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感悟——朋友篇
(2015-01-15 12:20:09)
标签:
上海市闵行区申莘小学五年级相信童话的红鞋子论语 |
分类: 小荷初绽 |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感悟】
司马牛忧伤地说了这样的话:“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就说:“我听说过,生死听从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要认真谨慎没有过失,对别人恭敬有礼貌。天下的人都是兄弟啊。君子又何必忧愁没有兄弟呢?”
司马牛忧伤的是自己没有兄弟,可是,在子夏的眼里,只要对别人足够尊重,对朋友足够真诚友好,那么你就能够交到很多很多的好朋友,这样的话,你有困难朋友会来帮助你,你感到孤独,朋友会来陪伴你……那么,没有兄弟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身边有了比兄弟还要亲的朋友呢,这样的情谊更珍贵!
还记得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他们不是亲兄弟,但是桃园三结义后,他们肝胆相照,刘备很尊重他的两个兄弟,也对他们非常好。当时刘备战败,关羽也被曹操拿下,曹操唯才是举,他觉得关羽是个人才,想用美人、金钱收买关羽,可是关羽心中只有刘备对他的恩情和他们兄弟之间的情谊,最后过五关斩六将去追寻刘备,并在后面的多场战役中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刘关张不是亲兄弟,但正如子夏说的“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做到“君子”风范,何愁身边没有可亲的朋友呢?(乔朱远)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几者,过则勿惮改。”
【感悟】
孔子说的这句话意思是:“做人要忠诚,守信用,不结交与自己志趣不相投的人,有错误不要害怕改正。”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交朋友要守信用,要讲忠诚,对彼此的友谊要忠诚,对许下的诺言更要遵守,只有这样才是尊重自己的朋友。
就说这次我们的圣诞活动吧,很多同学承诺了要为这次的活动出一份力,答应带礼物,布置教室的材料,买奖品的经费等等。问题是,到了活动的那一天,很多同学却低着头、撅着嘴……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些同学都把原先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了,结果影响了这次的活动,大家也很扫兴。你看,这样不守信用会影响到别人,大家原本开开心心的,却因为一些同学对信用的忽视,改变了大家的兴致。如果总是这样的话,还会有人愿意相信他们么?这样没有信用的人,还会交到真诚的朋友么?所以,交朋友要真诚,这得从我们自己守信用开始哦!(乔朱远)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感悟】
孔子说的这句话意思是:“结交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情形,结交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情形。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表面正直,实际虚伪的人交朋友,与当面恭维,背后说坏话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既然交朋友,我们应该交“益者”,因为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可以学到很多,相互提高。我们提倡诚信,当然也要和讲信用的人交朋友,而不是和那些表面正直,却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不然近朱者赤,自己也容易变得巧言乱德。
我想起《水浒传》中林冲,他的生命中,既交上益友——鲁智深,也交上了出卖他的损友——陆谦。当林冲被陷害差点丧命时,鲁智深及时跳出来,把他救下;而他的另外一个“朋友”陆谦觉得高衙内的权力大,跟着他混有希望,所以,帮着高衙内想铲除林冲,当然,最终他没有成功,林冲后来才醒悟过来。所以,交朋友要谨慎,要看对方的品行,正直的人、讲信用的人,这些都是值得交往的人,我们不要被对方的巧言令色所迷惑,要有自己的判断,人生中能交到良师益友也是一种幸福!(乔朱远)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感悟】
孔子说过:“结交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情形,结交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情形。与正直的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表面正直,实际虚伪的人交朋友,与当面恭维,背后说坏话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友谊是伟大的,我们也的的确确需要真正的朋友。可能在一些人的眼中,所有的朋友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孔子的话中,说,如果要结交朋友,就要结交对自己有益的朋友。因为,我们只有结交有益的朋友,才可以使自己越来越优秀。如果一个人结交了一群朋友,可这些朋友对那个人都不是真心的,只是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面对这样的朋友和这样的人,只能说他们是狐朋狗友,因为他们互相影响,没有做到朋友应该做的事情。
夏言是一个忠臣,可是,他对待结交朋友方面,做的还是不好。众所周知,严嵩是一个遗臭万年的奸臣,但是,在严嵩初入朝廷时,他和夏言却是一对好朋友。但因为严嵩不甘心屈居夏言之下,所以想尽办法,骗取夏言的信任,又想尽办法,找了一个借口,把夏言给杀了。(李家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感悟】
一次,子贡问孔子结交朋友,对待朋友的方法。孔子告诉他:“要忠心地劝告朋友,委婉地开导,如果朋友不听从的话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每一个人都是有缺点的,不可能会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朋友也会犯错误。我们必须想孔子所说的,耐心地劝告朋友,如果朋友不听,也不要在和那个朋友多费口舌了。因为真正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犯了错误,也只需要稍稍提醒,劝告,朋友不听,就可以说明那个朋友不是自己的知己,并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既然不是真正的朋友,不是知己,又何必再他的身上,浪费口舌呢?反正跟那个朋友讲了,朋友也是不会听的。
孔子的这句话,就像我和我的朋友,时贝基一样。当她或者我犯了一些小错误的时候,对方都不会幸灾乐祸,反而会鼓励,会劝告自己的朋友。而犯错误的人往往也不会不听,不耐烦。所以,我们互相督促,一起进步,这样,才能够称作是真正朋友。相反,如果我们俩看到对方的错误就会幸灾乐祸,那就称不上是真正的朋友。(李家欣)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感悟】
在论语中,记载着曾子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讲:“君子通过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来互相帮助,培养自己的仁德。”
曾子的这句话,讲出了朋友的重要性。靠文章学问来结识的朋友,纵使会出现一些小矛盾,在某些意见上,意见不一样,也算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往往可以帮助你提升自己的境界,帮助你进步。而不像狐朋狗友,一起退步,遇到事情互相推脱责任。因此,从曾子的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明白,帮助自己进步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靠文章学问来结识,相认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反之,如果朋友不能帮助你进步,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不是真正的、永久的朋友。
诗圣杜甫在考科举时,名落孙山。他在出游时遇见了诗仙李白 。他和李白因为仰慕对方的诗词而成为朋友。并且,慢慢地帮助对方的诗越写越好。李白和杜甫,是因为对方的文笔和学问而成为朋友的。当他们成为朋友以后,也并没有妒忌对方,反而帮助对方越来越好。虽然他们的年龄相差很大,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友谊。(李家欣)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感悟】
在古代,“朋”和“友”二字的含义是有所区别的:“同门为朋”,即跟从同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同志为友”,即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称为“友”。人生中能交到一个真正的朋友已属幸运,那么,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而四海之内也把他视作兄弟的人又是如何交到这么多的朋友呢?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听从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要认真谨慎没有过失,对别人恭敬有礼貌。天下的人都是兄弟啊。君子又何必忧愁没有兄弟呢?”是呀,有没有品性高尚的亲兄弟,那是命运的安排,但是人际关系是要通过自己来改善的。认真谨慎没有过失,恭敬有礼貌,如果你的为人是这样的,那么就不必害怕自己没有兄弟了,因为人们都会仰慕你、爱戴你,争先恐后地来和你交往;有着一片赤子之心,宽容大度,性格随和,如果你交友的态度是这样的,也不必害怕自己是孤身一人了,因为人们必定会被你的真诚所感动,也以诚心相报。
苏轼就真正的做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记得他被贬黄州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去郊游,没带吃的没带喝的,苏轼急中生智,写下了一张纸条:急需潘家错放水,更需刘家为什么酥。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苏轼性格随和,非常的随意,凭着一片赤子之心,结交了四海之内的不少朋友。
苏轼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讨吃要饭的”,是呀,我们虽然现在没有机会认识、结交天下的“文人学士”,也无法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心境,但是,从今天开始,做出更多的证明题,用所有的能量,用每个选择,结交更多的朋友,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阳光。(时贝基)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
【感悟】
曾子所说的“以文会友”是什么意思?难道朋友聚在一起,互相帮助真的可以培养出仁德么?
这句话可以翻译为曾子说:“君子通过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互相帮助来培养仁德。”是呀,用文章来寻找知己,并且切磋琢磨、发言讨论,久而久之在讨论中培养仁德。为什么说“以友”可以“辅仁”?首先,我觉得要以“仁”的标准来结交朋友,其次在交友的过程中要注意朋友的素质,要注意自己交友的方式,并且始终以礼相待,能够做到以上两点,交友的过程必定就是成仁、达仁的重要途径。记得孔子一生中最著名的言论中有一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乐陶陶地等待着远方的朋友来与他相聚,想必是出于可以“辅仁”的原因。仔细思考一下,一大群推崇仁爱,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所谈、所想、所做怎么可能离开仁德呢?设想一下,慈善家们在一起,谈论的是慈善;音乐家们在一起,创作的是音乐;美术家们在一起,比赛切磋的是画技。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讨论的是同一样东西,而人们各抒己见,当然可以从对方的回答、思考中,升华自己的灵魂,从而得到快乐、培养仁德。可见曾子的话颇有道理。
我觉得“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恰好有着与“以友辅仁”的反义故事。记得孟母第二次搬家搬到了闹市的旁边,于是孟轲整天和一群不学无术、尔虞我诈的孩子在一起玩儿,他也变得勾心斗角,渐渐远离了仁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很难达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心境,但是我们可以远离不学无术的恶人,结交一些仁人志士,来培养仁德。(时贝基)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感悟】
“直、谅、多闻”之人对我们有何好处?“便僻、善柔、便佞”之人对我们又有何坏处?
本句可以翻译为孔子说;“结交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情形,结交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情形。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表面正直、实际虚伪的人交朋友,与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是呀,人生不可无友,一个真正的朋友,在你取得成功的时候,会真心地为你高兴;在你伤心流泪的时候,会给你支持和鼓励;当你有缺点甚至犯错误的时候,能够给你批评和帮助。虽然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我们交友的时候也应该谨慎些,不要将那些小人当做我们的朋友。正直的朋友对我们的错误、过失直言不讳,像明镜一样让我们时刻看到自己的不足、缺点,从而小心翼翼,变得谦虚谨慎,不敢骄矜自满。“谅友”宽容大度,即使天下人都误解我们,他们依然像鲍叔牙对管仲那样,体谅我们,信任我们,理解我们,明白我们的抱负,像故事中的鹰一样,帮助、鼓励我们飞得更高。“多闻”的朋友,不一定学识渊博,但是一定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对事物有着独特的看法和与众不同的思想,交往时往往可以互相切磋、竞争。
“便僻之人”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听不进劝告,常常是一副上天下地,唯我独尊的姿态,像那些昏庸的君王一样,不会体谅别人。“善柔”的人过于圆滑,往往是墙头草,两边倒,朝秦暮楚,习惯于巴结强势、阿谀奉承,缺乏正直的精神,一味迎合你,你说一,便是一,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便佞之人”善于拍马屁,阿谀奉承,善于夸夸其谈,看似多闻,其实不然,往往是道听途说,并无真正见识,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人。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感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为人正直,宽容,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同虚浮,过于圆滑,能说会道的人交朋友,则是有害的。”这句话说得很对,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一直和品德不好的人相处,那么,你肯定也会慢慢变得很坏,而如果你身边有许多好的朋友的话,那么,你既有可能会被他们改造成一个很好的人。这让我想到了吕公著,他在欧阳修身边做事,因此,越来越好。而现在又有许多人因为交友不慎,慢慢走上了犯罪之路。(金羽瑶)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感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做人应当忠实、守诚信,不结交与自己志趣不相同的人,有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这句话很短,提到关于“友”的也很少“毋友不如己者”,可我觉得这就够了。“不结交与自己志趣不相同的人”,这句,别说在古代了,在现在,这样的事例也经常有。以前,我有个朋友,不爱怎么说话,相反,我的话多得不得了,很爱聊天,一开始和他相处时,还好,可到后面,我越发爱说话,他就越烦,越不说话;他不说话,我便觉得他整个人就很冷漠,做不了朋友。最近,我又交了一个新朋友,我们两个都很爱聊天,爱模型,爱足球,想不合得来都不行!
我想,这就是“不结交与自己志趣不相同的人”吧!我的第一个朋友,和我的志趣不相同,我们不能相处;我的第二个朋友,和我的志趣完全相同,我们才能相处,并且,在交流彼此爱好的过程中,相互都有帮助和提高呢!(刘柽烨)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感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贡问对待朋友的方法。孔子说:“忠心地劝告,委婉地开导,他不听从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对待朋友的方法有很多,孔子觉得对待朋友应该忠心地劝告,委婉地开导。我也认为如此,当朋友遇到难题时,作为好朋友的你,应该委婉地开导,而朋友做出错误的决定时,你应该忠心地劝告他。
可我对后面的这句表示反对,“他不听从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如果你真的作为他的好友的话,怎么会觉得“他不听从就算了”呢?如果你真的作为他的好友的话,我觉得不管他有多么反感,也应该继续去劝告开导;如果我是他的好友的话,我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走上歪道!(刘柽烨)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损矣。”
【感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结交有益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见多识广的朋友,都是有益的朋友。口蜜腹剑的朋友,虚伪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朋友。”
我觉得这句话很对,正直,诚信,见多识广,这些好朋友会和你一起进步,与你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痛苦,在危难的时候,他们还会给你以帮助!可那些口蜜腹剑,虚伪,花言巧语的朋友,只会拖累你,让你退步,你帮助了他们,可在危难的时候,他们却不讲义气把你往前一推,丢下你不管!所以交朋友,一定要交贤友!交对朋友,人生是做加法的!(刘柽烨)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感悟】
子贡问对待朋友的方法。孔子说:“衷心的劝告,委婉地开导,他不听从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说的是呀!如果你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他有错了,你应该去委婉的开导她,如果她不听,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在她身上花时间了,反而还自取其辱。一个不听你劝告的朋友,就不是你的朋友,因为你是由衷的为她好、为她着想,可是她还辜负了你的一番好意,所以,你如果再说一大堆的话,反而还会自取其辱。就像杜甫一样,他的草堂前有几棵枣树,隔壁的一位老寡妇经常来打枣。后来,他把草堂让给了吴郎。但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防止那位老妇人来打枣。杜甫知道后,便写了一首诗劝告吴郎:如果她不是穷的无奈,肯定不会来打枣的。要表现的亲善些,让她安心啊!之后,吴郎就撤掉了篱笆,让那位老妇人来打枣。这才是真正听朋友劝告的人啊!
希望这句话对每个人都是一种提醒。(黄奕)
●
【感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做人不应当忠诚、守信用,不结交与自己志趣不相投的人,有错误不要害怕改正。”英国政治家福克斯的父亲在福克斯小时候曾给他上过生动的一课。福克斯家的花园里有一座旧亭子,父亲想拆除再另建一座,小福克斯看到工人们拆迁亭子,打算迟些返校,在家看看如何拆建。父亲要他准时返校,为此父子两人不开心,最后,父亲只好答应将亭子拆建的时间推迟到假期再拆。父亲认为儿子很快就会忘记此事。于是,儿子一走,他就立马派人把亭子拆了重建了一座。假期到了,小福克斯迫不及待的回到家,发现父亲竟然食言了,就觉得父亲说话不算数。父亲知道自己做错了,所以当着孩子的面把亭子拆除了再重建。读了这一句论语,我知道了要知过必改,因为莎士比亚说过“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朋友发现你有错误,你就一定要改正,如果你不改正,否则你的朋友就会一个个离你远去,离开你的身边,和别人做朋友。我还清晰的记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和同伴们一起玩耍时,可是同伴们说我太沉默寡言了,老是不太爱说话,和我在一起玩耍觉得太无聊了,都劝我要改掉这些坏习惯,可是我就是不听劝。后来,我的同伴们一个个离我远去,到最后都没有几个伙伴陪我玩了。在老师的开导下,我终于改掉了这些坏习惯,得到老师在班级里表扬的机会。(黄奕)
●曾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感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做人应当忠诚、守信用,不结交与自己志趣不相投的人,有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天下的人都是兄弟,都是朋友,但结交朋友不能交狐朋狗友,要和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结为朋友,管宁就是这样一个人。管宁和华歆是好朋友,一次,他们二人在锄草,挖出了一块金子,管宁继续锄草,华歆则看了看金子才继续锄草。又有一次,他们坐在一张席子上看书,这是,一位官员从大门前经过,十分喧闹,管宁像没看见,继续读书,而华歆则走去凑热闹,管宁用刀子把席子一分为二,对华歆说:“你和我志趣不相投,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宁与华歆的理想不同,主张不同,那么彼此便不能在一起谋划事情了。如果只是一时的意见不同,那么可以商量。可如果思想上不同,那么两个人就无法走到一起,无法共同谋划一件事。所以,应该与志趣和自己相投的人结为朋友。(王天芸)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感悟】
这句话的意思是: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生或死都由命运主宰,荣华富贵也是上天安排。君子只要做事认真严肃,不出差错,对待别人恭敬有礼,那天下的人就都是你的兄弟了呀。君子又何必为自己没有亲兄弟而烦恼呢?”
只要待人恭敬有礼,那么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朋友,西晋末年的顾荣对待别人恭敬有礼,和一个厨师做了朋友。顾荣是士族首脑,他在洛阳时,被邀请去吃饭,他发现做饭的厨师想吃烤肉,于是把自己的烤肉给了他,其他人嘲笑顾荣,顾荣却说:“厨师天天做烤肉,却不知道它的味道,这样的世道还有什么身份可言?”后来,每当顾荣有危险时,那位厨子都去救他,顾荣交上了比亲兄弟还关爱他的朋友。
是呀,没有亲兄弟是命运的安排,自己是无法决定的,但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如果和自己认识的人做到恭敬有礼,尽量避免过失,那么,就会有很多好朋友、好兄弟了。(王天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