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英伦23】伊顿公学精英的摇篮
标签:
伊顿公学温莎泰晤士河贵族精英 |
分类: 【漫游英伦】 |
余秋雨《行者无疆》一书中的“扼守秋天”一章,写了温莎堡和同在温莎小镇的一所学校,我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就对这所学校的好奇已经超过了皇室温莎堡的兴趣。我们之前去过位于比利时的滑铁卢战役发生地铁狮子山,那场战役的胜利者英国的威灵顿将军形容那场战争的胜利是这所学校操场的胜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154810101grky.html《滑铁卢的雄狮》
这所学校就是英国私立男校伊顿公学。伊顿公学坐落在温莎小镇,与女王的温莎宫隔泰晤士河相望。从温莎堡到伊顿公学就是要走过这条泰晤士河到伊顿小镇。
一座小城,有一个王室温莎堡,有一个闻名全世界的伊顿公学,还有一条泰晤士河。那么这个小城就足够有吸引力了。这三个题目任何一项都值得你来到此一游。
站在桥上泰晤士河风光无限,这里也是温莎小城泰晤士河最美的一段风景,回头一看温莎堡还是近在咫尺,原来皇室和学校仅一河之隔。
过了桥沿着伊顿的主干道,走一段小镇的商业街和居民区又是一段精彩,商店民居都布置的艳丽可爱,街道不宽阔,房屋是典型的英式建筑风格,有木格子房,更喜欢红砖白逢尖顶房。黑白色的窗门显得高贵典雅。刚要问询伊顿公学还有多远,只见远处从走来三三两两,穿着燕尾服的大男孩,学生们好像刚刚下课,我马上意识到这里就已经是伊顿的学区了。
排名全球第一的伊顿公学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是一座古老的学府,500多年的历史,学校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学生成绩优异,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
伊顿公学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了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演员汤姆·希德勒斯顿,而当今英国王室法定继承人剑桥公爵威廉王子,也是从伊顿公学走向明天的帝王宝座。伊顿也是2010年走进唐宁街10号的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母校。
伊顿的毕业生中也走出过陆军元帅威灵顿公爵和一大批军官和战士。曾经有成千上万人参加过一战和二战,也有很多人献身。
初入伊顿,学生只是13岁的小男孩,离开伊顿的是18岁的谦谦君子。
能够进入伊顿读书的男孩也是凤毛麟角。也是因为高昂的学费令许多家庭望而却步。单学费以外的校服就价格不菲。伊顿的校服类似绅士的黑色燕尾服、白色衬衫、圆领扣、黑色的马甲、长裤和皮鞋。这套行头就要700英镑,加上配套的成打衬衫、领带等,装扮一个伊顿人,至少要好几千英镑。在黑色燕尾服中,有一些带披风的,那是国王奖学金获得者的标志。
伊顿工学的成功三要素,一是优质的导师,他们多是博士、专家,其中不乏牛津、剑桥毕业的伊顿校友。二是独特教材,伊顿也用为中学统考编写的教材,但他们只用一半时间就教完了。余下的一半时间,由系主任自己选择增添其他教材。三是按天分、特长、爱好分班制。还有就是他们的体育锻炼。伊顿学生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体育运动。其中,伊顿划船赛的礼仪优雅浪漫,“伊顿五人”、墙赛、田野游戏赛等伊顿的特有运动勇猛粗鲁。在游戏般的体育运动里,男孩们不仅锻炼体魄,而且能形成同学之间的互相尊重、团结、合作、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高年级同学的言谈举止也是低年级同学的榜样,伊顿的良好校风、礼仪,就这样代代相传。也就有了威灵顿将军对伊顿公学的评价。
很多人把收费高的学校叫贵族学校,而学生的家长则因收入较高而被称作“贵族阶层”。挖出一桶金就是贵族了吗,这种单纯的高消费的所谓的贵族学校出来的就是绅士了吗?
由此联想到前些年中国国内产生的一个有趣现象,很多人把收费昂贵一点、宿舍环境考究一点、录取分数降低一点的私立学校都称之为贵族学校,校方也以这个名号来做广告,而学生的家长则因收入较高而被称作
对于这种现象,文化人进行过讽刺,他们的理论依据是一句名言:没有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但这话我听起来有点不大舒服,因为它无法解释第一、第二代贵族堂皇出现的事实。不过这话还是很有威慑,因为在兵荒马乱的中国,谁也回溯不了顺顺溜溜的三代。后来渐渐有人做出努力,依稀透露自己今日的成就是曾祖父一辈埋下的原因。但这种原因细问起来,大抵也就是做过一任乱世官僚,或者有过一个科举名目。』
我们没有真正能够走进伊顿公学,因为即使开放给游客的教室、操场和学生宿舍也不过是表面现象,我们只是根据伊顿公学一茬一茬的主宰世界的优秀毕业生来看这就是真正的贵族学校。
从温莎堡到伊顿公学就是要走过这条泰晤士河到伊顿小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