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书话〕好医文过眼录(二)

(2025-06-20 08:27:31)
标签:

文献

中医

书籍

分类: 养生健康

好医文过眼录

周能汉

 《朱古亭妙补脾胃治久病》(《一、脾胃之证,首重温中》《九、三年宿疾,补中得安》)来源《朱古亭临证录》(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老中医朱古亭认为,人的气血津液都由脾胃水谷之气化生而成,如果脾胃不和,食少无以化生精微,即使峻补,也不能成功。通过调补脾胃,胃口一开,自然能生气血养百骸,往往就能收效。诸如子宫下坠等病,需要坚持服药,不能一曝十寒,就可取得应有的效果。而且列举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纳差、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下坠的案例作说明,启示人们在临证时既要注意辨证准确,也要顾护脾胃,注意提示患者坚持服药治疗才能收到好效果。

 《老中医张志秋应用大黄验案》(《著名老中医张志秋应用大黄验案四则》)来源《陈湘君学术经验撷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志秋老中医认为,大黄味苦性寒气香,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以其气香,兼入气分,少用能调气,多用能破气,可治气郁作痛,其力沉而不浮,以攻逐为用,能下一切撤瘕积聚。在临诊中,紧扣大黄攻下之义,着眼于宣通气机,疏利肝胆,清热除湿,推陈致新诸功。张老用于隆闭、右胁疼痛、腹痛、真热假寒等治疗,辨证确切,配伍有当,剂量适中,每获显效。其灵活应用大黄经验,值得关注和借鉴。

 《阎镛老中医巧用半夏治失眠》(《四、半夏治失眠》)来源《名老中医阎镛疑难病医案医话》(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半夏为一常用化痰止咳平喘中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功效,多用于湿痰寒痰、胃气上逆、胸脘痞满、梅核气、瘰疠痰核等疾。老中医阎镛在临证中,偶然发现利用半夏辛散散结气、气逆,除烦,祛痰,行水,润肾燥等优势,用于治疗失眠,收到良效,值得关注。

 《吴少怀老中医治牙痛经验》(《牙痛》)来源吴少怀著《吴少怀医案》(山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牙痛为临床常见,原因不同表现各异,临证必须仔细辨证而治之,吴少怀老中医依《医林绳墨》之:“肾虚而牙痛者其齿枯,阴虚而牙痛者其齿涸,血虚而牙痛者其齿痒,火热而牙痛者其齿燥,虫蚀而牙痛者其齿黑,风热而牙痛者其齿肿,大抵暴病多宜清热驱风,久病多宜滋养阴血”的论述,治疗牙痛有独到的经验。他认为风痛多兼肿胀,火痛多不可忍,虫牙痛多时痛时止,虚性牙痛多隐缓,实性牙痛多剧烈,寒性牙痛多恶冷。而且列举四则医案以论证之,值得关注和学习。

 《赵金铎巧用赤小豆》(《漫谈赤小豆》)来源赵金铎著《赵金铎医学经验集》(北京出版社1986年)赤小豆是一种药食皆宜的豆类,入药味甘酸性平,有行水利湿、散血消肿、清热解毒功效,人体肥胖有湿热者宜之,人体瘦弱无湿热者不宜常食,常食可化燥伤阴,使瘦人更消瘦。老中医赵金铎认为,赤小豆作药用可治不少疾病,如小儿痄腮、风湿热痹有风湿结节或红斑者等,重用赤小豆多获良效。无论入药抑或食疗辅助,都值得关注。

 《张伯臾救治疑难重症的独到经验》(潘朝曦)来源朱世增主编《张伯臾论心脑病》(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年)名老中医张伯臾教授以善治内科杂病及疑难重症著称,他治疗疑难病的经验是多方面的。该文列举张老以附子巧妙配伍他药救治心肌梗塞、美尼尔氏综合征、痹痛日久不除、早期肝硬化等疑难病的案例与经验做详细介绍,作为内科杂病及疑难病治疗参考,很有现实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