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帆风顺的充值PC(电脑+宽带)模式终于迎来了第一场磨难,为惠普电脑立下显赫战功的业务以一个莫须有的说法宣告了其流年不利。
日前,“惠普借宽带捆绑PC业务向农村兜售淘汰电脑”的新闻在业内炸开了锅,甚至引发对此模式本身的诸多质疑。3天后,惠普发表声明称“以2008年1月份的电脑价格对比2006年底一款的电脑配置,这种比较方式实在有失偏颇,惠普对此深表遗憾。”
没有谁能否定IT产品的更新换代太快了,早已经不是一根8MB的内存条价值千元的时代了。如果将时间比作一条河,刻舟求剑的方法肯定还能揪出无数的淘汰货——摩尔定律本来就在跟时间开玩笑。
事实上,淘汰电脑这个说法本身是没有标准的——即使对PC再熟悉的专家也很难说使用奔腾四处理器的PC算不算是淘汰电脑。倘若脱离市场单从部件就断定是否淘汰电脑有不严密之处,况且,较低配置的PC目前仍有较大市场。可以佐证的数据是,最少有30%的企业用户在采购时依然会考虑配有CRT显示器的台式机电脑,而在目前企业使用的台式PC中,有超过七成的电脑依然使用奔腾芯片。
惠普做充值PC动因有据可查:此前一直被挡在中小企业PC市场门外的惠普显然不甘心因此而使自己的市场份额打个折扣,于是便独辟蹊径找到了挖掘农村电脑市场的一条捷径。的确,与运营商的业务进行捆绑对惠普而言确实能事半功倍——借助运营商在广袤的农村市场的渠道进行销售,能很大程度上弥补其渠道中心下沉不足的种种弊端,进而增加与本土厂商抗衡的砝码。事实也证明,充值PC为惠普电脑在华市场份额的迅速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
对于在中小企业市场和农村市场沉浸多年才有所斩获的国内厂商而言,惠普的充值PC在农村市场取得的成绩有明显的取巧成分,习武多年当然不甘心被一招击败。但是,在强敌环伺的PC市场,丛林法则才是检验PC厂商的唯一标准,所有的情绪并不应该成为市场思维。
行文至此,笔者想起日前与惠普PSG亚太区市场总监麦荣良的一次谈话。麦曾操着颇为流利的普通话告诉记者,虽然惠普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但惠普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对新业务、新市场,惠普是非常谨慎的。在充值PC领域,惠普并非首吃螃蟹者,但善于后发先至的惠普无疑是最成功的。在动辄谈论营销创新的PC行业,惠普的坚持的勇气确实值得学习——与尼葛洛庞蒂的OLPC类似,充值PC将是在中国推进PC普及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对广袤的农村市场而言。
所以,不妨给充值PC更多的宽容。