黄白线是辅助。
2。缠论所说的中枢定义不是次级别重叠的上下上或下上下三段才形成中枢的嘛,也就是说日线中枢要看60F图里重叠的三段,而60F的中枢要看30F图里是不是有重叠的三段,这种理解对吗?
===
对!通常日线的次级别用60F或30F。60F的次级别通常为15F。
3。类中枢里面,也就是楼主的图一B类中枢里,我如何判断这段B类中枢已经下探到底部会反弹了?
===
线段上看,没有背驰,这个反弹可能是由于分笔背驰引起的,只是一般我们看不到分笔成交。
质疑:趋势背驰的概念写的是否有问题。简单的中枢前后2段比,只能是盘背,我这么理解。
图3中5月30日开始的下上下只是日K线图上的3笔,并不能构成一个日线级别的下上下3根线段,因此,图3只是一个日K线以下级别走势的中枢,或叫做日K线级别的类中枢
===
补充一个大盘日线背驰图例。
大盘在2月份的调整,由于未能使得MACD黄白线回归0轴,所以不构成日线中枢。
请问:这是不是应该成为日线中枢?
关于“类中枢”,缠在64课:去机场路上给各位补课中有相关论述。
教你炒股票64:去机场路上给各位补课
2007-07-02 21:37:44
现在的课已经越来越精细,特别用的是最小的1分钟,一般的理论,在这么精细、偶然性那么大的图上都要乱套了,但却恰好能显示本ID理论的有力。别说1分钟图,分笔图也没问题,这就是本ID理论所构筑几何结构的力量。世界都是几何的,别说那几张无聊的走势图了。
看下图,为什么下午的分段是这样?大概很少人现在就能全部搞清楚,所以,为了让各位能睡一个塌实觉,也为了免得等一下飞机万一不听话,到时候只留下各位在这里争论不休没人再给解答,所以本ID在去机场的路上用本本给各位补上一课。
file:///C:/DOCUME~1/ADMINI~1.843/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106到107这一段箭头所指的那一笔,用的是取整的前提,所以,只要你仔细去分析,就知道那一定是一笔。这个问题,本ID瞧了一下,见一位叫快乐vs菜虫的网友已说到。当然,你可能要问为什么一定要取整?这没有什么必然性,只是预设的前提,你可以采取严格到小数后两位的精确度,但其实不同软件,对1分钟这么精细的图,都会有数值上的细微差别,所以,所谓的精确,往往不一定就是,而在这么快速变动的市场中,数值有点细微差别,其实没什么不同,例如,还可以用这样的区别方式,就是两者相差0.5点内的看成是一样的。所有预设精度,唯一必须遵守的,就是精度一旦预设,就一定要一路保持。
注意,没有什么精度是十全十美的,例如用相差0.5内看成是相同的,那么如果是0.51呢?这和0.49也没有多大区别。所以这些细节,其实问题都不大,关键是要统一,不要变来变去。由于现在只是示范,为了方便各位学习,就一直继续采用取整的精度,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
至于108-109,带箭头那笔为什么不被算成一段?也就是108-109为什么不是三段?这很简单,因为段必须是至少三笔构成,缺口如果包含在一笔中的,像今天早上低开的缺口,没有破坏昨天那笔,是顺着昨天那笔下来的,所以这种缺口和一般的走势没什么区别,缺口还是包含在昨天的一笔里。但有些突然性的逆着走势来的缺口,就像530那个,就必然要当成一段,而不能光当成一笔或一笔里的了。有人可能说,缺口没有三笔?那你可以这样去看,就像0=0+0+0,缺口可以看成是三个缺口的迭加,这样就有三笔以上了。还有,有位叫袖手旁观的网友理解得也不错,线段必须要被破坏才算结束,但必须要强调的是,线段必须要被线段破坏才算是真破坏,单纯的一笔是不能破坏线段的,这就避免了一些特偶然因数对走势的干扰。
至于110-111。红箭头那两个为什么不是最终精确定位的背驰点?这都是些以前就应该解决的简单问题。像第一个红箭头位置,第一次略微跌破109那位置,这时候把已经出现的面积和前面108-109的对应面积之和比,已经十分接近,也就是说110-111,刚起跌,这力度已经和前面的108-109差不多,这恰好说明这一段的力度是很强的,不但不可能是对108-109背驰,而且站在中枢震荡的角度,这种力度,一定是小级别转大级别以时间换空间或与更大力度的对比产生的背驰才能化解的。后面这种情况,在这个实际的图形中,就是与前面104-105的下跌力度比。110-111这段,相比较的,是104-105这段,中间的中枢震荡的中枢,是105到110这个。因此,这里根本不存在与108-109对比的问题。站在105-107这个中枢的角度,110虽然不构成第三类卖点,但也极为接近,这种对中枢的离开,力度一般都很大,所以就算你搞不清楚和哪段比,也至少要等这段的结构被破坏,才有介入的可能,而后面,上下上的两次反抽,根本就没有破坏其结构,因此后面的破位下跌就是天经地义的。
至于第二红箭头那个,就更不可能是了。绿箭头那次反抽,等于对前面破位前那上下上的微型类中枢(注意,站在严格意义上,线段以下是没有中枢的,所以说是类中枢)的一个类第三类卖点,后面有两种变化,就是转大级别类中枢或类中枢移动直到形成新类中枢为止。而下面的黄白线,是一个典型的下上下结构中的第二下刚破上的低点,这是力度最大的一下,怎么可能有背驰出现?MACD第一个红箭头就指这大的下上下破的一下,这时候除非出现线段结构的突发性破坏,否则不可能有什么背驰出现。而后的回拉,其实刚好构成一个奔走型的上下上结构(也就是第二上刚和第一上的低点稍微重合),这其实也就构成另一个微型类中枢。这和第一个红箭头指的那个一起,刚好构成两个类中枢的下跌走势。然后,后面的背驰判断就很简单了,和一般的趋势中背驰的判断一样。针对第二那奔走型的微型中枢的前后两段,MACD两个红箭头对应的绿柱子的比较,一目了然。(千万别再问这时候为什么不看黄白线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回答过N次了。)
请各位好好把各类情况消化好,特别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要掌握,62、63课,要完全吃透,而且能当下应用。当然,这需要不断练习,不断研究不同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