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根问祖 谒拜福建建宁客坊刘氏大宗祠

(2014-10-08 11:45:31)
标签:

刘氏宗祠

“冀公”子孙后裔

福建建宁

客坊龙门

认祖归宗

    父亲仙世已两年零六个月。生前的父亲,在与儿孙们节假日聚餐时,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述着我们刘氏祖先的辉煌史迹,并表达出一种对祖先浓厚的敬重与追思之情。记忆犹新的一个事实是,在进入耄耋之年后的父亲,对于祖先的谒拜之情,更是成了他老人家的一块心病。
    记忆中,2011年的清明,父亲曾对我说过,他很想去福建建宁走一趟,亲眼看看重建后的刘氏大宗祠并与宗亲们畅叙亲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父亲这一心愿未能实现。次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农历三月十二)16时53分,住院治疗50天后在家卧床了17天的父亲,带着未能去福建建宁刘氏大宗祠谒拜祖先的遗憾离开了我们。
    今年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为完成父亲的心愿,我携妻和大弟小敏(云湘)驱车前往福建建宁客坊寻根问祖,带着虔诚的认祖归宗之情,谒拜了刘氏大宗祠。

http://s5/mw690/001ydAOvgy6MEgD23Fq74&690谒拜福建建宁客坊刘氏大宗祠" TITLE="寻根问祖 谒拜福建建宁客坊刘氏大宗祠" />气势恢宏的刘氏大宗祠
    当天下午4时许,我们走进了建宁县客坊乡,在客坊中心小学正对面,“刘氏大宗祠”傲然屹立着。看见“刘氏大宗祠”的那一刻,我猛然感觉到,“刘氏大宗祠”像一面旗帜,更是一种象征。虽历经岁月风雨,但“刘氏大宗祠”所记录的,却是客家刘氏家族过去那一段辉煌的历史。
    很快,便联系到了刘氏宗亲,并得到了众宗亲的热情接待。
    据史料记载,刘氏大宗祠又称“冀公祠”,俗称“老祠堂”,系福建建宁龙门墨田刘氏总祠,该总祠是一座历久弥新的客家刘氏望族名祠。刘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崇祯年间刘冀裔孙刘伸任福建布政使,前来谒祖,认为祖祠尚不够恢弘,于是汇集全族“恢大庙制,雕镂彩绘,备极华焕,由寝堂而中厅而两庑以及外扉”,“奕奕然悉具大观”。这是刘氏大宗祠规模最大的一次增华添构。明末之乱,显赫于闽赣的龙门墨田刘氏望族,受到张献忠起义部队的重创,之后,聚居于客坊、广昌、南丰、宁都、瑞金、石城、乐安等地的刘氏又开始复兴,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了中兴局面,但主要为人口繁衍,科宦迭出,显赫则末逮先人。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宗祠进行过三次大的修葺,但规模和富丽已不如前朝。清咸丰年间,家庭豪门再一次受到太平天国石达开部的重击,此后的漫长乱世,又屡屡遭到荡涤,祠管废弛。1949年,宗祠被一把烛火焚毁。
    宗亲介绍说,1994年,族人捐资10万元,按照乾年间的谱载图样,在原址上重建“刘氏大宗祠”。宗祠主体占地700余平方米。
    沿着客坊中心小学正对面的水泥路前行约100米,便是气势恢宏的“刘氏大宗祠”,宗祠建有牌楼,牌楼上面悬挂着“刘氏大宗祠”、“精忠世遗”两块牌匾,正门镌刻门联:“大汉天潢派,宋朝理学家”。左偏门上方悬有两块“进士”匾额。穿过牌楼,中厅正面高悬着“百代崇瞻”、“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大厅中央的两根大柱上刻有一副柱联:“溯一脉源流自陶唐出自西汉大自宋室南渡来宗祖龙兴风云万里,分三支鼎立籍墨田伯籍后塘仲籍筠溪古竺季子孙虎变文物千秋。”
    这副对联真实反映了刘氏家族的迁徙历史,表明了客坊龙门墨田刘氏家族为帝尧苗裔(帝尧苗裔称为陶唐),宋时南迁至建宁,其后又分三支各自发展的衍变。
    宗祠后厅为寝堂神龛,神龛正中供奉着乔、穆、椿、潞、英、滔、冀七代大祖神位;与神龛对面的是一座戏台。宗亲告诉我,旧时,每逢节庆或大祭祖日,都要请古戏班献艺,以图庆典热闹。
  众宗亲介绍说,1994年以来,重建后的刘氏大宗祠恢复了每年清明的大祭祀活动。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前往刘氏大宗祠谒拜祖先的冀公子孙后裔达10余万人次。
    据史料记载,福建建宁客坊墨田,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在历史上留下芳名的有:刘冀(客坊福建龙门墨田刘氏显祖)、刘硕(刘冀世侄)、刘孝恭(道学家,刘冀三世孙),刘伸(福建布政使、刘冀裔孙),刘刚中(理学家,刘冀五世孙)、刘炳炎(道学家、刘冀七世孙),刘仲(理学家,抗元民族英雄。刘刚中6世孙)等政要和著名学者数十人。
    刘冀(公元1074年至1155年),字伯广,程派道学家,抗金民族英雄,敕赐“精忠世遗”。登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进士。先任地方官运城令,后任礼部郎中,迁龙图阁待制,累官至翰林学士尹开封府。宋徽宗宣和间刘冀衔正三品官阶坐尹开封,署理京城大都会,以典型的“清、慎、勤、能”学者型官风理政,做出了显著政绩,成为一代名宦。刘冀生有三子,长子刘孟一(客坊福建龙门墨田刘氏支祖)、次子刘孟二(广昌龙济后塘刘氏支祖)、幼子刘孟三(南丰龙荫古竹刘氏支祖)。自1139年归隐后,客坊龙门墨田这支刘氏家族子孙繁衍,理学传家,贤圣挺生。除了赐进士刘冀、刘孟一、刘硕和赐封押衙大王刘颀这“刘氏四杰”之外,又孕育出了刘孝恭、刘刚中、刘炳炎、刘仲、刘邱等一批优秀人才,他们与建阳麻沙里、五夫里、安溪及福州怀安凤岗、长乐等刘氏家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冠盖交接络绎不绝于道,为共同奠定福建“五忠八贤”刘氏在宋代文化思想史,乃至于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杰出地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刘刚中(公元1170年至1236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敕赐“理学名儒”。建宁县客坊龙门墨田人,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中进士,任汉阳(今湖北武汉的汉阳)县主簿,后任浙江兰溪县丞。邑侯赵佑在客坊里堡为刘刚中立“进士坊”,以表科第。现存《师友问答》二十三条,收入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宋元学案·晦翁学案》和全祖望《宋元学案·云濠案》,尤为历代程朱义理学者所推崇。《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记载:“刘刚中是朱熹门婿黄干“勉斋学派”重要创始人之一。
    北湖潜踪,河山如故,百年磨砺,激情迸发。南适的刘氏子孙在客坊墨田及周边拓荒兼并,先后建立起里坊、上坊、刘田坊、刘坊、罗源刘家坪、合湖等连绵集片的刘氏聚居地,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功名财富积累日甚一日。

http://s10/mw690/001ydAOvgy6MEgHHzK109&690谒拜福建建宁客坊刘氏大宗祠" TITLE="寻根问祖 谒拜福建建宁客坊刘氏大宗祠" />

带着虔诚的认祖归宗之情与“冀公祠”合影留念

    谒拜刘氏大宗祠后,宗亲挽留,尤其是宗亲的热情,让我倍受感动。当晚宗亲安排的盛情款待,更是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永远也割舍不断的血浓于水的刘氏亲情。短短3个多小时与宗亲们的畅叙,我仿佛触摸到了“冀公”那份敢与秦桧抗争的耿直。而我的灵魂,也得到了一次净化。
    作为“冀公”的子孙后裔,我感到骄傲与自豪,并衷心祝福我们的刘氏大家族兴旺发达、和谐昌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