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学习感悟——修身篇(一)

(2014-12-23 11:49:19)
标签:

论语

上海市闵行区申莘小学

五年级

相信童话的红鞋子

修身篇

分类: 小荷初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感悟】

    它的意思是:曾子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三次:自己为别人办事忠诚吗?对朋友诚信吗?老师教的知识复习了吗?

曾子反省自己,在于忠与信,忠在古时候是十分重要的,对待国家和君王讲忠心,苏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匈奴和汉朝达成了和平协议,苏武带着大批绫罗绸缎、金银财宝到了匈奴,而当时的单于没有真心讲和,把苏武扣留在匈奴,单于看到苏武对汉武帝十分忠心,不愿意当一个匈奴人,便越来越想要苏武这个人,可苏武不辱使命,在匈奴生活了很久,而且生活十分困苦,汉武帝想念了苏武,还记得他的忠心,常惠施了一个计谋后,苏武终于回到了家。

苏武实际上就在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爱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国家忠诚。李陵还对苏武说过:“别人不会记得你的忠心。”可苏武不管别人在不在意他的行为,仍然爱自己的国家,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对国家的忠心!忠有时还需要牺牲,苏武就为了国家,不辱使命,在北海呆得很苦。我们现在对待自己的祖国也要有这份信念,爱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国家着想。(王天芸)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感悟】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活了。就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它们怎么行驶呢?”

一个人的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做了违背诺言的事,就要弥补。英国政治家福克斯的爸爸也做过这样的事。福克斯小时候家里的花园有一座旧亭子,他的父亲想要把它拆掉,并且再建一座。小福克斯决定让爸爸晚一些拆亭子,等自己从学校回来了看看工人们是如何拆亭子的,而爸爸却违背了诺言,假期一到,小福克斯赶回来时,看到亭子已经建好新的了,发现父亲食言了,便埋怨父亲,父亲也只好拆掉新亭子,再重新建一座。

福克斯的爸爸食言了,但及时的弥补了自己的错误,便既往不咎。人需要讲诚信,要讲信用,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就没有人会相信自己了,但如果做到这些了,就会得到大家的信任,要知道,这份信任是十分珍贵的。(王天芸)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感悟】

孔子告诫自己的学生说:“君子帮助好人做一些善事,而不会帮助他们做坏事。小人的做法和君子正好相反。”

古时候的郑玄就做到了成人之美,他是一个经学家,想完成《春秋左氏传》的作注,但没有完成。有一天,他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人,和自己住同一旅社,郑玄听到那位陌生人的话,发现他和自己的想法一样,都想要完成《春秋左氏传》的作注,便把自己已完成的作注送给了他,而那个人靠着郑玄的成人之美和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这部作品。

郑玄这种成人之美的行为让人钦佩。“成人之美”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孟子还说过:“君子的德行没有比帮助别人行善更高尚的了。”可见,许多人都希望“成人之美”这一美德可以发扬光大。做到成人之美不仅能让别人得到及时的帮助,也能让自己得到快乐,做了好事,总会开心。(王天芸)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感悟】

子贡问孔子:“有哪句话可以终生遵循的吗?”孔子说:“那应该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忠和恕孔子常常提到,可见它们是多么重要,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关于“恕”的例子。比如说老师要给每一位同学发一本新本子,把这一组的同学的新本子放在第一个人那儿,有些同学可能会拿最干净的一本,把破损的往后传,但是我们班里一部分的同学就做到了将心比心,他们知道破损的本子,谁都不愿意要,就会传给最后一位同学,可破损的本子并不妨碍自己写字,所以会随手拿一本,但不会因为拿到破损的本子难过。

做到“恕”值得表扬,可有时要做到“恕”却很难,通过这句论语,我知道了:恕就是通过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也就能了解别人不喜欢什么,但不会将自己不喜欢的强加给别人。(王天芸)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感悟】

孔子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爱护他,能不劝勉他么?忠于他,能不规劝他么?”

古人倡导对君主要忠心,但是也不能愚忠,当皇帝或者王有不恰当的指令或者言行时,作为国家的官员,要敢于规劝。

这让我想到了唐朝一位很有名的大臣——魏征。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在卧榻召见魏征询问自己的得失,魏征虽然只是个臣子,但是并没有保留,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也都全部接纳。因为魏征的直言进谏,他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了“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我在想,无论是古人还是现在的我们,对于“忠”的理解都不应该仅仅是“听话”和“服从”,而是应当为了我们的国家更昌盛而提出正确的有用的观点,这就是我理解的“忠”。(乔朱远)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感悟】

孔子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了。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它们靠什么行驶呢?”

古人是很讲求信用的,《弟子规》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就强调了朋友间的交往一定要讲信用,不仅如此,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信用都是很重要的。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也是关于曾子的。他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儿子在后面哭,他的妈妈为了哄他,就说等回来了给他杀猪,孩子这才不哭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以后,发现曾子真的准备杀猪,就说:“你怎么当真了,我只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的。”曾子就告诉她:“不能跟小孩开玩笑,孩子还小,要依靠父母学习,如果你现在不守信用,就是在教孩子撒谎。孩子都不相信母亲的话了,以后教导起来就难了。”最后,曾子真的杀了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说实话,我挺佩服曾子的,他教育孩子守信用,所以自己首先做到守信用,这就是一个诚信的教育呀!(乔朱远)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感悟】

孔子的这句话写出孔子认为伯夷和叔齐不记过去的仇恨,所以他们自己的怨气也就少了。

我们都知道生气会伤身,可是,我们还是经常会因为一些人和一些小事而生气或互相埋怨,但是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心胸宽广,不计较别人过去的过错,所以,对他们来说,怨气也就少了。

就说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吧,他善待功臣,就算对待仇人也十分豁达,有个教朱鲔的曾经杀了刘秀的哥哥,但是刘秀当上皇帝以后,攻打朱鲔镇守的洛阳,因为打不下,便派了大臣劝降,朱鲔因为自己和刘秀有杀兄之仇,顾虑重重,刘秀知道后,说:“成大事者怎么能计较小恩小怨。”并许诺只要朱鲔投降,不仅不记仇,而且会让他当官,刘秀说话算话,任命朱鲔为平狄将军。刘秀因此得了洛阳,而且也得了一员大将。

所以,人的心胸应该宽广,我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赞的就是这样得人!(乔朱远)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感悟】

子贡说的意思是:“我不想别人强加之于我,我也不愿强加之于别人。”孔子就说:“端木赐啊,这不是你能够做到的。”

子贡所说的话,其实就是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想到了基督教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孔子说子贡做不到,我觉得要做到这样确实很难。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想要别人做什么时,首先想想自己本身也能愿意这样做,或者可以讲,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到。

比如说,我希望我的朋友都能来关心我,那么我自己首先也要去关心我的朋友们。又比如说,我很不希望在我做错事情时,爸爸妈妈批评我,我想等我以后有了自己的小孩子,我绝不批评他或者打他骂他,我要跟他讲道理。

这就是我理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会努力去做到的。(乔朱远)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感悟】

在孔子所写的《论语》中,这一句表现了孔子“忠”的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爱一个人,能不为他操劳付出吗?忠于一个君主,能不去劝谏他吗?”

孔子的这一句话,反映出了古代人对忠的理解。在孔子的心目中,劝谏君主,就是对君主忠诚的表现。我认为,“忠”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君主都没有感情的话,他还能够做到诚信,宽容等标准吗?肯定不能。而对一个人忠不忠心,主要是看他会不会劝谏君主。他不愿让自己的国家灭亡,让君主成为昏君的话,只能去劝谏君主。所以,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对国家,对君主忠心的人,不能成为不忠不义之人。

谈起劝谏是忠的具体表现,我就想起了宋朝的陆游。陆游见到国家不兴盛,便常常上书皇帝,劝皇帝不要只顾贪玩享乐。只可惜,当时的君主是个昏君,不喜欢听陆游的直言,陆游过于正直,又得罪了奸臣,所以,一直无法施展他的才干。陆游虽然失望,但仍然对宋朝寄有希望,在临死前还写了著名的诗《示儿》。(李家欣)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感悟】

孔子说过一句话,意思是:“古人不轻易许下诺言,是害怕许诺了以后,自己却做不到。”

这句话是围绕着“信”展开的。我们都知道,孔子崇尚做君子,厌恶小人,看“诚信”,恰恰是区别两者的一种方法。君子许下的诺言,一定会去做,而小人呢,往往说大话,可根本不会讲诚信。诚信,只有短短的两个字,可是,要让自己一直做到诚信,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做到诚信,我们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人,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讲诚信的朋友,我们才会过得那么快乐。

美国的总统华盛顿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诚信。他为了试试自己的斧头锋不锋利,不慎把父亲最喜爱的一颗樱桃树砍到了。父亲大发雷霆,说要好好惩罚砍倒樱桃树的的人。华盛顿并没有因为害怕而隐瞒,他勇敢地承认了错误。我想,如果换成我们,肯定会因为害怕而不敢承认,可华盛顿却能因为诚信,承认这件事情。大概就是因为他的诚信,帮助他成为了美国的总统。(李家欣)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感悟】

这句话主要讲了,孔子认为伯夷和叔齐,他们不记过去的仇恨,所以他们自己的怨气也就少了。

伯夷叔齐一向是孔子心中的圣人,他们为人宽容、忠诚、谦让,见到自己的国家被周武王打败了以后,至死也不愿吃周朝的食物。孔子这句话主要讲了他们不记仇,宽容的特点。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感到心中有很多怨恨,他们也不想让自己有怨气,可要怎样才可以让自己减少怨恨呢?伯夷和叔齐就给了我们答案。他们从来不会记恨别人,所以心中便很坦诚,不会一直有怨气。

我记得,妈妈常常会在工作上有一些不顺心,可妈妈从来不会把这些不顺心记住,所以,妈妈的心中也很少会有怨气,也不会常常抱怨。所以,我们只有不记住别人在无意间对我们的伤害,才能使自己少一些怨恨,多一些对别人的感激。(李家欣)

 

●子贡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感悟】

我读论语时,看到了子贡与孔子的一问一答。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终生遵循吗?”孔子说:“ 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在孔子的眼中,值得奉行一生而受用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恕”。这一条《论语》中的“恕”,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做到的,因为这真的很难做到。可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恰恰是非常重要的。

我还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在吃橘子。当我开始吃橘子时,发现我的橘子是酸的,我就千方百计地想要换。妈妈观察到了我的举动,就又拿了一个橘子给我吃。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是不应该,怎么可以因为我自己不喜欢,就把不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呢?(李家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